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十一游记之千里之外穿越大别山 |
[游记]十一游记之千里之外穿越大别山 |
2007-07-23 live.com |
十一游记之千里之外穿越大别山 「四」白马尖上的日子 我们已经在山路上行驶5个多钟头了。刚开始还能偶和一些晚归的摩托、农用三机打个照面。现已渐近深夜,整条山路上只有我们这一行车队在急急行驶。夜色下领航的头车也有两次差点弄错了道路的方向。时间渐近午夜,前方路途仍然一片漆黑,路况也变的越来越差,大家的心里逐渐的少了底气。在被头车领航员忽悠了n次以后也没有人再问离目的地还有多远,到达还需要多少时间的类似问题,大家只默默的跟着头车一路前进。经过一天的穿越行程大家也都略显疲惫了。在车上找到一张老鹰乐队的CD,加州旅馆再次响之时想不到是在这千里之外的山区里。曾经和人讨论过这一首一直以来都富有争议的歌曲。无论歌词含义多么悔涩难懂,或许真的有那么一座加州旅店,又或许歌词里描写的所在只是一所精神病院或戒毒所,此刻都已不再重要。经典的旋律将车厢内大家疲惫的情绪舒缓了许多。在后排已经睡了n觉的娜娜也开始跟着那段著名的吉他solo哼唱起来。 终于1号车上传来消息打破了对讲机里持续已久的沉默。再有5分钟上到山顶就到达大别山海拔最高的山峰,也是整个大别山山区最后一座山峰—白马尖主峰。我们今晚要投宿的农庄也正是在这里。 事先联系好的杨老师已早早站在村口的桥头上迎接我们。黑夜山坡下等待我们到来的农舍里透着温暖的灯光。我们一行人安排在杨老师家的客堂用晚餐。厅堂之上四张大圆桌摆得满满当当。老乡们忙碌的身影穿梭于厅堂和厨房之间,为我们准备了满满一桌热腾腾的饭菜,气氛好似过年。8、9、10号车的东北兄弟和家眷们坐在一桌;一路紧跟我们的5号车墨镜男跟他健壮的姨父和尾车上我同学的表弟一群青春逼人的年轻人坐在一桌;2号车和3号车上四个家庭都带着孩子,彼此间也都是相熟的同事正好组成一桌;我们这桌长毛,娜娜,老吕,我和7号车上的帅哥晓宣,汪洋还有晓宣的女友美女王晶一路饭局组合已经很熟了,加上1号车上我同学和他外公还有领航员魏同学组成一桌。四桌酒打关回来,不胜酒力的我已经关公上身脚踏七彩祥云,舍下命来总算和大家一一作了认识。 午夜的高潮部分是篝火派队,我们在院前的小广场上生火围坐。老同学和他表弟在忙着支起音箱,电脑,话筒等各种设备,为我们这场晚会派队准备的相当充分。老乡们也端上了满满一桌的果盘和干货供大家游戏时食用。还是尾车上的美女够粗狂,直接用老乡家烧水的大水壶勾兑好洋酒给每人斟满一杯。大夜里的我也没看太清,口感上感觉开始的像黑方,后来公杯里喝到的可能是轩尼士V.SOP。娱性节目开始,长毛运气实在太背,上来两轮皆是他被罚酒,以为走到麦克风前发表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就能避此一结,结果还是过不了群众这一关,直接被灌满满两大公杯兑酒提前进入休息状态,之后坐在外圈观战再也没敢言过声。我的酒量不比长毛,无论“大西瓜小西瓜”还是“几条腿”的环节都打足十分的精神提前算好到我这的答案。本以为天下太平相安无事,结果突然出现的当地女青年按插在我的上家,打乱了我原本的节奏。听着山妹子把歌唱早已酒不醉人人自醉。结果还是稳中出错,结结实实的挨了满满两大杯。。。真是人算不如天算。不管怎样也算是和当地青年代表共同联谊了一把。 酒尽人踪灭。随着一壶一壶的酒水慢慢见底,火堆旁还能维持清醒的人也越来越少。本来还打算继续玩“杀人”,结果仅余下为数不多的兄弟也开始一个一个从板凳high坐到地上傻笑。事以至此,看起来兄弟们是都尽兴了。我们被三三两两分配到老乡家里宿夜。