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贺兰山“滚中口”两日游记 |
[游记]贺兰山“滚中口”两日游记 |
2007-11-20 8fld.com |
贺兰山“滚中口”两日游记 贺兰山“滚中口”俗称“小口子”。此山口三面环山,山口东面敞开,形似大钟。在景区中央有一座小山,又像是钟内悬挂着的钟锤,人称“钟铃山”,“滚钟口”由此得名。“滚中口”在银川市西北35公里处的贺兰山东鹿,古为贺兰山胜境之一,现是宁夏最著名的避暑、游览胜地。 2007年9月14日到15日,由我们班赵成礼组织自助两日游贺兰山。我们一同共有11人,每人筹了50元钱,租有帐篷和自行车,买有很多小吃及酒水并带相机和扑克,共同度过了美好的两天。 13日下午,我们就开始准备,14日上午7点,每人带一个包,并带有被和帐篷,骑着自行车,开始了旅行。之前,具体的也没说去贺兰山那儿,我们一路沿去影视城的路走,一路边走边修自行车的,还摘玉米豆苹果什么的,11点到了滚钟口路口,在哪大家筹划了一会,反正这条路也顺好走,便决定去了哪。 去那的路上,一路享受塞上江南美丽的风光,正好是秋天风景跟夏天差不多,大家玩的开心,自由愉快,不知不觉的12点了。12点了,该是吃饭的时候了,于是行程停下,大家吃饭,一鸡一鸭,每人一瓶啤酒加麦头共进旅行第一顿午餐。餐后斗了会地主,王瑞输了,应大家的要求他唱了国歌,并向路过的车辆进礼,看起来的确是酷啊。 1点时,按行程计划开始了前行。一路是上坡,慢悠悠的,大家也有些累到蒙古包已经3点钟了。把车寄存在那,带着行李,大家一同饶过景点正门,从另一座山开始了爬上山。近近的看来,那里的山,山峦起伏,岩石峻峭,林木葱茏,巍峨秀丽。在西夏时,就是“西夏古名胜地”。当时,李元昊曾于山沟北部建造了一处规模宏大的避暑宫苑。据查资料现在在这片参差错落的20多处建筑遗址上,散落的砖、瓦、器物残片遗物,还俯拾即是。 爬上山,已经5点了。我们来到一做山的山沟,找了一个平静而优美的平地,可以扎营并且条件也还好,于是我们决定在这扎营干什么的。扎好营6点,总算可以休整了。我们升起了火,休憩了一会,就共进晚餐,啤酒了白酒了什么的大家慢慢的品着,感受着野营的风趣。7点了,开始篝火晚会了,11个人啊自由、热闹,唱啊、喝啊、烧玉米豆、打牌啊、我不知到怎么说那种有趣感觉。半夜我睡了会,等黎明时,我和普学明他们几个一会观看了日出,算是我第一次在高山上看日出。在日出的合伴下,留了几张照片,感受着日出的光明和力量,便也想起了我未来不确定的前景。第二天,我们翻过山,去了景区并游了大悲阁、斗母宫、小洞天、关帝庙、兴隆寺、贺兰庙、观音庙等14处庙。这些建筑依山临险,随势自然,错落有致。山内的三座山峰之上,还建有三座造型优美、小巧别致的白色喇嘛式塔。始建于清朝光绪十八年(1892年)的贺兰庙,庙宇坐落在半山之上,分为上中下三层台院,三座殿宇连成一体。主殿泥塑彩像,两侧绘有滚钟口全景图和贺兰庙全景图,殿宇雕梁画栋,蔚为壮观。据史料载:明清时期,每年六月,城镇村堡的善男信女多进香山寺,轮骑络绎不绝,名曰“朝山”,亦借以游览涤暑。景区南侧山旁的“清真寺”,有阿拉伯也门的马克伦丁?本?欧斯曼长老“拱北”墓,他曾在16世纪末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在银川等地传教30多年。每逢回族的传统节日,远近穆斯林纷纷前来念经朝拜,以示纪念。 在景区北部一条宽窄变异、蜿蜒曲折的深沟内,多有寺庙遗址,故称“大寺沟”。沟内树木苍翠,泉水清澈,怪石林立,“狮吼”、“卧虎”、“顽猴”、“仙人指路”、“青羊跳涧”等奇石,神态各异,令人叹为观止。顺沟向西而下,有巨石立于沟间,上刻“西爽亭”三个大字,这里山势开阔,泉水叮咚,绿草如茵,是最舒坦幽静的休息之地。沟间坡地的山果树上挂满了晶莹欲滴的红山果和红酸枣。山涧里一缕清泉涓涓流淌,使得我们消费的垃圾必须带回。山中绿树,加上一彩云丝,“小子口正是绚丽多彩的生态旅游发展典型。 “小子口”…………一彩云丝。
|
转自:http://www.8fld.com/bbs/ShowPost.asp?menu=Previous&ForumID=13&ThreadID=120042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