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安徽黟县:西递向左,宏村向右 |
[游记]安徽黟县:西递向左,宏村向右 |
2008-05-22 sina.com.cn |
黟县是徽商和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因群山阻隔,历代免招战乱,徽商遗留下来的大量明清时代的民居、祠堂、牌坊、庙宇、园林、古桥、亭台楼阁等古建筑,被奇迹般保存下来。仅散落于黟县城乡的古民居就有3954幢,集中保存在西递、宏村、南屏、屏山、官麓、碧山等地,成为当今世界古文化一大奇观,黟县古民居被誉为“东方古代建筑的艺术宝库”、“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古民居内曲径回廊、花木扶疏、集砖雕、木雕、石雕、彩绘与一体,整幢住宅如同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而那些悬挂在厅堂的楹联、匾额、条屏,则闪耀着儒、释、道思想杂揉而成的智慧光芒。 黟县山川秀美、人杰地灵,这里曾培育出清代著名学者俞正燮、晚清篆刻界“黟山派”开宗大师黄士陵、传奇名妓赛金花、“杭州张小泉剪刀”首创者张小泉,现代著名表演艺术家舒绣文等名士英才。2000年11月30日,黟县的经典——西递、宏村,作为中国皖南古村落的典型代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西递原名西川,西递村建于北宋元丰年间,距今900余年,后因徽州府于村3华里古驿道处设“铺递补所”而改称今名。村中保存完好的124幢明清民居,大多为三间与四合格局的砖木结构楼房,马头墙、小青瓦,且“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都是国内外罕见,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村庄”。 西递村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居民300余户,人口1000多。据史料记载,西递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为胡姓,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故自古文风昌盛,到明清年间,一部分读书人弃儒从贾,他们经商成功,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将故里建设得非常舒适、气派、堂皇。 20世纪初,随着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解体,西递村的发展也日趋缓慢。在历经数百年社会动荡、风雨侵袭后,虽有半数以上的古民居、祠堂、书院、牌坊已毁,但整体上还保留着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原汁原味的古村落的原始形态,可以看到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黑色大理石的使用,是西递民居的用料特色。村中路面铺放的是清一色的大理石,许多人家的门框、漏窗,石雕的奇花异卉、飞禽走兽,也是用大理石雕琢而成。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93a0370100061s.html21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