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年月号:我的抗洪日记(抗洪第二天)

[游记]年月号:我的抗洪日记(抗洪第二天)

2007-09-01    chradio.cn

2007年7月26号:我的抗洪日记(抗洪第二天)

26号凌晨1:23分;(嘟嘟....)短信的声音把我吵醒,打开手机一看,是后勤处徐处长发来的:“黄记者,昨晚十一点多我们接到紧急任务,要去抢险,现在已经在30公里以外的外坝上,战士们正在搬运沙袋,这边路滑,而且下雨,你就不要过来了,危险!等我们通知,不要自己打车过来,这是命令!”
不知道我的脸相看着就是副叛逆相还是怎么的,这个徐处长还挺了解我。说真的,不是短信的最后一句话,我肯定一个人打个车就过去了,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
1:48分;我决定到凤台一中那看看,看有没有其他抢险的车或者送物资的车过去。这是我第一次夜里一点多独自一人走夜路,而且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我的方向感很差,好在凤台一中离我住的地方不远,第一个路口向左拐不一会就能到。天不是很黑,路上肯定是见不到行人的,只有几辆出租车停靠在路边,当时我不紧张也不害怕,也不知道是什么给了我勇气?
到了一中,门是锁的,根本进不去,敲了半天门,门卫依旧没有反应,估计这也是纪律,晚上不准外人进吧。从门外看去,一中里面很安静,没有嘈杂声,估计短时间内没有车子要去了,只好怏怏的返回宾馆。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昨天下了三场雨,堤坝上肯定非常危险,抢险的战士们现在怎么样了?会不会有出事?突然想起来昨天下午,一个十岁小男孩对我说的话:“下雨了,武警叔叔们还在抗沙袋,他们还有的站在水里,水都淹到他们胸口了,我真害怕他们会被水冲跑掉......”
就这样提心吊胆的,不知道过了多久才睡着,睡梦中隐隐约约出现那个小男孩跟我描述的场景。
4:00:接到支队长蔡韧的电话,通知我可以去坝上了,二十分钟后,会有车到宾馆门口等我。接到电话,我一咕噜的爬起来,刷牙洗脸,这次出门带的护肤品不多,只洗面奶、润肤霜两样,而且是一股脑的在脸上乱抹。突然想起妈妈最爱说的一句话:“你搽脸就搽脸,把香在脸上点那么多白点干什么?绣花啊?”想到这“噗哧”一声笑出来,妈妈如果看到我现在刷牙洗脸的速度,估计会激动的流泪的。
4:13我就到了楼下等车,离4:20还有七分钟,我有些急,想往一中那边边走边迎车,但想到自己才来,很多官兵也不一定认识我,万一他们不停车我就惨了,只好乖乖的等。
4:25车子终于来了,两辆卡车,第一辆卡车上下来一位军官,他把我带到第二辆车门口让我上车,车门打开,我才发现,车子好高,我脚根本踩不上去,还是大家把我拖上去的。
我们现在要去的地方就是凤台县花家湖堤坝,这就是我们武警巢湖支队的主战场,据官兵们给我介绍,这个堤坝是所有堤坝中险情最多、最难坚守的一个堤坝,堤坝的后面是千户人家万亩良田,还有一些窑场和电厂,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一旦溃堤,后果不堪设想。
我现在跟的这支部队共有50名官兵,他们是去巩固堤坝的,昨天晚上一共去了150多名官兵,他们连夜抢险,已经在堤坝上工作了4个多小时。
花家湖堤坝比我想象中要远,开车将近要半个小时的时间。到了一个窑厂附近,车子停了,我们要走下去。武警们一下车便开始整队,他们到哪都那么整齐!
走到窑厂,眼前的一幕让我惊呆了。战士们浑身是泥水,本是橘黄色的救生衣,这时,哪有一点颜色?简直就是从泥地里滚出来的。浑身是泥的战士们看到来接受的官兵后,一个个站了起来,挺直了腰板。“同志们辛苦了!”、“不辛苦!”;“累不累?”、“不累!”;“你们休息,我们来干。”、“是!”
