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刘公岛游记 |
[游记]刘公岛游记 |
2007-09-08 sina.com.cn |
大中小 刘公岛散纪 一、车过枳沟镇 乘汽车从临沂去威海,道路并不好走,朝发夕至,大约也要十二三个小时的车程。早晨四点半发车,空中尚有未消退的蒙蒙夜色,狗儿们没有早起的习惯,清冷的初冬没有它们要觅的食物;更不说猫了,除非是在发情的季节,否则,这时还倦缩在温暖的窝里做着温柔的梦。但天气总的说来并不坏,路上没有冬天惯常的缠人的雾气。途中到枳沟镇用餐,已是下午一点。路边饭馆的饭菜自不必说,新蒸的白米饭米多砂少,灿灿然尚可食;而菜蔬则少有浑腥可言,碗中猪油晕出的几片油花可圈可点。客中待要有人发作,就有人出来说话,说人家司机师傅是这儿的常客,从理论上讲饭馆老板从我们身上榨点利润以弥补司机师傅免费午餐带来的亏空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听了这话,甚觉有理,也就不好再说什么。 慢慢车上的温度开始升高,车内空气也差,心绪就焦燥不安起来。以我乘车的经验,通常情况下如果忘记带一本有趣的书刊如《故事会》之类的话,我会把注意力定位在某位异性身体上,看她的丰乳肥臀或者玲珑的纤体,作遐想状。这方法非常之有效,一方面,它满足了生理需要,于身心有益;另一方面,也符合生理卫生,于道德无害。何况在柏拉图、叔本华们看来,精神之爱高于肉体之爱,并不值得大惊小怪。而我们东边的那个佳邻,徐福五百童男童女的子孙们眼下不是正流行无性之爱吗?哈哈,尼姑的头和尚摸得,我如何摸不得? 碰巧对面新坐过来一位少妇,意识里好像原来是在后排靠窗坐着的,以前没有太在意。午饭后竞毫无道理调换了位置,正好与我只隔一个过道。一张油脸,略胖,脸上施一层白色粉状物,但并不均匀,项上一挂粗大的金链子,我断定她一定是某个进城农民暴发户的太太。她一上车就在屁股后摸东西,摸到了一提袋桔子,计数大概有八九个之多,于是就剥食,吐桔核,扔果皮,剔牙,十分钟功夫,总共吃掉了五个,又过了三分钟的,再数时,剩下二个。我突然感到了自己的无聊,闭目养了一会神,待睁眼看时,提袋已空空如也,我着实吃了一惊。趁我吃惊的功夫,又开始剥茶叶蛋了,吃到第三个的时候,伸伸腰,打了二个响嗝,又伸伸腰,很惬意的样子,吃第四个、、、于是,我断定此人前世必定是饿死了的无疑。可是,她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又开始嗑瓜子了,一颗,二颗、、、咦,数到十八,突然恨起自己的无聊来了,我再也无心计算瓜子的数目了,把车窗打开了一条缝,试图呼吸一点新鲜的空气,可是被一位正患风湿肩病的中年人制止了。于是,一路无话,晚6点半,车到了威海市。 当晚住进一家宾馆,房间是会议上提早安排好了的,并没有遇到太大的麻烦,倚山临海,良可览胜。天尚亮,凭窗远眺,绿树碧瓦,远山如黛,行人、游船、远山、近海,一一如画。屋宇街道似为新雨所洗,树木清新可爱,细草茸茸如丝。近处有矮屋五六处,瓦舍四五家,屋虽简朴,而前后簇拥的却是疏朗的高树和杂花丛芜,都叫不上名字。这儿是环翠区所辖,山,水,屋宇,人文,天然成趣,一一和谐。闻说威海是联合国的什么组织确认的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果然不谬。 二、刘公岛 第二天游刘公岛。刘公岛,位于威海市东2.1海里的威海湾中,素有“东隅屏藩”之称,是闻名遐迩的海防重镇,也是清北洋水师所在地。一百多年前,这儿发生了一起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件,随着丁汝昌的一声枪响,一支貌似强大的铁甲舰队轰然倒下,一个中国人的强国梦就此破灭。 坐上赴刘公岛的船,驶过泛着少量残漏机油的海面,一路向东进发。空气湿漉漉的,有着淡淡的腥膻味,海面变得迷茫混沌起来,我的心里也是难以理清的复杂,充满了稀奇与新鲜,又潜伏着挥之不去的悲伤与苍凉。我的有限的历史知识告诉我,此刻,我不是去看一个普通的岛,而是去摸一摸一个民族难以愈合的伤疤,一个民族永远的隐痛。 山不高,谈不上威武,麻片石毫无规则地布满山岗,唯有落叶松乔乔如盖,青青如簇,接受着海风的洗礼。海军提督公所还在,只是它太苍老了,现在成为游客温习耻辱和心祭忠烈的祭坛;那生铁铸成的粗可搂抱的炮筒还在,如今已是锈迹斑斑;那些打捞上来的沉舰残骸还在,无言地在诉说着历史的峥嵘。曾有这样一个瞬间,邓世昌为掩护旗舰“定远”,开足马力直撞日军旗舰“吉野”,顷刻沉没。这个悲壮的过程在电影《甲午风云》里得到充分表现,邓世昌坠海后,侍从泅水将救生圈送来,邓世昌拒绝救护,自沉自杀。他的爱犬随之凫水来到身边,用嘴叼着邓世昌的发辫,救他浮出水面。邓世昌将爱犬按入水中,一起沉入大海。 