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歙县叶村农民古戏台上叠罗汉 |
[游记]歙县叶村农民古戏台上叠罗汉 |
2008-05-22 163.com |
“一生痴情处,无梦到徽州。”到了徽州,一定要到清凉峰自然保护区脚下的歙县三阳乡叶村去看一看传统民俗文化剧目一一叠罗汉。该剧历史悠久,每逢闰年的元宵节,这里的老百姓都要进行一次规模浩大的庆祝活动。说起叠罗汉,得从解元寺谈起。解元寺是明末年间叶村西部的一座庄严雄伟的寺院,由于当时宦官当道,国势日衰,该寺院也日渐衰败。就在这时,来了一个法号叫“惠安”的僧人,在寺院苦心经营,香火才日渐旺盛起来。 解元寺大殿雄伟宏大,庄严肃穆。正堂上塑有如来佛的金像,正柱上有一幅对联,上面写着:无我无人观自在,万籁无声参佛性,非空非色见如来,一尘不染证禅心。大殿左右两侧系十八罗汉和二十四位诸仙,每位菩萨手捧一块“朝笏”,上面写着各自的名字。大殿倒朝龛座盘龙绣凤,雕刻细腻,其中安置着一个金光璨灿的大肚罗汉,两边柱上写着:大肚能容容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大殿左侧有观音阁和韦驮殿。大殿正对着寺院大门,门内有两根石柱,柱上写着:修竹千竿寒月当门摇锁碎,清溪一曲晴云绕户映空明。大门左右两侧钟鼓齐全,木鱼袈沙无一遗漏。成为当时古徽州最为有名的佛教胜地。明朝末年,兵荒马乱,兵患殃及叶村,解元寺四十多位僧人在惠安法师的带领下,在保护叶村的战斗中,被乱兵围困在寺内。最后全部僧人连同解元寺一同葬身于火海。为了纪念和颂扬惠安法师和僧人的伟大壮举,叶村百姓每逢闰年的元宵节,就以叠罗汉的方式表达缅怀之情。三百多年来,这一盛会一直流传至今,成为古徽州民俗文化的重要剧目。 那么叠罗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既然是叠,顾名思义,就是像金字塔式的人上站人。但它又有它的特点。一般由27人组成,除3人是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外,全是身强力壮的男中青年,这些人都光着头,脸上画着各种脸谱,打着赤膊,腰间系着红腰带,裤子似武林和尚打扮.整个叠罗汉共有50多个节目。其节目名字也别具特色:“兔儿望月连拜观音”、“金鸡飞”、“宝塔连转仙人桥”、“树荷花转地荷花”、“双牛蜢转单牛蜢”、 “饮酒待宴”、“井栏圈”、“水帘洞”等等,不一一而足。最精彩的难度也最大的要算五柱了,它共有四层,其中一、二、三层都是5人,最上层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层次间人员的排列,每一层中人员位置的安排也很讲究,稍微有点疏忽就会失败:而上层那个男孩必须胆大心细。完整的叠罗汉应包括前奏曲、幕后语。在闰年农历正月十一的晚上,叠罗汉的成员和挑选出的村民、小孩穿着古代的戏服,化妆后就开始戏罗汉灯一一提着或推着各种纸扎的带有民间特色的花灯,敲锣打鼓,游遍村里的每一角落。每到一家门口,早有准备的主人便点燃导火线,顿时噼呖叭啦的鞭炮声、火焰声伴着五彩缤纷的火花与孩子大人们的欢笑声响成一片。这热闹的场面一直要持续到农历正月十七。
|
转自:http://fangjun0408.blog.163.com/blog/static/235575872007538153082752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