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秋访沂河古镇-依然秋色的网络日记本-心灵漫步

[游记]秋访沂河古镇-依然秋色的网络日记本-心灵漫步

2007-08-02    

古老的沂河已静静地流淌了几千年,曾经的沧桑,历史的变迁,几经冲刷和改道治理,沂河的两岸堆积出来了高高的河沿和开阔的陆地。最近修建的滨河大道,更是沂河上的一道迤俪优美的风景线,这种人文景观标志着一个地区经济文化的进步,而那两岸秀丽怡人的景色,记载和印证了这个历史长河不衰的自然风情。

我们县在城西与沂河古镇-----马头镇之间建起了一片工业开发区,并在开发区中间建造了一个商务馆。刚刚建好的商务馆,为迎接金秋9月在此举办的《第三届银杏节》和《国际银杏研讨会》,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内部装修以及展览馆和会场布置。县里还把与其有关的政府职能部门搬迁了过来,我们一个同学所负责的外经部门也搬过来了。周末受同学之邀,来此游览和参观了一番。

参观完毕,一同学提议到附近的古镇----马头镇吃饭。马头镇位居鲁南平原,沂水的下游,南通运河,东连青口,物产富庶。古时,因陆路还不畅通,人们都是靠水陆运输,因而,这里商贾云集,成为沟通农、商百货的集散重镇,南来北往的客商在此落脚逗留。当时附近地区的农副产品从这里运出,运到沿岸很多的大城市里去,最后直通到上海。又有许多的日用百货从大城市运回,这里的人们无论是在经商意识上,还是在生活理念上,视野都比较超前和开阔。

这里有很多的名吃,因它地处沂河水陆码头,又是回汉民居住区,最出名的是用牛肉或羊肉、鸡肉做的“糁”(sa),里面再加入麦仁、姜、葱、胡椒等煮制而成,是人们非常理想的早餐食品。另外还有”吊炉烤牌”和羊肉汤,闻名遐迩 ,吸引很多外地人绕道前来品尝。这里的人们都喜欢喝大叶茶,茶馆和点心店就多了起来。一些回民制作的清真食品非常的出名。冬天的早晨,你会看到小茶馆里,老人们围坐在一个茶炉旁,泡上一壶大叶茶,一边喝着茶,一边吃着清真点心;或者用开水冲上一碗油茶,这也是一种清真茶点,和我们常吃的炒面性质差不多,但里面加入了羊油、花生、瓜子、芝麻等,很富有营养和保健的一种食品。

吃过饭我们开着车,有意识地寻找着古巷穿行着,希望能看到古老的建筑。这里保存最好的建筑群乃是孙氏家族的。孙氏家族的工商业曾经非常的兴盛,开办的各类商号都是镇里第一流的。现今,这个镇的中学,就是用孙氏的住宅改建的,兰砖砌成的围墙虽然已陈旧剥落了,但当年的气势让你为之钦叹。围墙外的很多住户,依然保持着旧时的风貌,依稀可以看出当年这里的繁荣景象。解放前,这里的路面都是用青石板铺成的,现在地面多已是水泥路了,当年的青石板,听说在50年代的一次防洪中,情急无奈,被用来修筑了拦洪大坝,如今,偶尔在一些小巷子里还能看到几块这样的青石板。

因马头镇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商品贸易的发达,吸引很多的回族人到这里定居经商,并建造了宗教活动场所----清真寺。这是我们县内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寺院。同来的有一个回族同学,从小也在这个镇生活过,在他的引领下,我们找到了它。这里的阿訇是从新疆请来的,因最近他的儿子要出国到一个伊斯兰国家去深造,没有在寺里,是他一个弟子,带着我们参观和讲述伊斯兰教义及建筑陈设等。

因这里的水房正在翻建中,我们无法去净身,就不能进到他们朝拜和宣讲经义的大殿里去。回族同学告诉我们,他们这个民族非常爱干净和讲究个人卫生,大概在1300年前,他们就提出来用流动水洗涤的科学原理,在盆里洗涤,无论洗多少次总会留下不洁净的东西,而在流动的水中洗涤才能彻底的洗干净。所以,他们在进入讲经大殿前,都要到水房里用流动的水沐浴后,才允许进入其内。因此,我们只好在门外探视里面的一切了,但伊斯兰民族固有的那种清新、清洁、清真的淳朴风貌依然能把我们感染,我们带着一个纯净、真诚的心,在大殿和讲经厅的门外瞻仰游览。

这个有600年历史的清真寺,整座建筑群体布局合乎教理,在本族人精心管理和政府的支持下,几经缮修,雕梁碧柱、青转圆瓦都已焕然一新,非常的壮观。装饰古朴典雅、幽静肃穆,颇具中国宫殿建筑的传统风格和伊斯兰教的特色。这个寺院总面积有十三亩,其中大殿有二十四间,南北讲堂、东对厅、水房、古井厅、门楼也是二十四间,另外还有一座望月楼。在大殿的北面有石碑三座,其中乾隆三年“重修清真寺碑记”,是寺中最为可靠的史料记载。

离开清真寺的路上,我们还看到这个寺附近的住户门楼上,都镶嵌着有红色回文文字的瓷板,这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也让我们了解这个回族居住区域范围,还让我们感受了一个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特别是最近看到热播的《回民支队》,他们的民族精神,同样值得我们学习和尊重。抗日时期,这个镇的回族青年组织了武装抗日中队,谱写了回汉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壮丽篇章。

从这个古镇走出来后,我们又沿着河岸走了一段路,高高的沿河大路,仿佛被两岸浓密的高粱、玉米遮掩埋了。我们的车在里面穿行,车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芬芳。把手伸出车外,青葱葱的高粱玉米叶子在手上急速的滑过,让你有一种回归自然的美好感觉。

前面,出现了一个伸向河内的小道,我们拐了进去,青纱帐留在了我们的身后,豁然开朗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片正在收获着的花生地。我们欣喜地看到,人们正在地里忙碌着,地边、田头堆满了刚刚摘下来的花生。随手剥开一个,满嘴的香甜味。一个看地人住的小屋边,种满了时令的蔬菜和瓜果,豆角架上,几个红色的大公鸡正警惕的注视着我们,看护着母鸡们在下面寻觅着食物。河边,养鱼人用网箱圈养了鲤鱼、链鱼和青鱼等,不时的看到鱼群在网箱里翻滚着水花。一些放了暑假的孩子们,正在岸边垂钓或在水里嬉闹着打水仗。

极目远眺,平静的水面上虽然没有了古时“八大景”之一《沂水春帆》的繁荣景象,但眼前的民康安逸的生活情景,已把我们陶醉,真的想长久的置身在这清净天地里,真的想归隐在这田园乡间,忘情在这云水之中,永不离去。

原始链接:http://www.diarybooks.com/diary_public.asp?id=817083
转自:29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