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安徽游记-江上采石矶 |
[游记]安徽游记-江上采石矶 |
2007-07-16 triptx.com |
同样是4A级国家风景区,采石矶的人气要比琅琊山旺许多。车子在景区工作人员的指引下驶入大门,先是惊讶于这“奢华”的停车场,大大小小的车子分散在绿茵茵的草地上,车轮的辙痕辗出令人心疼的青草味。我睁大眼睛问景区导游:“车子就这样停吗?不怕坏了这片草地吗?”导游说:“今天人太多了,只能这样子了。”看来,这配套设施远未完善。 采石矶原名牛渚矶,与岳阳的城陵矶、南京的燕子矶合称为“长江三矶”,它不仅以山水名闻天下,更以其雄踞长江南北之险,扼守东西咽喉之冲而为历代兵家争夺之地。从三国到元末,群雄纷争,战事连绵,采石矶让无数英雄尽显英姿。而李白的“跳江捉月”、“骑鲸上天”又为采石矶抹上了浪漫的一笔。 沿着鹅卵石铺就的小道,阳光从藤蔓架中点点筛下。两旁万竿修竹,竹杆很是特别,青黄相间,称之为“金镶玉竹”。在龙啸凤吟中,伴着竹的雅韵悠然前行,来到一古井——赤乌井边,井已用盖封死,是采石矶最古老的历史文物,据说采石矶之名与此有关,“采”同“彩”矣,古人发现这里的石头上有彩色的纹路,因而取名“采石矶”,至于真假是否,游人是并不在意的。再向西行,经蛾眉亭,沿石阶而下可直达江边的“三元洞”。三元洞是采石矶最大的一处天然石洞,傍山临江嵌在崖壁中,若耳贴岩石,能听到咣咣江水在洞中的撞击之声。从三元洞出来,长长的古栈道依着绝壁悬于江水之上,站在栈道上,临江远眺,气势恢宏,不由就念起了“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仙李白一生眷恋山水,曾多次登临采古矶,纵酒放歌,写下传颂千古的诗篇。太白楼就是为了纪念这位大诗人而建,原名“谪仙搂”,清代重建改名“太白楼”,亦称作“唐李公青莲祠”。太白楼高18米,三层两进,左右回廊,飞檐翘角,琉璃覆顶,蔚为壮观,与江西滕王阁、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齐名,构成了长江著名的“三楼一阁”。在太白楼前留个影,祈望能沾上大诗人的些许才情。太白祠后面,大理石上刻有毛泽东手书长卷《将进酒》,在“呼儿将出换美酒”的豪放中,采石矶见证着涛涛长江水,万古长流。 (作者:疏帘淡月) |
转自:http://www.triptx.com/Article_Show.asp?Fid=1029434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