山里人有规距,外来投宿的旅客不能男女同宿一舍。这次我和老吕,长毛被分配到山坡上一户农家。娜娜则和另两位美女住在山坡下杨老师女儿的房间。这让我们也体验了一把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日子。终于,今晚可以让老吕鉴证我睡眠之安静,待到旭日再次升起之时便可还我个青红皂白。如此山居秋暝万籁俱静,时间也不早了且让我也熄灯吹腊早早歇了下去。。。(有点高了!) 善良的老乡为了我们的安全不思疲累,半夜和临晨打着手电各进来查房一次。这让原本就睡眠不深的我几乎抓狂。终于,在最后一次查房之后我已无心再睡。早早起身,看见外间大床上的长毛和老吕还睡的正酣。轻声掩门来到屋后,就着老乡从山涧里引上来的泉水洗漱。一捧清冽的山泉水略带一些激冷,敷于脸上无比的清爽,全然濯洗去掉一夜宿醉的困乏与倦态。 早晨,大山里的空气尤为清新。太阳初升的温度慢慢蒸发着附于花草植物上的晨露,空气里将这些和淡淡的干草香味揉和在一起扮着一丝初秋的凉气沁入人的心脾,令人精神振奋心情舒爽。半路上看到早起的娜娜正拿着相机到处拍小花小草,我便遥指山坡上我们宿夜的农舍好让她去骚扰酣睡的不能自己的长毛和老吕起来用餐。今天的计划是登山去看龙井河与瀑布。全程徒步,来回需要5个小时。这也是此行的最后一个景点。可能由于昨晚活动到太晚,还有一些人在篝火时直接被黑方&轩尼放倒到现在还没从床上爬起来。这项本应大部队集体行动的运动现在已然分成了两队人马。一队上山观景,剩下的人留守村寨。娜娜,老吕和长毛一早就决定不上山。我原本倒是想上山看看这最后的景致,如此大家都决定不上山,我也就留下来跟大家在村寨里一同体验一下这难得的闲散生活。 古有陶渊明不为五抖米折腰,鄙弃官场摆脱尘俗烦扰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描写田园生活的真句。当下我们已然是在这一片如画的田园景致当中,只是我们年轻人哪有陶老人家那份雅兴和境界。我们自小接受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金糖的噂噂教导,在哪儿都不敢忘记时间的宝贵,当下就和7号车联系了牌局(里屋的东北麻将都已经开搓好几圈了)。娜娜和老吕不会打牌,而且坚决不学。在我们打牌的当口这两个不思上进的青年也不趁着难得高手对决的机会好好观摩一下长长牌技,却象对私奔的小情侣独自跑到后山的小竹林里去玩了。罗曼蒂克噢。。。我要是有小对象我也不打牌了,专往小树林里跑。 东北兄弟和家眷们在里屋搓着麻将。我们在屋外的小院里甩着扑克,一顿酣战杀的天昏地暗。一些余醉未醒还在补觉的同学来来回回都已经醒了两回,终于盼到了上山小分队归来。可怜我们等他们回来开饭,个个饿的前心贴后背。今年的中秋节正好在国庆休假当中,我们也计划在太阳落山前出山赶回去和家人团圆。同志们各自在老乡那里购买了一些山里的猕猴桃,山核桃带回去和家人朋友分享。终于到了要和大别山道别的时候,杨老师还象我们来时那样站在村口的桥头上目送我们的车队离去。短短的三天两夜之旅有幸和大家一同经历了这一路美好的风景。大山的壮美,山泉的甘甜,山人的质朴,还有这田园生活的雅致无不人印象深刻。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一幕幕的画面依然如新。惜别了,那些天高云淡的日子。(10.20.2006完.) |
转自:http://ysong.spaces.live.com/blog/cns!FB965C48768B6404!806.entry33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