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安徽歙县杞梓里镇概况 |
[游记]安徽歙县杞梓里镇概况 |
2008-05-22 sina.com.cn |
即便一个小小的杞梓里镇,亦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各村现存主要历史遗迹有:座落于水竹坑建于清朝年间的叫半舫圃古建筑、水竹坑余庆堂、柯越居、碑坊和建于明代华源河上的竹溪拱形桥;建于清朝的唐里古戏台;杞梓里村明清期间的古民居、村中青石板古街道(长 0.75千米、宽3米),因涉步其上会发出虚实不同的响声,又叫“鸳鸯街”,古街东西两头均建有“亭台楼阁”,东边为“村头”建有乐哉亭,又称“五猖庙”,村西叫“村未”,建有“水口亭”,又称“关帝庙”、“植三亭”;杞梓里村六七十年代毁灭的“八祠”(其中有建于明代中期,距今600多年历史的王氏宗祠“承庆祠”、“世泽祠”、“风宪第”、“致敬堂”、“宝善堂”、“怀本堂”、“四分厅”和“廉公厅”),加上现存的“明义堂”称为“九祠”,已经毁灭的建于明清的“回龙庙”、“社溪般若庵”、“观爷庙”、“社庙”、“观音阁”及现存的“五猖庙”统称为“六庙”;境内苏村、齐武、杞梓里段仍保留着徽杭千年古官道数里长;英坑黄氏祠堂,“叙伦堂”始建于明朝,于民国初年建行了修理,英坑的民居巷道;磻溪祠堂及青石板街道;坡山村建于清朝的“承义堂”;为纪念“金竹暴动”牺牲的10名革命烈士而建于1951年的金竹烈士墓碑;建于1982年的英坑烈士墓碑。境内百年以上古树500余株,如外溪银杏有800多年树龄。 杞梓里镇地史古老,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属“江南古陆”的东端,最早形成于震旦纪,距今已有十八亿年。境内河流属新安江水系二级河流,主要有昌源河和华源河上游,主河道昌源河发源清凉峰。交通便捷,徽杭公路和徽杭高速公路横贯期间。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b593cba01000626124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