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安徽歙县鲍家花园和棠樾牌坊游记之三 |
[游记]安徽歙县鲍家花园和棠樾牌坊游记之三 |
2008-06-27 sina.com.cn |
它是清嘉庆二年(1797年)建。明末世道混乱,鲍逢昌父亲外出经商,久无音讯。于是14岁的鲍逢昌外出,边乞讨边寻父,一直找到甘肃的雁门古寺之中,才找到穷困落魄,流落在那里的父亲。鲍逢昌接了父亲回家。回家后,其母亲因思念他们父子二人,生病在卧,鲍逢昌又割股为母亲治病。为表彰鲍逢昌的孝行,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奉旨建立牌楼进行表彰。这是表彰孝敬父母的“孝” “慈孝里坊”,是表彰孝义的。 它是最早建于明朝初年,弘治十四年(1501年),重建于乾隆十四年,即1749年。它表彰的是宋末明初的鲍宗岩,鲍寿孙父子二人。鲍家父子在回家的途中,遭遇到山贼,鲍家父子二人身上没有钱,但是山贼索要钱财,不给就要杀一个人,这时鲍家父子二人争着自己被杀,而让对方获救。这种舍身救人的精神感动了山贼,结果不但没有要他们的钱财,而且放了他们父子二人。这件事情记载于“宋史·孝义传”。明成祖立诗碑,追表所住的居里,棠樾为慈孝里,因此这个牌坊叫慈孝里坊。 还有一个牌坊是“鲍漱芳父子义行坊”。 表彰的是鲍漱芳,鲍均父子,牌坊是清嘉庆二十五年即1820年建。鲍漱芳,鲍均父子为清嘉庆年间盐业巨商。在盐税,军需,赈济淮河及黄河工,灾民等方面为朝廷捐出巨额金银,并出资修复建造了邑城,乡里的书院,祠堂,牌坊,桥梁,道路,水利建设,以及举办义学,义田等。歙县人为其功德义行感动,在嘉庆十九年(1814年)上书圣上,旨奉建立此牌坊,以表彰纪念。 当然也有我所理解的贞洁牌坊,如“鲍文龄妻节孝坊”。 这是在清乾隆34年(1769年)建的。表彰鲍文龄的妻子汪氏。汪氏在25岁时丈夫去世,她千辛万苦,守寡二十年,将儿子抚养成人。当然,妇女光是守寡、抚养儿女还是不行的,还必须要使儿子出人头地,考上功名,才有可能被立牌坊予以表彰,否则是不可能立牌坊的。 有趣的是在牌坊中间的石板路上,有一个亭子叫“骢步亭”。这个亭子的外形就像一个官帽,这是非常意味深长的。它表明了中国五千年的儒家传统,要教子读书,考功名,走仕途。或者做生意,赚大钱,有了钱再去买功名,或者捐个官做做。总之无论是经商,还是做官,都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223637010008ni.html30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