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风雨中的威海

[游记]风雨中的威海

2007-07-30    

风雨中的威海

**路途中**
第二天早上起晚了,到达威海的长途车开了很长时间,足有四五个小时,我们争取时间在车上好好休息,路上还碰到一个西安人,硬缠着我BF聊天和吃他带的零食,我就在一旁打盹,最后竟然玩起了接成语,对歌的游戏,我还连着讲了好几个笑话,一路上倒也没有觉得无聊.
到达威海时,那里好像刚停了一场雨,有点凉爽的感觉,我们随便在路上找了一家小饭馆吃饭,这里的城市饭馆门口都会摆上好几个塑料盆放着很多类海鲜,供客人挑选作菜,我无意的观望着,却发现了一个极其恶心的海鲜---和动物的大肠似的,长长的,肉肉的感觉,看了直叫人反胃,他看到也作出惊愕状,还老是诱逗我去看它,这件事的后遗症就是在以后的路上,不管到哪个饭馆,他都要给我指那个东西,然后看我被恶心的样子,真是讨厌死了.
他给他姐姐的同学宋姐(她是烟台人)联系了一下晚上到烟台住的事情,宋姐真是个好人,不但为我们安排住宿,还帮我们订好火车票,我感觉到这次旅行真是贵人相助多.
可是事情也有不顺利的时候,打车到通往刘公岛的码头一看,天啊,一堆人在那里买船票,连卖票小窗户的影子都瞧不见,而且听说现在还没开始卖票,我们有点想放弃了,就问报摊上的当地人,还有什么别的景点,被告知还有一个天涯海角的景色不错,但是来回打车一是贵,二是时间也来不及了,当时我们真有点泄气的感觉,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但我们还是没有想到对策,这时小窗口开始卖船票了,他就说,既然来了,就去看看吧,而且你也没坐过船,就冲进人群买了两张船票.当时的时间已是下午一点左右,这说明我们玩的时间很紧迫,要赶在六点之前再返回威海码头。

**船上**
在码头上排队等候上船,突然奇怪的觉得像是在逃难的灾民一般,大家都飞奔似的冲向船舱,生怕把自己落下似的。那天的风浪很大,又下着小雨,想不到第一次坐船竟然是这样的天气,船舱里的座位都满了,我和他只好坐在了外面,头发衣服被吹得很乱,坐在我们对面的一个大叔,挨着围栏,翘着二郎腿,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一个浪打来,冲上围栏,溅到他的鞋上一些,他也没在意,往里蹭了蹭,没当回事儿,我想说不定一会儿浪会更大,果然过了一会儿一个更大的浪打来,哗的一下浇湿了他大半条裤子,他气得起身换别的位置了,这时传来幸灾乐祸的笑声,是旁边他的小孩,当然还有一旁窃喜的我,我朋友就直拿眼睛和神情怪我不许我笑,可是我就是忍不住,我知道他也想乐,只不过不好意思罢了,其实在青岛的时候有一次他就笑话被大浪冲湿岸边的人啦,还在这里装斯文。坐了一会儿,起身到甲板上走走,向下望去,滚滚的海浪,与在青岛的海感觉截然不同,有一种来势汹涌的气魄,不禁诗兴大发,笑着和他说:“滔滔东海水。”那边他也对上“滚滚江上人”,看来海真的能激发人创作的灵感啊。本来上船的时候还担心自己会晕船,不过幸好没事,要不然我以后旅行可以坐的交通工具又少了一项。

**刘公岛**
船慢慢靠近码头,想不到刘公岛是好大的一个岛,足有一个小城那么大,一个下午想要把它游遍,还真是不容易,岛上高高矗立着一座雄伟的海军将领纪念石像,足有二十米左右高,像个巨人一般,是甲午海战博物馆的标志,我认为也是这座岛的一个标志吧,只见石像拿着一高倍望远镜,双眼望向大海,好像时刻要迎接战斗一样,而下半身则直接溶入建筑群中,不由得感叹雕刻家的巧夺天工和对人物的精妙设计。
可为什么叫刘公岛呢,一开始我还真以为是某个古代的传说人物命名的,后来他说是缘自甲午海战的一个最高的官员,只是名字想不起来了,谁知路上走着走着,他突然想到:“对了,叫刘步蟾。”然后就为自己的好记性沾沾自喜起来。(不过在我写文章时翻看威海和刘公岛的介绍,原来他说错了,正确的解释应该是:东汉末年,有刘氏皇族一支,因避曹氏迫害而迁居岛上,始称刘岛或刘家岛。因刘氏经常搭救和接济过往遇险的船民,船民为纪念刘公、刘母,便在岛上建造了一座刘公祠,内塑刘公、刘母像。南来北往的船只每每行至岛前,必登岸祈祷祭祠,并称该岛为刘公岛。所以下次大家再去刘公岛的时候可千万别闹此笑话啊)
沿着小岛上的路往右,依旧是卖着纪念品的小摊位,卖的最多的是渔杆,望远镜之类的物品,价钱也不算贵,听说这里离韩国好像只有一海之隔,不时还能看到许多韩国专卖店建于路的两旁。我们没有去有石像的甲午海战纪念馆,一是觉得门票有点贵,二是有许多学生排着长队在门口等着进去,我们去了旁边的一个兵器展览馆,这里陈列的都是一些海上作战的兵器设施,什么发射炮了,潜望仪,水雷,鱼雷,导弹,名字我肯定说的不是很专业,不过在室内我看到一个好长好大的鱼雷,第一次看到这么危险庞大的东西就在眼前,还真是惊叹呢,旁边还有一个导弹,我不明白二者的区别,他急忙挖苦我说:“拜托,鱼雷是往水里发射的,导弹是送上天空的。”我这才明白,真是现眼。

