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南游记—喜洲粑粑 |
[游记]南游记—喜洲粑粑 |
2007-07-31 sina.com.cn |
喜洲距下关约有二三十分鈡的车程,是白族典型的商业集镇,出过不少走南闯北的海外商帮数百家商号,因此民间有“二甲进士七八十个,举人贡生数不清”的俗语,和以号称“四大家”、“八中家”、“十二小家”为代表的商号遍及我国和东南亚各大城市的“喜洲商帮”。 喜洲的民风很简朴,最具特色的是在每个村子的入口处,都栽有一棵或两棵粗壮的树,名叫“风水树”,是当地的一种习俗,田地里还会偶尔见到一两只白鹭。 这里一个供奉着文曲星的牌楼立在村口,每年的高考时节,便成了祈福之地。它的后面便是两棵高大的榕树,传说一阴一阳,抬头望去,几只鹭鸶正在上面栖息。 喜洲是公认的“五朵金花”的故乡,是大理白族民居保存最好、最多的地方。这里的街道全部用青石铺成,民居都是独立封闭式建筑,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格式。白族人向来重视读书,家风谨严,讲究诗礼传家,因此非常讲究住宅大门的装饰。仅从大门的造型装饰和悬挂的匾额上,就能看出房屋主人的地位与身份。 喜洲的粑粑有咸、甜糖馅与肉馅两种口味,将粑坯放在一个铁制的网格上,盖上盖子后用碳火上下均匀的烘烤,不一会,那诱人的香味便飘了出来。新烤制出来的粑粑色泽金黄,松酥可口,再配上一杯香茶,世间最好吃的食物,也莫过如此了。 喜洲的镇中心四方街,是一个商铺云集的地方,在这里有一座石坊,上面镌刻着科举中取得功名的村民名字。要想开眼界,就去当地的农贸市场。市场很大,人群熙来攘往,人们说着白语做买卖。赶集的人以当地白族妇女居多,她们穿着蓝色白族服装,头戴绣着小白花的蓝底头巾,背着背箩,或提个竹蓝。在这里见到了很多不知名的瓜果蔬菜与许多干货,尤其那干货,想必比别处不知要新鲜多少倍。 回来时,乘着一辆马车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3e92196b010002t820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