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这是偶大学时记得一番笔记。一晃,岁月匆匆催人老,已别十载。偶也没有想,是要再次回到校园,感受丽娃河畔之轻风,夏雨岛上之悠闲。也许诸位学弟学位,是未能体验过钢铁之如何炼成之心理历程的。军旅生涯十余载,栉风沐雨,暮鼓陈钟。然而,一如偶的外表,征行远涉之尘屑,仍未掩盖学生之气;敦重厚实之身形下,依旧是番书山学子之心。 经历便是最好的学历。这里是当年大学时,学校组织的一次千里行军,徒步从江苏奔赴大别山的革命老区。一行近半月,期间风餐露宿,抵达时,依如当年的红军,二人一组,借助老乡家中。至时,老区人民锣鼓相迎,列队而候;住时期间,常在每一清晨,开门发现门口悄然放着不知名的老乡留下的一篮白菜;在希望小学中,站在讲台上,迎着学娃们热忱清纯的目光,让你不禁把自己的胸怀也照亮。临别时,老乡送出2里多地,军民泪洒车前,我们高举的军礼,在空中凝固了20多分钟。臂酸膊痛,竟也不知觉。此情此景,十载之后,仍历历在目。在面对都市的繁荣与喧嚣时,在直视自己的冲动与浮躁,时常回想这些情节,逼问自己的心灵。何以为人,何以为生?自己在物欲的刺激之下,究竟还有多少,是自己曾经持久追逐的理想与坚贞。也许,当我们总是坚信“适者生存”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并为自己的行为做出种种道德的解释和解脱时,我们关注一下,那些似乎生活在我们圈外的人,那些另一种不同的生活,也许可能让我们摆脱,我们因行动的限囿和视野的局限,而导致人生理念的单边主义的偏离。 这里登录的是当时的原始日记。因为是在一路上写的,文笔仓促,似有流水帐之嫌。但我想,也许这是当时体验的最好的证明。(由于保密的原因,在涉及具体的人时,可能用X号代替,请谅)。 行军物品准备: 1\笔记本,日记本,稿纸, 2\文具,笔,收音机,录音机 3\书 4军被 5\凉席 6\蚊帐 7 白毛巾两条 8\枕头包 黄挎包 军用水壶 背包带 武装带 牙具肥皂洗衣粉 茶缸 脸盆 87式短袖装 迷彩服, 解放鞋两双 凉鞋自备 雨衣 碗筷 药品(脚气,红药水,正骨水,仁丹,风油精,感冒药,退烧药) 驱蚊药,痱子水,毛巾被 (未完待续) 2楼 谈笑书生 发表于:2004-11-1 12:47:00 明早开始要改邪归正,不再攻击目前已树大招风的各位坛主.偶计划从明早起,每隔两日,发出偶的日记连载<往事如烟:千里挺进大别山实录>.欢迎诸位大侠指教.计划连载总量,约有15到20篇吧. 望海涵:) 从明天起,偶要劈柴,喂马,面向大海,春暖花开………… 书生从今日起,将每隔一日,推出写真系列连裁.在本学期内,书生的计划为: 1\往事如烟:千里行军奔赴大别山,记录书生当时到安徽金寨县社会实践的写真日记. 2\我是一个兵,将披露书生当年在某连队当兵生活的日记择选,讲述书生当年喂猪,挑粪的故事 3\我是一小秘。刊载当时书生在某级机关给某位领导担任秘书生活的一段日记。 4\我与贪官。刊载书生与某一落网贪官的结识以及披露作为看护人员,陪伴该贪官在某农场被“双规”时之真实生活, 同时,书生也将从今日起,每间隔一日,推出书生短评文章或驳论文章(与写真连载交替发表)。目前列入写作计划的有: 1、师苑十二金钗之文笔简评:以书生之观点,点评12位美女版主之写作文笔。 2、走笔如人:书生以师苑十二金钗的文笔,推测12金钗的星相,性格。 3、师苑十大男性灌水高手之文笔简评:以书生之观点,点评10位男性版主之写作文笔 4、笔下看人生:以10位男性版主之文章,推测其星相,性格。 同时,还可应版主之邀,发表专论文章,内容为政治经济和历史。 明日书生的驳论文章是:谁比谁不厚道? 同时,书生的文章,将同时发表于同普丽娃和以文会友两栏上.以示对其支持 3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