我真佩服他们,累了一夜这时候居然还能挺起精神,而且,回话还那么整齐、有力。再往前走几步,怎么说呢?我只能用“震撼”这个词来形容眼前出现在我面前的场景。在手编的草垛上,横竖睡了一群“泥人”,在草垛的边上也沿边靠着一群睡着的战士,没有东西靠的战士们就坐在泥地里,用手撑着睡。看着他们,我好想哭,心里特别难受。我在想,如果让他们亲人看到这一幕,一定非常非常心疼。这时在走路的官兵们都放轻了步子,在我附近的一名战士醒了,看到部队过来,也站起来敬礼。我用手摸了摸他的衣服,被泥水泡的已经发硬了。“身上全潮了吧?”、“没有,这是泥。”;“累吗?”、“不累!”,又是干净利索的回答,听着让人心痛。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让我过意不去的是,看到我来了,战士们就把草堆沿路铺上,怕我摔跤,老远就听到徐处长吩咐一名战士扶着我的声音。地是很滑,的确容易摔跤,可是昨晚,哪个战士不是扛着沙袋从这里摸到堤坝上的?这个窑厂离堤坝还有一千米远,一路走去,他们不知道要摔多少跤?我两手空空的,怎么好意思让人照顾我?就一个人咕噜咕噜的往上走,开始地比较平,虽然滑,但小心点还不会摔跤。可再往上走,地就不那么平整了,每走一步我都很轻,我知道,如果一不小心摔跤了,只会给武警战士们拖后腿,给他们添麻烦。可是那么长的一段路,想不摔跤肯定是可能了,就在我为难时,听到参谋长在船上喊我叫我上船。
这是当地渔民的船,船上装了许多木头,听参谋长介绍,这些木头是准备打桩用的,他还告诉我,战士们目前走的这一段围堤叫小庙段,昨天晚上十点多,这里近100米长的围堤出现了内脱坡险情,他们接到任务后就赶了过来,从夜里十二点多一直抢先到现在。看着堤坝上睡着的战士,参谋长也很心痛,“有的战士好小,只有十七八九岁,谁在家里干过这么苦的活?到了这,他们哪一个不是冲锋陷阵?苦也听见有战士抱怨过一句。”说到这,参谋长和船上的三位船民眼睛都有点湿润。
做上船,很快就到了堤坝的另一端,下船后,我们坐在那等窑场的战士们装沙袋过来。我也趁这个间隙向小苗村的村长以及当地工程师了解了一下险情。据凤台县水利工程师石向东介绍,肖庙段围堤中间已经开裂,开裂的部分正已每小时12到15厘米的速度在下沉,下沉的速度比较快,再不抓紧时间加固,随时会出现溃堤的可能。
6:30分: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武警战士已经在大坝上作战了近七个小时,险情得到了控制。参谋长就下令让窑场的队伍全部回去吃饭休息。过了十几分钟,参谋长张先宁又呼了前方的战士,他们还没有撤退。“你们怎么不回去?”、“哪走得动呢?都在地上睡着了。”你们无法想象那名战士回话时是怎样的一种语气,从语气中可以感觉到,他们真的是累到了极点。可让人感动的是:之前的六个多小时里,战士们没有一点疲惫样子,他们现在能睡得着完全是因为险情得到了控制,否则.......我不敢想像他们倒下的样子!
七点不到,后勤的战士们就送来了早饭。吃过早饭,湖面上已经看到正在运沙的船,参谋站一声哨响,战士们全部气力开始分工。“小黄,你别看这些战士的衣服颜色是好好的,一会全部都要泥掉。”这时参谋长叫了一个战士过来问他一次能扛几袋沙,战士回答:“三袋!”“如果我让你扛五袋你怎么扛?”“听参谋长指示,扛!”“一次扛完?”“是!”“笨蛋!应该分两次扛!”战士的身后传来一片笑声,参谋长回头笑着对我说:“我们的战士可爱吧,平时没事的时候,我就和他们开开玩笑,一会他们又要干活了,太累!开开玩笑让他们放松放松。”
