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不能不到的地方——大理”。刚到昆明站就看见大幅的照片和横幅,刺激游客的神经。那苍山,那洱海,那耸立在苍山洱海之间的千年古塔—崇圣寺三塔,是那样令人向往。 7月15号上午游完世博园,下午就往大理出发了,在昆明去大理的路上,天色变幻无穷,远处的山岚,白云飘荡,近处的田野,苍翠欲滴。一些小型的平原和盆地,种植很多烟叶,第一次看见这种让很多男人离不开的神奇的植物,沿途见的民居多是平房,屋顶坡度很大,但屋檐飞翘,很有特色,几乎每家院子旁,都有一个类似于炮楼的房子,在《千里走单骑》里见过,影片中高仓健爬到这个比其他房子都要高很多的楼顶平台打手机时,当时我就疑问:这是什么建筑?是为了?t望还是一个露台?见到一望无际种植的烟叶,才知道这个高高的炮楼其实是烤烟房,云南的卷烟业可是其经济的支柱。 五个多小时的路程,下午七点中左右到达大理,夕阳的余晖还在苍山的云雾中变幻为各种瑰丽的色彩,一个以白色建筑屋为主依山而建的城市,静静的如一位高贵的绝代佳人,微笑着,揽远方的客人入她的怀抱。大理,一颗美丽的边陲明珠,千百年来,一直在彩云之南,熠熠生辉。在历史书的想象中,在金庸的武侠书中,都比不上一睹芳容的美丽。 下榻入居的宾馆,迎面而来的是凉爽的风,风吹得一行人赶紧找出长衣长裤,导游笑说是下关风为客人洗尘。晚上步行到市中心,一派现代化的都市景象,要去的古城还有一定的距离。要到二十一号上午才能逛大理四方城。 7月16号上午,坐上苍山号游船,在碧波荡漾的洱海上把茶临风,洱海因形似人的左耳而得名,本是高原淡水湖泊,因高原人向往海洋,加上万顷晴波,烟波浩淼,与大海已无两样,凭栏处,清澈的海水,净化人的心灵。远处的城镇和村庄,依偎着苍山,亲近着洱海。阳光下的苍山十八峰,在云雾中时隐时现,有时白云如长长的玉带,在山腰飘飞。海、雾、云、山,让人恍惚如世外。 在船上品尝了白族的象征着人生苦、甜、回味三道境界的三道茶,欣赏了白族美丽动人的歌舞,就上了一个小岛,名为南诏风情岛,是曾经南诏国的行宫,有美丽的雕塑,富丽的宫殿,但都是现代人的作品,只有岛上的观音塑像,很有价值,因为是世界上最大的用大理石雕砌的作品。 下午,就到美丽的蝴蝶泉边去会金花,蝴蝶倒是没见着,因为不是春季蝴蝶相会的时节,倒是很为白族一些美丽的爱情故事所感动,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一样美丽的传说,但每个民族的爱,都是一样的坚贞和执着。蝴蝶泉边的“阿哥”“阿妹”们,把香包丢上许愿树,许下美丽的心愿,用甘甜的泉水,洗洗脸颊,为自己和家人带去好运。 7月20号下午,车从丽江又回到大理,进入大理地区,眼前的风景马上变得柔和起来,公路两边种植的多是水稻,远眺苍山和洱海之间的这一片开阔平原,依山傍水,四季如春,山有大理石、矿石和各种树木、草药、茶叶,水有各种鱼类,加上四季兴旺的旅游业,大理,真正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难怪南诏政权能够强大两百年,而在两宋时期,大理政权能够在周边强国如林的情况下存在三百余年,依靠的是富强的国力,雄厚的经济基础。当然还有发达的文化,这点在沿途的民居上就可见一斑。 沿途的村庄都带有白族民居的特色,有些类似别墅的大院子,都有壁照,上面多半写有隶书或楷体的黑字,什麽“风花雪月”、“银苍玉洱”之类,房子都刷成白色,青瓦粉墙,粉墙上多半绘有颜色鲜亮的花草虫鱼苍山洱海景色的壁画。