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中卫日记记外地人看中卫 |
[游记]中卫日记记外地人看中卫 |
2007-08-03 nxnews.net |
中卫日记(记外地人看中卫) 7月24日 名城中卫 (一) 十点钟左右进入中宁县。路旁种植的枸杞渐渐多了起来。许多村庄的乡道路上晒着枸杞,看路碑才知道闯入了枸杞之乡。有一个村庄的墙上粉刷着醒目的大字:“农民要想富,多种枸杞树。”显然是政府宣传所为。枸杞是一种经济作物,蜂拥而起的种植,是否会导致价格下降? 中午一点半在中宁县余丁乡的饭馆吃饭。店主的大儿子刚刚参加完高考,正焦急的等待着录取结果。一见我们来自北大,问这问那,煞是羡慕。吃完午饭我正想写日记,他缠着我问起大学的生活来。这是个挺内向的男孩,显得有些自信不足(用shui的话说,压抑太重!)。他最关心的似乎是如何能在班里名列前茅。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他显得有些踌躇满志 ,却又有点手足无措。他的两个问题给我印象很深:“大学里有没有心理医生?”“大学里男生女生接触多不多?”从他身上,我看到内地农村思想观念还是十分的闭塞。 (二) 县环保局两位领导设宴于鼓楼北街一家大排挡。虽然他们一再声称环保局是个小单位,招待上有所不周,但晚宴非常丰盛。为首的“郭老师”甚为健谈。席间谈话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三点。 (1) 中央每年拨给宁夏的资金竟然有40流入中卫,其中用于农业水利工程的占了相当大一部分。在建的沙坡头堤坝工程除用于发电外,还可以向沙漠地带引水,灌溉12万亩农田。 (2) 郭不无感慨的说,西部地区缺的不是国家政策,而是人才。郭认为人不能尽其用是西部地区人才流失的关键,待遇倒是其次。这个观点与呼市“两张”的观点颇为相似。 (3) 国家对西部地区的巨额资金投入有相当大一部分被官员吞食。他说起邻县一高干子弟九岁就拿工资。 (三) 我在他店里挑了本《隶书学习》,准备买下来。老板有些尴尬:“你远道而来,本来是该送你一本书作为留念的,但现在我这店是靠借高利贷过日子。就按书的原价卖给你吧!”我见他能力、学识皆不错,何以至此?也许他是个嗜书如命的人吧! 7月25日 我们见到沙漠啦 (一) 沙坡头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黄河前套之首。据说在乾隆期间形成了一个宽2000米,高100米的大沙堤,故名沙陀头,讹音沙坡头。我们去的时候,沙堤依旧,只是矮了许多。沙坡对面,矗立着祁连山余脉。险峻挺拔,浓云缭绕。黄河夹于香山与沙坡头之间的峡谷,徐徐前行。“天下黄河九曲弯”,滔滔东流自第三阶梯奔涌直下的黄河行至此遇到祁连山的阻隔,一改往日桀骜不驯的气势,变得平如幽谷,弯弯曲曲,好象是一个老态隆钟的瞎子拄着拐杖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小心翼翼的探路似的。 这号称“集大漠、绿洲、黄河、高山于一体的世界垄断性游资源”每年吸引了不少游客。不过我最感兴趣的还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治沙工程——包兰铁路防沙治沙工程体系。要是没有这个体系,也就没有所谓的绿洲了。据导游介绍,50年代建造西北大动脉——包兰铁路时,似乎是由于成本的考虑,决定将其建成中国第一条横贯沙漠的铁路。为了保障铁路的畅通,全国治沙专家云集一堂,研究如何在铁路通过的周边地区固沙防沙。最初是在铁路两旁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但是成本浩大,而且大风一过悉数被沙子掩埋,难以存活。后来苏联专家建议用沥青阻沙,但这一方法成本更高,治标不治本。经过多年探索,终于发现用麦草和稻秸在高大裸露的沙丘上平铺起来,固杀效果良好。后来有发现平铺麦草和稻秸容易被风吹散,于是将其半埋入沙里,并且排列成1*1的方格。时间长了,空气中的悬浮离子被麦草羁绊住,逐渐与麦草中的有机质结合,使沙子改良成土壤。这一过程不仅成本低,收效快,而且治标又治本,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沙坡头因此在1994年被联合国评为“全球环保500佳”之一。 踩在土质疏松的地上,看着坡上各种绿色的植物,真的很难相信自己就站在沙漠边缘而脚下的土地曾经是茫茫沙漠。原来中卫防沙固沙采取了沙障与植物固沙相结合,乔木与灌木相结合,植树与直播造林相结合的方法。这一体系于1957年初步形成,经数十年努力而在铁路沿线形成了一条长达55公里,宽约两公里的绿化带,宛如一条青龙蜿蜒于浩瀚的腾格里沙漠。人类就这样第一次改变了沙进人退的被动局面,尽管只是前进了几十公里,却耗费了几代人数十年的心血。 穿过绿化带,陡然间没入无垠的大漠,一阵狂喜,象第一次见到蔚蓝的大海一般。时候正是中午,金黄的沙子在阳光下闪耀着柔和的光芒,起伏的沙丘宛如沧海连绵不绝的汹涌波涛,而新月似的沙纹则如平湖泛起的丝丝涟漪。蓝天下,她竟如同一个沉沉睡去了的金发美女,微风拂过,长发飘飘。连忙脱光脚丫子,扑向它的怀抱,仿佛要跪在地上亲吻它的美妙的肌肤。 7月26日 穿越腾格里沙漠 (一) 二上沙坡头,雨点渐大。天地间一片苍茫,不禁在心里浮起一句诗:“山色空朦雨亦奇”。山色的确是空朦的,象一幅刚刚泼过浓墨的山水画,墨香淡淡的扑鼻。随着海拔的升高,我们竟身在云中不知云了。透过迷迷漭漭的雨线,我看见红红绿绿的雨衣在崎岖不平的泥泞地里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多么美妙的一道风景线呀。此时,每个人都沉默不语,静静享受这难得的山水意境。 转过几道山梁,黄河忽然闪现在眼前。它在香山的绝壁与沙坡的边缘相夹的地方甩出一个漂亮无比的弧形,宛如黄龙摆尾。远处,峻险挺拔的香山在朦胧云雾中消却了它的凌厉,灰白的天空吻着它,竟分不清哪是天,哪是山了。山路右边,雨中的腾格里添了几分神秘。茫茫黄沙宛如晨曦里凝固的海,幽深无比。 (二) 看来商人的逐利过程是一个迁移的过程。当北京、上海等地的制度环境、市场秩序相对完善时,获利下降,商业资本便会转移到制度环境相对落后、计划经济残余较大的地方去。在这一过程中,势必傍随着大规模的寻租行为。因为越是计划残余较多的地方,政府官员手中掌管经济资源的权力越多。要想在此格局下牟利,必须将金钱与权力相交换,取得交易的资格。 (三) 团委老师赠书一本,是当地一位姓尚的师范生写的。此人很不简单,三四个寒暑假骑车独行,走南闯北,行程达一万多公里,好几次走在生命的边缘。而他的年龄正好与我一样大。我不由得暗暗佩服,但是他的书写得实在不怎么样。尽管是学中文的,文笔尚可,但思想感悟不足观。 |
转自:http://bbs.nxnews.net/forum/dispbbs.asp?boardid=56&id=2194930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