船靠到岸边后,战士们就忙活开了,有的跳到船上搬沙袋,有的站在水里堆沙袋。到早上只有一个桩需要填沙袋,所以运一船过来就够用了,不需要战士们从一千米外的窑场扛过来。即便这样,不一会的工夫,他们果然一个个又成了“泥人”。听石工程师说这个大堤在历史上保的最高的只保到23.67,而今年保到了24.44,创造了奇迹。听到这句话,我想:所有的巢湖人都会为之骄傲的,因为是我们的武警官兵在这里创造了奇迹。
八点多钟,我们离开了大坝,路上,参谋长张先宁用对讲机带同志们唱唱歌,张参谋长的嗓子特别好,唱军歌特别好听。我问参谋长现在最想做的事是什么时,他回答:“我现在最大的享受就是能用热水洗个澡,最快乐的事就是好好睡个觉。”这是我才了解到凤台一中的水都是井水,特别凉。洗澡很受罪。在宾馆门口我就下了,第一件事就是睡觉,好困!
10:38:徐处发短信通知我中午十一点半吃饭,虽然睡了几个小时,但还没有睡安心,不停的做梦有险情,整个脑子处于紧张状态,不知道这些战士们是不是也经常这样?
11:15我感到饭堂,炊事班的战士们看到我都挺高兴,递上切好的西瓜,我就坐在那看他们分菜。大概过了几分钟,战士们已经换好衣服下来整队了,我就跑到圆桌子那边等他们进来。圆桌子上已经摆好了香喷喷的饭菜,每个人面前还有一碗排骨汤和南瓜稀饭,看着真让人流口水,对子也在咕咕乱叫。支队长让我吃饭,我抱起碗就吃起来。“吃饭”身后传来口令,我回头一看才发现,连吃饭大家都是听口令统一动筷子的,而且吃饭还不准讲话。这些军规让我佩服,任何环境下,中国的军人都是有组织有纪律的。
吃完饭,战士们就回去午休了,我因为要赶稿子,所以跑到网吧里干活去了,这一个下午不上午轻松,写稿、改稿、下软件、安装软件、做口播、剪辑录音,中间还动不动出故障,急得一头汗才在五点钟之前把稿子传过去。也辛苦和难为了那边的编辑,每天我的稿子都是过了截稿时间才传过去,没有他们的支持,所有的辛苦都等于零。
看看时间,已经接近晚饭时间了。只好直接去驻地等待吃饭,我带了一个收音机,晚上六点,安徽台《晚间新闻网》准时播出,在饭堂里,几百个士兵都可以听到,同时就餐的还有合肥支队的、淮北支队的。这一段时间以来,省台的新闻开辟有《来自抗洪一线的报道》这个专栏,当各个支队听到自己的消息时,都很兴奋和激动。广播在现代一直就被公认为是弱势媒体,可那一刻,我却为自己是个广播记者而感到骄傲,这也是我第一次和自己的听众在一起,第一次和听众一起分享劳动成果。
晚饭后,我并没有马上回宾馆,而是在食堂门口和炊事班的战士们聊天。每天晚上吃完晚饭,后勤处的战士们就聚集在一起,商量第二天的菜谱,战士侯金龙介绍,这几天天特别热,战友们又累又乏,胃口不好,所以他们要变着花样保证他们的营养,费透了脑汁。部队规定,每天主菜必须要换,不能吃重复菜,而且每餐必须两荤两素。每天早上四点多钟,天刚刚蒙蒙亮,他们就早早起床,赶到菜市买菜。因为支援抗洪的官兵共有200多人,200多个汉子的一日三餐可不是好做的,早上光买的菜就要扛回四、五百公斤。
买完菜还没来得及擦把汗,他们又开始张罗着洗菜、切菜,几百公斤的菜,常常切的双手发抖。有时战士们忙到天亮,他们就送饭到大坝上,天热,就煮好绿豆汤,带上凉开水、生黄瓜和西红柿一起带到大坝上。遇到夜里突击抢险,他们就挑灯准备夜宵,菜不够就半夜摸黑去菜贩子家买。战士们一两点钟回到驻地吃完夜宵休息了,他们还要忍着瞌睡打扫卫生,洗碗、洗锅、拖地,经常忙到天亮,十分辛苦!
如果不是亲耳听到、亲眼看到,我从来不会想自己吃的饭里凝聚了炊事班战士多少心血?后来,炊事班的助理陈飞还给我讲述了他们98年抗洪的经历,更是惊心动魄。
聊着聊着就到了十一点多,战士们明天一早还要买菜,我也累了,就回宾馆睡觉了。不过临走前和炊事班的战士们越好,第二天和他们一起买菜,感受一下。
今天的感受是:战士们很辛苦!太累!

转自:http://www.chradio.cn/bbs/dispbbs.asp?boardid=2&ID=216236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