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 古朴幽静的大理古镇,东临烟波浩渺的洱海,西枕巍巍峥嵘的苍山。无论过去和现在,要想进入古镇,必须通过两道关隘,一是从丽江经过上关,一是从昆明经过下关。再加之东南西北四座城门,高高的城墙,环绕着整个古城。如果一夫当关,你就休想进入大理。由此可见她在这里的特殊重要战略地位。 走进大理,就像走进一条深邃的历史隧道。她神秘、幽深而厚重,她美丽、灿烂而富有魅力。古老的街道,潺潺的溪流,陈旧的驿站,斑驳的城墙,无处不在述说着她那悠悠的岁月和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人们好像又回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大理古国。 早在唐朝,蒙舍诏在唐王朝的支持下,统一了耳海地区,建立了南昭国。公元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又建立了大理国,历经22个国王317年。从而,奠定了大理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走进大理,就像走进一个花的海洋,水的世界。兰花、杜鹃、山茶花,争奇斗艳,姹紫嫣红,开满大街小巷;清澈的溪流,淙淙的泉水,无不在倾诉着大理的美丽与静谧。到处呈现出一派“家家流水,户户养花”,“香风扑面,芳气袭人”的古朴祥和景象。 在这里,无论你是哪个民族,还是来自何方的游子,只要走进大理,你就好像走进久违了的温馨家园。倘佯其中,悠哉游哉,闲适自在,使人流连忘返,乐不思蜀。 到了大理,洋人街不能不去。一条洋人街,就像一条长长的红丝带,连接着大理与世界各地。虽说叫“洋人街”,但一点也不显得洋气。狭窄的街道,陈旧的街房,纯粹一条农村乡场的小街,给人们一种名不副实的感觉。但这条街上的酒吧、菜馆、饭店和咖啡馆,无处不充满着异国他乡的情调,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祥和气氛。街道两旁的茶座咖啡座,凝集着不同肤色和民族的游客,他们一边品尝着香茗和咖啡,一边谈天说地,讲古论今。他们相敬如宾,和睦相处,看不到一点民族种族的歧视和仇恨,在这里人们好像提前进入了理想的大同世界。导游告诉我们,有的外国游人来到大理,在这条街一住就是三五年,可见大理对外国游客的无限魅力。 在大理古镇,游人参观得最多的还是这里特产的大理石。在我的记忆中,北京人民大会堂、军事博物馆、北京地下铁使用的大理石,只是作为高级建筑的地板和墙面装饰,哪知道她如今可派上了这么大的用场。由大理石制作的花瓶花盆装饰画各式各样的小摆设,真叫游人大开了眼界。你看用大理石雕饰出来的葡萄白菜茄子南瓜等诸如此类的小玩意儿,真是玲珑剔透,珠光宝气,简直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不得不令游人拍手叫绝。你再看那根据大理石纹路制作出来的山水画:高山峡谷,小桥流水,孤雁高飞,鱼翔浅底,浓装淡抹,各不相同。真可谓鬼斧神工,这时你才真真正正感悟到大自然的魅力所在和无比伟大。 五、 风光明媚的耳海,是游人不能不去的地方。 天一放亮,我们一行乘车来到大理港。年轻漂亮的白族姑娘小伙,穿着节日盛装,吹着锁喇洞箫,敲着锣打着手鼓,在候船大厅门口欢迎着前来观光的游人。 气笛一声长鸣,我们乘坐的“杜鹃号”游轮缓慢起航。游轮共分四层,我们爬上顶楼,选好一个观光的最佳位置,悠闲自得地饱览着耳海两岸优美的自然风光。 清晨的耳海,雾气蒸腾,霞光初露,远山含黛,岸柳成行。星星点点的渔船,荡漾在烟波浩渺的湖面。不远处,一群穿着比基尼泳装的青年男女,正在乘风破浪,到中流击水,荡起了一圈圈涟漪。 喇叭里传来播音员甜美的声音,三道茶歌舞表演就要开始了。我们缓步来到二楼表演大厅,漂亮帅气的白族姑娘小伙打起手鼓,随着《欢乐的海子白云》曲子,踏着青春荡漾的舞步;服务小姐和先生分别献上三道不同口味的茶水,欢迎着远道而来的游客。 三道茶是白族人一种古老的品茶艺术,传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来到大理,这里的僧人以三道茶热情地招待他。在他的游记中曾这样写道:“注茶为玩,初清茶,中盐茶,次蜜茶”。他老人家所说的“注茶为玩”,就是把饮茶作为一种品尝的艺术,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茶道。 白族人的三道茶,既有清凉解暑滋阴润肺的药用价值,又能通过三种不同性味的茶水,使人产生对人生之旅的联想,并在品尝后悟出“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哲理。 游人们一边欣赏着《弦子弹到你门前》、《掐新娘》等白族歌舞,一边细细地品尝着第一道苦茶,慢慢咀嚼着第二道甜茶,静静体味着第三道回味茶,得到的是一种声色香味俱全的美好享受。 其实,人们更多的还是在欣赏舞蹈着的漂亮姑娘和帅气的小伙。你看那吹洞箫笛子的白族靓妞,青春如水,舞姿翩翩,一着一式,一个媚眼,简直令男士们神魂颠倒,物我两忘。 歌舞表演一结束,我们继续来到顶楼。这时,只见耳海两岸群山起伏连绵,犬齿交错。山顶乌云密布,难见山峰真容;山腰祥云朵朵,洁白如棉,好似一条舞女的飘带,舞荡在苍山19峰之间。 耳海的天气,好似一张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阳光灿烂,白云蓝天,一会儿就黑云压城,狂风大作,雷声轰鸣,大雨倾盆。只见甲板上的游客个个抱头鼠窜,顿作鸟兽散。 大雨过后,天空更加明净,两岸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