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舞起环巢湖生态旅游的“龙头”

[游记]舞起环巢湖生态旅游的“龙头”

2008-05-22    sina.com.cn

(5)26—26·5公里处的炯炀河口湿地。由于河水源源不断流入湖中,使得河口水下三角洲露出水面,形成了大片肥沃的湿地。遗憾的是,河口湿地大部分被附近村民开垦,种植了庄稼。如能“退耕还湿地”,这里有可能成为湖滨大道旅游的“三叉路口”——它距千年古镇炯炀不足10公里,且有河道可通航。炯炀的人文景观与湖滨大道生态风光连成一线,将相得益彰。
(6)39公里处的湿地。这里同样是一处优美的湿地风景点,引人注目处是湖中生长着一片挺水植物,在湖水中随风飘拂,颇具诗情画意;不知名的鸟儿在水面与草丛间飞翔着,让人联想起安徒生童话里的《天鹅湖》;而右侧伸向湖中的一排柳树林,更增添了这片湿地的生机与魅力。
(7)40余公里处的王家嘴坡地。王家嘴是一处岩岸,高于湖面8—10米,是湖滨大道上的天然观湖点。此处湖浪较大,湖面辽阔,极富气势磅礴之美。周边的湿地大部分被村民开垦、种植了庄稼。附近有一座村庄、小庙及一株造型优美的松树,很适宜开发成湖滨大道上的生态旅游观光点。
以湿地为特征的湖滨生态带是巢湖宝贵的生态资源,也是巢湖旅游的“本钱”之一。上述7块较大的湿地更是湖滨大道生态旅游的“精华”,应予以高度重视、妥善保护。
二、生态旅游面临的问题
目前,湖滨大道生态旅游开发尚未起步,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一)部分湿地被开垦,自然地貌被改变。湖滨大道沿途湿地多处被村民开垦,常年种植油菜,麦子,蔬菜等;在龟山以北8公里处的湿地上,石块垒起的多条石埂破坏了原有的地貌和湿地的美感;时有农用车或挖掘机随意停放于湿地、游览小车停在湖畔草滩上,使湿地受到碾压和毁坏。
(二)沿湖筑路不利于生态保护。湖滨大道基本上是沿着原有湖岸、湖堤修筑的。从有利的一面看,它有利于防洪,视野开阔,便于饱览湖面景色等。但也有弊端,如挤占了部分湿地,毁坏了湖畔生态区,不利于湖滨生态带的保护。在许多路段,一侧是广袤的湖面,一侧是辽阔原野,景色有些单调,游人久观易产生乏味感。
(三)全路段急需维修和绿化。湖滨大道建成通车已经6年。从实地调查看,湖滨大道15·5公里—21公里路段、23·7公里路段、41公里路段、47—51公里路段等处,路面不同程度地存在损毁、塌陷等问题,影响了车辆行驶安全,迫切需要维修;在道路护栏等方面,除了西坝口到龟山路段有铁链护栏外,其余40多公里路段临湖一侧基本上没有隔离墩及夜间反光标志,行车存在安全隐患;从绿化情况看,仅市区西坝口至龟山路段有部分绿化带,从龟山至中庙的40多公里路段上,尚未开展植树绿化工作。
(四)农业生态资源尚未开发。湖滨大道东侧是广阔富饶的原野,隶属中旱、炯炀、黄麓、中庙等乡镇,盛产粮食、草莓、大枣、梨、柿、葡萄、西瓜等瓜果蔬菜,四季变化着如画的田园风光。但迄今为止,湖滨大道沿途没有一处真正意义上的农业生态观光、销售点。这一情况虽然与目前旅游客源不足有关,但也反映了当地生态旅游观念淡薄、对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重视不够等。
(五)部分岸段存在污染问题。目前,巢湖水质为3类至4类,部分岸段的湖水甚至达到劣4类,污染较严重。在中庙等部分湖岸,可见湖边倾倒的垃圾,湖面漂着矿泉水瓶子、塑料袋等。此外,柘皋河、鸡裕河、炯炀河及沿途沟渠的农业“面源”污染,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湖畔水质和湖滨大道生态旅游开发。
三、开发湖滨大道生态资源
