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威海之行(二) 游览刘公岛 |
[游记]威海之行(二) 游览刘公岛 |
2008-04-10 sina.com.cn |
威海之行(二)-游览刘公岛 2007-06-24 23:38:14 大中小 标签:游览甲午战争馆刘公岛观后 到达威海后,听威海的朋友讲,来到威海,必须去看看刘公岛,刘公岛有什么意义呢?在那里呢?我怎么去呢?再听下去,原来,和中日甲午战争有关,就是我们所住宾馆的对面约一海里的那个岛。更增加了我去看看的冲动。 6月22日(夏至)下午,在我们小组前天晚上加班基本完成工作的情况下,和tj石化的老师一行四人去游览刘公岛。虽然离我们住的宾馆很近,但不会游泳,会游也不敢在大海里游,即使能在大海里搏击,也是不允许的,哈哈,因此只能坐船前行。从我们宾馆到达码头后,于下午两点坐上开往刘公岛的船。听导游小姐讲,刘公岛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刘公岛”名字的由来与汉朝时期,一位皇室为躲避纷争,独自来到此岛居住,解救了大量的渔民,同时为岛的建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人们为纪念他,取名“刘公岛”,不管什么出身,只要认真做了,人们就会记住他的。真是我的无知,从导游小姐这里才知道“刘公岛”与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也代表着中华民族耻辱的中日甲午战争有关,在历史课上只知道那场战争发生在黄海,在烟台、威海一带,在那场战争中,有著名的北洋水师提督领丁汝昌、有著名的爱国将领邓世昌、刘步蟾、聂士成、左宝贵、林永升等为国殉职、有五艘北洋战舰被日军击沉、那场战争的日结果是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一百多年前的战场,训练北洋水师的地方,原来在这里,我的心情不知怎得变沉重起来,也许这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感情吧! 抛开这沉重的历史不谈,仅作为一个游览景点,刘公岛真的象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碧波荡漾的威海湾内,距码头2.1海里,面积3.15平方公里。坐在环海游览的船上,看上去北部海蚀崖直立陡峭,南部平缓绵延,森林覆盖率极高,真是一幅海上仙景。 到刘公岛上必去之处便是“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坐落在山的南侧,面对着大海,正门便是前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题词“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据说这里曾是丁汝昌的提督府,所有高级军事将领开会办公的地方。其中我印象较深的是在正厅里有一幅海战前集体议会的图画,较好地再现了当年的情景,听导游讲解后,我印象较深的有这么几个人:水师提督丁汝昌、著名将领邓世昌、刘步蟾,还有一个老外,为当时清政府请的高级军事顾问。最后导游专门提醒坐在丁汝昌旁边的那个人,此人姓“牛”为甲午战争出卖北洋水师的叛徒,还让丁汝昌冤恨十五年。从他坐的位置上,级别应该不低,导游也没再讲下去。甲午战争北洋水师的失败是不是和这个小子有关系呢?怎么关键时候总有叛徒呢?历史将记住的是和战舰共沉亡的邓世昌、面对失败,拔刀自刎的丁汝昌等等为国牺牲的人们。人们也将感激他们,再看看“甲午战争烈士展览馆”已陈列着汝昌、邓世昌、刘步蟾、聂士成、左宝贵、林永升等爱国将领的生平及部分直系后代对他们的缅怀之情,也算是人们对他的怀念吧!后面放的一段立体电影,再现了当年甲午战争的场面。当北洋水师以“刘公岛”为依托,背靠着威海湾,以为万无一失,随着准备和小日本在海面决斗时,没想到小日本从荣成登陆,使我军陷入了被动。 我还看到了当年闻一多先生写的七字之歌之四-威海卫 紧接着,我们又参观了丁汝昌府,北洋水师学堂等几个地方,较遗憾的一点: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去看看当时射击的炮台,只是远远可望见。 时间过得很快,虽然刘公岛看起来很小,但实际上我们仅仅看了刘公岛很小的一部分,匆匆中去赶最后一班开往威海码头的船,看看美丽的大海,看看渐渐远去的刘公岛,在我被它的美丽所吸引的同时,又真真切切地受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教育。让我了解了那段历史,让我有意识地在以后的日子里去关注那段历史。 威海卫,不但美丽,还被赋予了深深的历史内涵。 刘公岛,岛小而历史悠久。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0a01b901000bvw.html44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