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望海·游记】刘公岛的荣与辱 |
[游记]【望海·游记】刘公岛的荣与辱 |
2007-12-03 rongshuxia.com |
刘公岛位于威海市以东7海里处。作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刘公岛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碧波荡漾的威海湾内。站在游轮上望去,岛上山峦起伏,绿障叠翠,一片生机勃勃,不愧“海上仙山”的美誉。 刘公岛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独特,有清朝北洋水师及甲午战争等大批遗址。 我怀着崇敬的心踏上小岛,岛上万花葱开,芳香扑鼻。穿过广场,顺着林阴小道拾阶而上,刘公庙巍巍屹立于眼前,穿过进山门,左右各有一钟鼓楼,前院上一台阶进中院,东侧殿匾额题“琼岛苍桑”,西侧殿匾额题“千古流芳”,两殿各塑五组彩色泥塑,述说刘公刘母神迹及刘公岛两千年的历史变迁。正殿悬“海之光”匾,刘公刘母塑像庄严端坐,面目慈祥,让人油然而生敬爱之心,两侧是高两米的风、雨、雷、闪、千里眼、顺风耳、正、恶八尊神像。有对联赞曰:“定风波神明如禹德配天地浮日月,济沧海庄严至圣功在春秋感鱼龙。”表达了人们向往安宁、祟尚善良的美好愿望。 我们沿环山路顺坡而上,穿过浓荫夹道的黑松林,映入眼帘的便是“刘公泉”。相传,古时候刘公在此处掘泉汲水,因此而得名。传说当年泉水晶莹清澈,潺缓流出,水质柔滑,味甘淳美。用此泉煮茶,郁香扑鼻,提神解渴,余味无穷。 刘公岛之所以远近闻名,是它不仅具有优越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更具有吸引力的是它真实地记录了历史。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刘公岛与辽东半岛的旅顺共扼渤海咽喉,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因此被选为北洋海军及其舰队的驻泊之所。成军之初,北洋海军拥有大小舰艇25艘,实力居亚洲第一位,世界排名第四位,成军后,由于海防经费不足,加上慈禧挪用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致使北洋海军建设陷入停顿,不久反被后起的日本海军超过。1894年,日本为占领朝鲜,征服中国,挑起了甲午战争。黄海决战后北洋大臣李鸿章采取“避战保船”方针,命令北洋舰队从旅顺退守威海卫,不许出战,将黄海制海权拱手让敌。1895年2月7日,日军对刘公岛发起总攻,北洋海军将士浴血奋战,最终全军覆灭。17日,日军登上了刘公岛。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束。刘公岛作为北洋海军成军及覆灭的见证,默默地为中日甲午战争划上了一个沉痛的句号。 从博物馆出来,大家一个个都神情悲愤,痛恨非常。痛恨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痛恨小日本的勃勃野心和惨绝人寰!
|
转自:http://www.rongshuxia.com/rss/viewart.rs?aid=425351434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