感觉这里的人文气息好浓厚,而且是当中原文化已变得不知所从的时候,我们却在西南边陲见到了纯正的散发着墨香的汉族文化。要感谢唐宋两朝繁荣的文化对边地的浸染,让我们在这里能够感受到唐风宋雨的气息。 21号早上,就往崇圣寺出发,见带队的白族女孩手指甲被染成暗红色,以为是大理美甲的特点,禁不住询问,女孩却告诉我们,昨天晚上是白族过火把节,把手指要泡在一种花液里,染成这种颜色是为了纪念一位王妃,在皮罗阁要统一六诏的前夜,他召集大理地区其他五诏的首领聚会,有一位王妃劝告国王不要前去以免凶多吉少,当无法阻挡丈夫的脚步时,王妃在丈夫身上带了一块银饰。事情的发生如王妃所料,五诏的首领都被皮罗阁烧死,绝望的王妃奔赴火堆,用双手在火堆里扒找丈夫的尸首,因为上面有她留下的银饰。但找到丈夫的尸首后,王妃的双手已被余烬烧毁。现在女孩子这种类似于火烧的指甲颜色,就是追悼这一个美丽而勇敢的伟大女性。 到了崇圣寺才知,7月14号到16号,这里进行了大型的重修开光仪式,来自海内外的佛界大师云集佛寺,可惜无缘盛会。当远远看到直插云霄的三塔,就想到自己多次在课堂上满怀激情的讲述:“自唐代以来,崇圣寺三塔历经一千多年的风雨,仍然矗立在苍山洱海之间”,历史真切的展示在自己面前时,那种心动是可想而知的。走近后,洗尽铅华的三塔被后面云罩雾锁的苍翠的苍山衬托得更为高大威严神秘。而把三塔与侧后面的崇圣寺拍在一张照片上时,又感觉是那样的完美和谐的一体,寺与塔交相辉映。一个金壁辉煌,一个沧桑凝重。 崇圣寺,就是一个皇家寺院,唐宋时期,这里佛事兴盛,被称为“佛都”。三塔,一大二小,一主二从。在清代寺毁,现在的是重建的。而三塔保留至今,最为奇特的是:三塔是没有地基的,但多次大的地震都平安度过,只有两小塔稍微有点倾斜。可见古代工匠高超的建筑技术和南诏文化的发达。因为时间紧迫,三塔和寺院都是匆忙观看,匆忙留影,来不及细细品味它纯厚的文化底蕴。想到一首诗:我不是归人,我是过客,我哒哒的马声...... 随后参观大理石制造厂,琳琅满目的大理石制造工艺品,让人惊叹大自然的神奇,这麽多的工艺品全是本着一个原则:天然——依照大理石的花纹和石纹来打造需要的作品。在欣赏中看中了一个古香古色的褐红色花纹的花瓶,把它带回家也算是作个纪念。 上午十点,车子终于把我们一行人载入大理古城,一个半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肯定是不够的。从古城南门进入,迎面是青石铺成的宽阔的街道,全是古朴的明清建筑,连街灯也是古色古香的。让人感觉走在几百年之前的街道上。街两旁全部都是各种工艺品的店铺。银器店、大理石店、玉器店、小首饰店、服饰店、工艺品店等等,让人一个个都看不过来。加上游客摩肩接踵,这个古老的城市呈现出异常的繁华。同行的女人们,一个个睁大眼睛,全部变成购物狂,因为这是云南行的最后一站,是要带东西回家的,女人们手里肩上背上都是大包小包,还意犹未尽,恨不得把大理街买走。我倒是比较冷静,但还是被两家专卖尼泊尔服饰的店子吸引住了。逛着逛着,还没到洋人街时间就到了,无奈之中就在五华楼前拍照作个纪念。有人说大理的美至少要花上半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品出味道来,我们只是吃了一回旅游快餐,看着这个千年古城渐行渐远的时候,我想:我还会再来的,用我的脚步丈量古城的每一寸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