(1)宣传湿地功能,退耕还湿地。湿地具有吸收水中重金属等污染物、过滤陆地流向湖泊的污水、为鸟类、爬行类和鱼类等提供栖息地、调节局部气候、增添旅游景观等多重功能,保护好湿地,就是在积攒生态旅游的“本钱”。建议市政府在湖滨大道沿途面积较大的湿地附近竖立保护告示牌。牌上注明该湿地的面积、类型、植物、功能等,使之既是湿地保护牌,又是生态旅游的宣传牌。要禁止在湿地上开垦、种植庄稼,垦耕还湿地;禁止在湿地上垒建石埂及其它建筑;禁止在湿地乱砍乱伐、乱挖乱堆;禁止一切车辆在湖畔草地行驶。
(2)部分路段应当改道。建议市政府将湖滨大道维修工程作为一项综合性工程来抓,统一规划。城建、公路、园林等部门和沿途乡镇密切配合,在沿途重要的湿地景点(如上述7处面积较大的湿地处)有意识地取直或弯曲湖滨大道的走向,避开部分湿地、湖汊、河口,形成几处“三角”地带,腾出的湖畔“空间”,用以建设湖滨绿化带及建造少量的观景亭阁。这样做,可达到“一石数鸟”之功效:在湖滨大道上形成几处“最佳观景区”,既保护了湿地生态带,又有利于开展生态旅游;道路与湖泊水体‘时隐时现’,避免了景色“一览无余”的单调,增添了湖泊的神秘与秀丽之感;湖畔部分地段的土地升值、产生潜在的经济效益。
(3)建设湖滨“绿色大道”。1957年—1965年,原巢湖林业管理处沿湖种植了许多柳树和芦苇;1984年、1985年,共青团省委分别在岐阳乡和中旱乡组织团员在湖滩上植树造林,颇有成效。建议有关部门在维修湖滨大道的同时,注重沿途绿化。可总结海军圩绿化的成功做法,引导、鼓励、支持承包商或沿途农民分段承包湖滨大道的绿化工程,包栽包活,定期检查,分年付费。每年春季,也可动员社会力量在湖滨大道外侧栽种樟树、白杨、黄木等;在内侧湿地种植垂柳、芦苇等喜水植物。使湖滨大道尽早成为一条“绿色长龙”。为了不影响游人的视线,湖滨大道绿化应本着“断断续续”的原则,形成高低不等、错落有致、时断时续的绿化带。
(4)开展水上湿地生态游。湖滨大道沿途有10多块大小湿地,景色各异,为开展水上湿地生态游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这一颇具湖泊特色的旅游项目至今尚未得到开发。如能以西坝口和姥山岛为起、终点,通过对开游艇的方式,从水上将上述湿地与湖中“明珠”姥山岛串连成一线,开辟一条与湖滨大道并行的水上生态观光线,辅之以“湖上购鱼买虾”等特色购物项目,会进一步增强巢湖生态旅游的吸引力。
(5)开发农业生态观光区。湖滨大道东侧田野物产富饶,具备独天独厚的农业生态旅游观光条件。随着巢湖旅游的发展,相关乡镇可引导当地农民,在湖滨大道沿途田野上建设几处产销一体化的农业生态观光园或瓜果集散市场,实行“平时销售与旅游销售相结合”;也可让游客田头旅游购物——自行到田间摘取、购买新鲜的瓜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农业生态观光园既可成为湖滨大道旅游点、丰富了生态旅游内容,又可增加沿途农民的收入。
(6)、慎建湖滨建筑群。湖滨大道沿途“原汁原味”的自然生态景观是吸引都市旅客的重要因素。不当、过多的人工建筑会导致湖畔“都市化”,影响生态旅游开发。因此,湖滨大道沿途的度假村建设应以“不破坏湖畔自然景观、不对水体产生污染”为前提,尽量避免紧贴湖畔建设度假村等人工建筑。一旦湖滨大道沿途矗立起成片的楼群,巢湖的自然生态魅力、对游客的吸引力便会大大下降,那将是巢湖旅游开发的败笔。从长远看,对整个环巢湖旅游都将产生不良影响。
(7)、禁止载重车“借道行驶”。湖滨大道部分路段损坏严重的原因之一,是许多外地或本地载重车为了逃避收费站收费,“借道”湖滨大道行驶。因此,建议在湖滨大道西坝口、25公里处、中庙等路段设置水泥隔墩,阻止载重车“借道”,使湖滨大道真正成为一条生态旅游大道。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0c73110100074z.html26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