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南京切诺基越野车队大别山之行片段 |
[游记]南京切诺基越野车队大别山之行片段 |
2007-07-16 njnews.cn |
【东方卫报报道】6月17日下午,南京切诺基越野车队在清凉山公园门口出发,长驱近四百公里抵达第一个集结地--安徽省太湖县之后,平坦而又标准的一级路面同我们彻底告别了,取而代之的是坎坷不平的三级铺装路面和险峻的山道与湿滑的泥沙路段!在我们19日上午出发向第二个集结地挺进时,大家一致决定放弃省道和国道,由东向西穿越大别山横亘鄂皖两省的主脉,到达折返点湖北省的英山县,而后再次由西向东再次征服大别山! 齐装满油后的车队煞是壮观,线条和轮廓分明的越野切诺基排成长长的一列,每辆车的颜色几乎全被泥浆所覆盖,越过高山深处的村落时常常引起乡民们的驻足和观望,也许不少人是第一次看到那么多的车从山里没有路的地方出现而又绝尘而去,他们倚门而观的眼神是那样的好奇,那样的惊诧……特别是在安徽和湖北的边界点,我们通过一段长达两百米的涉水地段时,恰逢在一个自然村落边,全村的人倾巢而出围观在车队两边,每过水一辆车,就招至一片掌声,每出发一辆车就听到一片嘘声………也许,我们的车队声势给他们带来了节日般的快乐,他们对出发涉水者的担忧穿越成功者的掌声同样也给驾车者增添了信心和勇气!车队中,半数人没有经历过深达半米的水道。 天堂寨,是大别山的著名旅游景点,也是我们这次大别山穿越之行的第二个集结地。这里古称"多云山"。晴日当空,云亦不断,"山以云为衣、云以山为体"。云海茫茫,可谓"千岩万壑生紫烟、山在虚无缥缈间,银浪滚滚群峰隐、扮得天堂境如仙"接下来的穿越发生的一系列事,倒是真正让我们身临其境,甚至"身陷其中"了..... 中午从折返点英山县出发时,由于探路分队的失误,既耽误了时间也没有让大家吃到热食,车手们仅仅简单的补充了干粮和水之后,便出发了.大家对于道路的选择,同样也放弃了318国道,改由GPS做指引,走上了一条水际山边的乡村土道。 下午两点左右,连续的暴雨已经使雨滴两成了直线,多处的山洪冲毁路面使车队蜿蜒在山中爬行。"安全通过"--这个越野活动中的宗旨已经变得苍白无力了,方向盘在手中无助的扭动,已经置于四轮驱动状态下的切诺基依然时时左右侧滑,车载无限电台中的欢声笑语渐渐没有了,只能听见探路车和前车传来的短促的路况提醒!每一个人都全神贯注的在雨幕中搜寻着前车的辙印,紧握方向盘的手中也拽出了汗! 四点左右,车队经过艰难的跋涉已经回到安徽境内,距离天堂寨也只有几十公里了,其间一直在一条无名河流边的土路上蛇行,远处的群山被大雨激起的云雾缭绕,山顶楚翘在天际,偶尔还有穿云的阳光给它戴上一袭金冠;近处,由大雨和山洪招至河水猛涨,波涛拍岸,水声厮吼……这样的阵势,如此的"风景"--是美丽还是壮观?是气势磅礴还是凶险可怕?相信每一个人都不会去深究了,大家想到的就只有"穿越--穿越--穿越"!也许美丽的风景不只此地才有,可这样的路况,这样的条件何处能寻?越野一族们旅行的精髓不过于此--疏风景而重行车!这也许就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常常抱怨那些开着越野车的不走好路专走马路崖子的原因! 五时三十分,雨还在倾盆,路还是那么泥泞.走国道到达天堂寨联系食宿的探路分队已经有半小时了,通过900兆电话联系大队始终接不通,原因再简单不过了--我们在群山中没有无线信号!此时此刻,我们才真正遇到了大麻烦……在通过一个看上去并不困难的漫水河时,二号车陷在了前车通过的车辙印中!在越野活动中,虽然危险常常和探路的头车相伴随,可有时候,后车却因前车越野通过留下的过深的泥泞车辙而历险.此刻恰恰巧遇这种情况.这个路段有三十米长三米多宽,左边是山体和奔腾而泻的山洪,右边是五十米深的山涧,路面的淤泥厚达六十公分深……一号车到达时,未明真情,稀里糊涂的斗胆通过了,泥水里却留下了深深的两道辙印,而这辙印又很快的被山水覆盖了,一号车仅仅在车载电台里通知后车小心L4(低速四驱方式)通过,并没有意识到泥水下面蕴涵着危险.更没有想到会在这里耽搁五个小时!二号车的车手是个驾驶经验丰富且十分自信的DX,但他驾驶的多半是低功率两驱车辆,对于四驱车的性能知之甚少,这次他是第一次长时间驾驶2021E6Y六缸切诺基做越野旅行,一路上他对这辆排量4升,输出钮力高达300牛米的四驱车赞不绝口.