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刘公岛上的情思 |
[游记]刘公岛上的情思 |
2007-07-26 sina.com.cn |
刘公岛上的情思 石秀光 一清早,我走出下榻的威海半月山庄,在山庄面对海湾的小花园里,站在一垛矮墙边,透过笼罩在近海威海卫淡淡的海雾,隐约看到了刘公岛,这是我此次考察一定要去看看的地方。 隐约看到刘公岛 上午8时余,我登上了开往刘公岛的渡轮。伴随着渡轮尾部端端正正插着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和船尾掀起向两边扩散的波浪,站立在渡轮尾部甲板上的我,尽情地眺望着依山傍海高楼林立的威海城。 在这座美丽的城市环绕下的海湾里,穿梭于刘公岛和市区的游轮的船首犁开了朵朵美丽的浪花,环绕着刘公岛静静地停泊在海湾里的一艘艘银灰色的海军战舰,让我身临其境地感到了祖国钢铁长城的威武和力量。 欣赏祖国的战舰 终于踏上了刘公岛。这是一个美丽的岛屿。起伏、洁净而质地很高的黑色马路,将掩映在森林、鲜花和绿荫丛中的北洋海军提督署、甲午海战馆、刘公祠和威海水师学堂等20多个景点像珍珠般地穿接起来。 在刘公岛博览园 眼前这些优美的景致,怎么也不能使我将百年前发生的那场屈辱的甲午海战联系在一起。但是,历史铭刻的那段屈辱却实实在在地与刘公岛与威海难以分割—— 从海上欣赏美丽的威海 刘公岛的历史十分悠久,据出土的文物判断,早在7000多年以前,岛上就有人居住了。岛上新近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的陶罐和石斧、遗址等。据文字记载,大约到东汉末年,有一支汉室宗亲为逃避曹魏的迫害,徙居岛上,此岛因此得名刘家岛。据传,当时刘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海岛亦不太平。有一天,海上强盗上刘家岛洗劫,刘家主人被害,刘女被掳上船。姑娘外柔内刚,不甘受辱,力搏海盗头子,跟他一起滚落大海,同归于尽。后人为了纪念刘家父女,在岛上修建了刘公庙,久而久之,刘家岛亦改叫刘公岛了。 威海地处北方的军事要冲,明初就开始在这里设置卫所,建筑军城以防备倭寇。刘公岛横踞海上,是北部海防的重要前哨。光绪十三年(1887年),清政府修建旅顺、威海卫两大军港,建立了北洋水师,并在刘公岛设立了海军提督署。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9月,中日海军在黄海大东沟发生大规模海战,邓世昌等清军将领英勇阵亡,日军也有损伤。在战争的关键阶段,清政府采取了避战求和的政策,下令北洋水师缩守威海卫。1895年2月,日军陆海两军分两路围攻威海卫,攻陷了威海卫南北炮台,并用军舰封锁港口,后来北洋水师的爱国官兵奋力抵抗,但终因处于不利形势,最终全军覆没,海军提督丁汝昌等在此次海战中殉国。 中华民族,我们这些后来人应该记住这个地方,应该铭记这段历史。一个多世纪以前,号称世界第四强的中国北洋舰队在此全军覆灭,从此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战败的赔款可以建造7支北洋舰队,是中国当时年财政收入的3倍,是日本当时年财政收入的6倍。中国因为这次战败,洋务运动一度形成的自满自得的情绪一扫而空,屈辱和焦灼使得中国两年后开始了“戊戌变法”,五年后开始了义和团运动,九年后“中兴会”成立,十七年后中国千年的帝制轰然倒塌。中国为求振兴,在半个世纪中完成了两次革命。因为这次战败,中国差不多用了一个世纪的时间,才重新回到改良(改革)的轨道。而日本因为这次战争,国力大增,真正开始了经济的起飞。此后日本虽然在二战中遭受了极大的打击,包括原子弹的轰炸,但日本至今仍是发达国家,中国依然是发展中的国家。因为这次战败,历史上从来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的日本,今天的国力是中国的四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中国的四十倍!时至今日,日本虽然在发展军备上受到限制,但仍然狂傲地宣称:“日中再战,一个星期就消灭中国海军。” 在刘公岛博览园里,我观看了一场有关甲午海战的浓缩宽银幕影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清朝海军官兵抗击倭寇拼死搏斗的战争场景。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使用的炮弹中,竟然有很多是臭弹,有的是空炮弹,甚至炮弹里装的是沙子。在无法用火力还击敌舰的情况下,管带邓世昌毅然率领战舰向敌舰撞去,要与敌人同归于尽,不幸被敌人发射来的鱼雷击中,他与全舰官兵一同永远地沉入大海...... 在五星红旗下告别刘公岛 离开刘公岛,海风吹散着我的头发,我依然站在船尾那面在海风中猎猎招展的五星红旗下,注视着刘公岛,我不想联系现实大谈自己的感想,我只在心里静静地对刘公岛说:再见了,刘公岛!希望有更多的同胞来这里看看你,希望有更多的同胞来过以后,会在心底永远铭记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ee5de3010006wc28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