一支强大的铁甲舰队全军覆没了,除了史学家总结的种种败因之外,有两个事实值得后人反复咀嚼:一是当时的北洋水师的总军力排亚洲第一、世界第四,舰艇总吨位达四万吨,“二十五艘舰艇齐泊于刘公岛前,舳舻相接,旌旗蔽空,盛极一时”。二是所有舰艇的将士,不仅没有逃跑投降的,且一个个都是战死或是自杀。应该说,从纯粹的军人的素质和牺牲精神来说,也应该是第一流的军人,然而依然挽救不了战争的败局。有人把甲午之辱归罪于慈禧老太太用军费造了一个不该造的园了,过了一个不该过的生日,正如有人把纣王之败归于妲姬,吴王之败归于西子一样,何其谬也,一个朝代的灭亡,岂是一个园子和一个女人承受的了的。我十分怀疑,如此聪明的中国人就没有一个人能够看出最根本的原因是体制和政权的腐朽吗?尽管他们使用的是洋枪洋炮,尽管官兵们能操一口流利的英语,尽管有洋教爷作顾问,但这仅仅是华丽的皮毛而已。专制必然腐朽,腐朽必然灭亡,中国的慈禧如此,伊拉克的萨达姆亦如此,我不知道卡斯特罗之后的古巴是什么样子,北韩那个金胖子之后的国家向何处去哪。 三、菊花与刀 站在刘公岛旗顶山上,向东远望是深不可测的浩瀚的大海,那里有一个大和民族,一个令国人既爱又恨,既生威又生厌的国家。美国人本尼迪克特的《菊花与刀》,据说是迄今为止对日本国民性分析最透彻的书之一。菊和刀,代表了日本人极端矛盾的二元化性格。日本人,饮清酒,善茶道,看歌舞伎,赏菊花,温文尔雅,可是,一旦到了战场上,又是噬血,无情,凶猛无比的,像刀剑般一样可怕。对内菊花风情,讲究和谐,相互尊重;对外则是日本刀的风格,霸道且充满进攻性。 一位政治家曾说,对日本,切不可被她轻盈纷繁的樱花所迷惑,而同日本人一道落入“神话”之中。实事上,樱花的缤纷易逝,恰恰是造就了日本人对命运的自卑自叹。日本是一个岛国,弹丸之地,没有资源,没有空间,又造就了它的忧患意识,天生具有危机感,压迫感,这也是他们自强不息的原因。他们利用美丽的菊花作遮掩,暗地里铸造着锋利的武士刀,一旦拔出则必饮鲜血,如狼似虎。他们不相信眼泪,只相信力量! 翻开近现代史,日本带给我们的,无外乎浩劫之痛,国土沦丧之耻。日本总是让我们爱的无可奈何,恨的不由分说。经济上有依赖,又不得不时时提防;政治上求突破,却一次次搁浅于雷区。我们就这样矛盾着,迷失着。对于日本,得承认,我们还没有足够的大国尊严和民族自信。小泉——那条老光棍汉的傲视天下就是一个好的例证。 看看一个日本学校的考试题吧:“在已经过去的19世纪和20世纪,日本和中国先后发生过两次战争,假若在21世纪日中两国再次发生战争,你以为引发战争的原因是什么?在这场战争中日本将战胜还是战败?战胜的原因是什么?战败的原因是什么?”可见,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未来中日的战争似乎不可避免的。 再看看我们的教育吧。有报导里说,中日联合组织的少年儿童夏令营,一群中国孩子和一群日本孩子相聚了,地点是中国的内蒙沙漠,要做几十公里的长途跋涉,几公里下来,中国的孩子退缺了,打点滴了,散伙了,而日本的孩子却背着沉重的包在长途跋涉。当日本的孩子们站在终点线上时,我们的孩子们已经躺在妈妈的怀抱撒娇了。看了这篇报导,我心愀然。 从刘公岛下来,已是下午,晚霞夕照,残阳如血,我的想绪非常地混乱,如天际边的那片燃烧的残云。我在想,假如十几年,几十年,中日再发生一次战争,我们的胜算有多大?一百年前,北洋水师的悲剧是否会重演?报上说,日本的防务厅已升格为防务省了,防务费又提高了,我们有理由问一问自己,问一问我们大家,我们该些做什么? 站在中国的地图前,你一定会说,祖国的疆域像一只引颈长鸣的雄鸡。可是啊,你有没有发现,它的东方有一只狡猾的狐狸,它头枕东三省,尾鞭台湾、澎湖列岛,正虎视眈眈着哪。我不是宿命论者,也不懂阴阳周易一说,可我宁愿相信它是一只真正的狐狸,是雄鸡的克星,你看,它不是对钩鱼岛觊觎着吗? 回临沂的客车上,大约有三十几个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富富贫贫,他们都有着各自的人生,有的得意了,成功了,有的落魄了,失败了,可此时此刻,我们却是同一条船里的泅渡者,我们不知道前面的路向何处去,也不知道前面有什么风险,在大难面前,我们没有侥幸可言,生或死,这的确是个问题。 这时,我的视线落在一对母子的身上,母亲三十来岁,看上去是富裕人家的女人,生活的滋养令她异常光鲜。儿子还小,不过七八岁的样子,胖胖的将军肚,明显缺乏运动的结果,一幅圆脸,十分可爱。他一路不停地吃东西,先是水果,后来是汉堡,饮料,朱古力,棒棒冰,再后来、、、下一个站点,又不知道他要妈妈再弄什么吃的呢,“啊,啊,O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f9075a010008bg26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