无论是上坡加力还是平地提速他都感觉甚好,在无线电台上一直希嘘不已.在穿越这段隐藏着危机的漫水桥时,他大意了,过份相信了车辆的自身功能,挂上4L后便不假思索的向前驶去……..速度只有10KM/H,而且没有做通过泥泞路段的常规防陷防滑机动……结果是意料之外又是意料之中的!当车陷在距桥头二十米处不能动弹时,他又连续启动车辆做了前后多次的脱险自救,只见泥浆飞溅车轮飞转,排气管半埋在泥水中挣扎着排气发出巨大的声响,车辆没有半点移动的迹象,车轮却越陷越深…….这声音回荡在山谷之中久久不熄……..后车立刻意识到:前车有大麻烦了! 雨还在下着,天渐渐的黑了,长长的车队停留在山道上只留下了几十道长长的车灯光柱.后车的人们都下了车围拢前来,在幽黑的群山之中,打破了山神的孤寂……越野车的团体是团结互助的,一人一车有难,车队里的每一个人自然会把他当作是自己的事.于是,拿出工兵锨清道的有之;锯树填路的有之;推车的有之;拿出自己的钢丝绳挂接的有之;三号车当之无愧的也当起了拖车……一次,两次三次,失败了,再重新来……这辆2021E6Y还是纹丝不动,四轮几乎都埋在了泥沙之中,远远看去就象是一台车坐在了泥沙上面。而参与救援的人们一个个都溅的泥浆满身,成了"泥猴子"!这时候,参与救援的高原飞人陈建国开上了自己的带有绞盘的2021A6,非常专业利索的挂上了2021E6Y,九千磅绞盘无声的转动着,大家都屏住了呼吸,静静的在等待,希望看到前面那个近两吨的大家伙那怕有一丝动弹.突然,叭的一声,拖绳绷断了,大家的心情也开始沉重起来……怎么办?需要再上人力帮助推吗?需要再上工具挖轮胎吗?这些是当然的!人们都不假思索的再次冲了上去………陈建国又拿出了常备越野车上的动滑轮,再次换上了更大拉力的钢丝绳,9000磅的拉力,经过动滑轮的变力,翻倍加大到了18000磅……人们开始作启动前的准备工作,就位推车的都找到了合适发力的位置,这时,又有人发现,刚才拖车时,陷车的司机由于紧张竟然没有将四驱挂上……一切准备就绪后,绞盘在陈建国的控制下启动了,拖车的2021A6的发动机嘶鸣着,四轮也由于反作用力,深深的插进了土里,大约过了十秒种,被拖的2021E6Y缓缓的动了,从六十公分的泥沙里慢慢的向后移动了,一公分两公分……半米一米……… 人们开始欢呼了,成功的喜悦使得大家忘记了全身的衣服早已被雨水湿透,每个人的大腿都糊满了泥浆……此刻,手表的指针已经指向了二十点整!后面的车辆总结了这辆车的教训,在泥水中一辆接一辆安全的通过了,大家紧张的心情开始松弛下来,只想到把失去的时间找回来,尽早赶到集结地--天堂寨!结果忙中出乱,第十八号车在通过时,仗着V6引擎的大马力,想极速前进,摆一个POS!不成想在走到漫水桥尽头时,出现了大角度侧滑,一个狮子甩头,一头栽到了桥边的大坑里,后两轮高高的翘在了空中,动弹不得了……接下来事,反倒变的简单了,通过自救和拖车都无济于事,只有找大型工程机械来帮忙了!又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找寻,在附近的水库工地开来了履带式挖掘机……当地民工是朴实的,只要价350元就帮助我们把这辆车从坑里完好无损的吊了上来…… 当车队最终抵达集结地时,已经是半夜零点了!大家在这里没有找到探路车队。900电话联系的结果是他们已经前行了,在一百公里远的地方重新设立了集结地,因为他们深知:越野车队不是旅游团队,他们希望的是用汽油的费用来置换旅游景点的门票;用在荒山野岭里的开拓精神来激发自己在喧嚣城市里的创造力,远离城市获得自然是他们最爱!在天堂寨这个国家旅游风景区里打尖并不合适,这里游人众多,住宿困难,伙食甚差,停车困难……! 下一个集结地还需要翻越几座大山,路的两侧不是高山就是流水,不是悬崖绝壁就是山涧河流,白天翻越反倒让人感觉恐惧……… 没完没了的盘山公路在夜幕的笼罩下已经不再那么让车人们感到凶险可怕了,每一位越野人都深深的感觉到了穿越大别山的艰辛和快乐,每一辆车都满载着征服者的梦想驶向了大别山的更深处…… 特约记者 陈奇 见习记者 汤晓漪 (编辑 思夕) |
转自:http://www.njnews.cn/j/ca484609.htm77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