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南诏德化碑-云南/大理-景点/游记图片/旅游攻略/地图 |
[游记]南诏德化碑-云南/大理-景点/游记图片/旅游攻略/地图 |
2007-12-04 kuailv.com |
所在地: 云南 >>> 大理(点击查看该地其他文章) "南诏德化碑"旅游景点介绍 · · · · · · 以其碑身高大,字多文佳,内容丰富,成为云南石刻里的重要篇章。南诏政权建立后,随着实力的发展与积聚,渐图扩张,欲向东发展。而唐王朝既要联合南诏,又欲防止它坐大,矛盾由此发生。天宝年间,杨国忠等当道,唐朝政治腐败,对地方民族关系避暑宫,可供考察、游览。 公元八世纪三十年代,南诏政权逐渐强大,图谋向东扩张。而唐王朝既要利用南诏对付吐蕃,又要防止其壮大,双方潜在着矛盾。天宝九年(公元七五零年),南诏王阁逻凤按惯例到云南(今姚安)谒见太守张虔阳,其妻遭张侮辱。阁逻凤列举张的六条罪状连表控告,无效。于是起兵杀张虔阳,并“取姚州及小夷州三十二”。第二年,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兵八万问罪。阁逻凤派人带状子去剖白冤屈,“切陈丹款,至于再三”,并愿修还被毁坏的城府,归还俘虏,负责赔偿损失。但鲜于仲通妄自骄大,不许讲和,口口声声要血洗南诏,并派大将率兵绕道点苍山后,企图腹背夹击南诏。在这种情况下,阁逻风遣使至浪穹向吐蕃求援,双方合力在西洱河大败唐军,“仲通仅以身免”。消息传到京都,正值皇帝庆祝大寿,唐朝奸臣杨国忠等掩盖败状欺骗唐皇帝,假祝胜利,并推荐鲜于仲通为京兆尹(首都长官),一面又派军队强筑姚州城,结果又全军覆没。公元754年,唐王朝又强行征兵十余万,命李殓率领攻打南诏,结果李殓身亡,全军覆灭。阁逻风为了以后“归唐”留下后路,使命人收拾唐军阵亡将士,“家而葬之,以在思旧”。同时立《南诏德化碑》,表明叛唐是实不得已,决心“世世事唐”之意。 南诏德化碑位于太和城遗址内,有一仿唐建筑风格的石亭,碑立于亭内。碑高4.02米、宽2.27米、厚0.60米,两面刻字,正文3800多字,碑阴1300多字,共计5100多字。碑立于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为南诏清平官(相当于宰相)郑回撰文,唐流寓使杜光庭书丹。碑文内容,为南诏群臣歌颂南诏王阁罗凤的功绩,着重叙述南诏与唐友好以至失和的情节,表明南诏对唐的友好愿望。 南诏德化碑不仅文辞典雅,脉络清楚,史实翔实,具有说服力,而且书法流利挺拔,潇洒朴茂,秀逸可爱,加之刻工精美,可称得上是唐碑中的精品。南诏德化碑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是一块象征民族团结友好的物证,为研究唐、南诏、吐蕃(西藏)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1962年3月4日,国务院将南诏太和城遗址(含《南诏德化碑》)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诏德化碑"论坛 · · · · · · 第一个在这里发言 "南诏德化碑"游记/攻略 看完欢迎点击“有用”或“没用",一起决定这些评论的排列次序。 发表游记/攻略
|
转自:http://www.kuailv.com/info/show/945529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