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禅宗名刹三祖寺寻踪(天然寺) |
[游记]游记:禅宗名刹三祖寺寻踪(天然寺) |
2008-01-17 xishui.net |
历史上三祖寺(又名天然寺)曾富有盛名。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我和几个友人一起到三祖寺寻踪。 汽车从县城出发,向东南方向行驶15公里,便到了三祖寺遗址。1955年,浠水县在原寺基上建起了国营天然寺林场。这里山峦叠嶂,古树参天,迎接我们的一位老尼常智介绍说,三祖寺,始建于隋朝开皇初年(580——586),禅宗第三祖僧璨从安徽太湖县游方到泰春山,见这里山青水秀,便选为道场。到了唐咸亨4年(678),佛教大兴,传世至僧丹霞,始创禅林,法名天然,天然寺因此而得名。明代万历年间,重修了容纳千余人的大雄宝殿。还修建天王、韦陀、般若、三祖等殿,并塑有释迦牟尼大佛、十八罗汉、四大天王、文殊、普贤、观音、关帝、韦陀等100多尊佛像,寺内有经堂、禅房、穿堂、厢房99间,僧尼数十人。历经唐、宋、元、明、清5个朝代,香火旺盛。三祖寺每年传道受戒,佛事活动频繁。特别是每年正月的元宵节,农历2月19的观音会,农历7月15的盂兰大会,鄂城、黄石、大冶、蕲春、浠水5县市的香客,成千上万涌向这里,真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接着,老尼常智还向我们讲了战争年代天然寺方丈营救新四军第五纵队司令张体学的故事: 从林场出来,老尼常智把我们带到像一口铁锅那么大的洗手池旁说,这个洗手池有1400多年历史了。一年四季,即使百年大旱,也是满满的一池清澈明亮的水,我们是晴天过去的,洗手池里确有水,真是个不解的谜。过去凡到寺里烧香拜佛的人,都有要在此池净手,虽然我们不是信徒,但觉得好玩,也在池里洗了个手。 过洗手池,我们来到原寺后的翠竹林。据寺史记载,这片竹子自唐代繁衍至今,虽属毛竹品种,但竹子修直结实,收缩性小,纹理美观。这里不仅竹子多,而且古树也多,罗汉松、香椿等古树实为稀珍。 穿过竹林,我们一鼓作气登上泰春山顶,站在“望江石”上极目四望,长江和浠水的第一大湖策湖就在山下,玉带似的长江,明镜似的策湖,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常有游人在石旁的大树下谈古论今,赋诗吟诗,写生作画。 天然寺四时有景,季季可游,我们愿名扬中外的佛教名刹修复后能更多地吸引天下游客!
|
转自:http://www.xishui.net/info/2007-10/2007-10-12-6384.htm100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