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安庆游记之禅宗探源(三祖寺) |
[游记]安庆游记之禅宗探源(三祖寺) |
2007-09-30 sina.com.cn |
三祖寺全貌 三祖寺寺门(上部分) 大雄宝殿 禅宗作为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影响很大。如果追溯其源头,便可寻至今安徽省安庆西部的大别山脉之中。记得大三下的一次我们历史系的考察,便是探寻这里的禅宗之源。 我们的第一站是潜山县天柱山脚下的三祖寺,又称乾元禅寺。此寺依山而建,逐级抬高,寺庙建筑掩映于苍松翠竹之间,西边是全国文保单位的山谷流泉,摩崖石刻。南边是河水清涟,波光粼粼的潜河,远远望去,整个寺庙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景色宜人。 为何这里与禅宗源头有关,这还得从了解禅宗发源的故事开始。我国南朝初期,南天竺(今印度)人达摩泛海北上,来到中原腹地,传壁观禅法,禅宗开始形成。达摩后将衣法传于慧可,慧可被尊为禅宗二祖。慧可在继承达摩禅法后又有所发展,并在晚年入司空山(今安徽安庆岳西县境内)隐。他将禅宗思想带入了皖江地区,并找到了传人僧璨。后北周武帝宇文邕“灭佛”,僧璨随二祖慧可南遁隐居,往来于司空山和皖公山(今天柱山)之间长达15年之久,后接衣钵,是为禅宗三祖。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僧璨正式驻锡山谷寺便是今天的三祖禅寺,公开弘扬禅法。后来,僧璨传于四祖道信,四祖道场在黄梅,传弘忍。禅宗五祖弘忍,居黄梅东山。后来自广东的慧能,密受弘忍衣法南归,为禅宗六祖,开创“顿悟”宗风。从此,禅宗兴盛于世,遍布全国,远及海外。僧璨承上启下,受命于危难之际,为传承禅宗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还创新了禅宗“以心相传,不立文字”的规制,以其毕生心得终成《信心铭》,奠定了中国禅宗的理论基础。僧璨在这里开山建寺,传承衣法,著述《信心铭》,因此,三祖寺的地位和影响也非常显著。受到历代帝王的封赐,是海内外信众的朝圣之地,也理所当然成为重要的禅宗发源地点。 来到寺庙前,拾级而上,依次经过三门殿、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便来到三祖洞,洞内有一方石雕三祖画像。更令游客感兴趣的是洞的左侧有一大石,石刻“解缚”两个大字。 (图为解缚石)关于这两字的来历,还有一段有意思的典故:当年14岁道信来到天柱山山谷寺,礼谒三祖僧璨。求曰“愿和尚慈悲,解除我身上的束缚。”答曰“是谁将你束缚住?”对曰“没有人缚我”。“既然没有人缚你,那你又求何解缚?”道信闻言大悟。从此,在三祖身边侍奉九载。后来得传三祖衣法,成为中国禅宗四祖。今天,我们身上也都有“缚”,但我们这些凡人是否能领会三祖话中之意而解缚呢,这可能要靠大家的心“悟”了。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a440eb01000ai3.html71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