**甲午战争博物馆**
走到码头左岸,是一座大型的甲午战争博物馆,从外面看是那种古式的大庭院,感觉应该和现代化的纪念馆不太相当,而且一张票可以去岛上四个景点,我们商量后决定进去了。
里边的格局果然整洁庄重,还有一个据说是写甲午战争的作家在那里签名售书,可是人少得可怜,我过去看的时候,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孩等着他签名,感觉和北京名作家在图书大厦热售签书形成鲜明的对比,也许这就是知名度和地理位置的不同吧。
我们在里边全身经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在许多照片,模型,蜡像,文特的帮助下,使我更深刻了解了几百年前那一段既悲壮又无奈的历史,我想那些历史人物如果知道在他们牺牲的背后是列国对我们的野蛮占有,是投降派软弱的妥协卖国,一定会死不瞑目的,但他们也应该欣慰现在的海军这么的强大,而不被强国看不起,并且没有忘记那段历史,还有人们对他们深深的怀念和敬佩。馆里有一条长长的平台上,陈列着当年从海底打捞上的致远号上曾经非常先进的设施,这里看到的鱼雷显然比刚才在兵器馆里的小许多,但能保持得这么的完整,制造得如此精细(因为露了一个口,可以看到里边密密麻麻的仪器),才知道这里面的知识这么的深奥。

**龙王庙和邓世昌故居**
出乎意料之外的是,龙王庙是一个非常小的院子,甚至比北京曾通的居民四合院还要小一些。正中的屋子只有一个龙王的神像,屋子里很黑,也没什么人,我特想拜拜它,许下个心愿什么的,可是他却执意不让,我说,这可是祖先啊,龙王呀,可还是服从了没去拜,不到两分钟就出来了。
邓世昌故居里其实也是个纪念馆,里面陈列着他生平的照片和物品,院子里摆着两个蓄水的水缸,院里的面积并不是很大,与北京的那些古代官员住过的庭院相比(如恭王府花园)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正室的家具摆放也很简单,两边的厢房里有一些挂着的字画,从中可以感觉得出,当时的主人是多么的节俭和朴素,(图片上说邓世昌当时也是穷苦人家出身,但由于个人的努力,考上了北洋水师,并曾出国深造,回国后任北洋海军要职)也正因如此,才会造成他日后爱国的状举。

**归途**
因为怕时间来不及,所以最后一个景点,黄海炮台我们没有去成,就匆匆赶上一班轮船准备离去,这一次我们是第一个到的船舱,可以坐在里面,风比来的时候更大了,所以在里面还是感到有点冷,我们把身上最后一桶大家宝吃完,也不想再多说话了,就这么静静地看着外面阴冷的天气,大概是疲惫了吧。
像是归国的游子一般的下了船,走向市区,还要搭长途车到达烟台,好在我们去的时候正好是最后几班车了,但讨厌的是只不过因为车里还有一两个空位,就迟迟不肯发车,心中有些责怪当地人的办事效率,他则在一边累得不行了,已经沉沉入睡了。
最后到烟台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他的手机又没电了,只好打公用电话通知接我们的宋姐已经到了,约好在车站旁的海员餐厅见面。打车到了靠海的海丰楼,安排好了住宿后,叮嘱了明天早上给我们送火车票的事就走了,这个客房虽然没有在青岛时住的大,但设施也不错,有卫视,还可以找到电源充手机电池,这一回是卫生间超大,都可以是一个房间住人了,我们商量着第二天去蓬莱的计划,早早就休息了,睡的时候还可以听到外边刮着很猛烈的风,想着明天就是最后一天的行程了,还真有些不舍。

原始链接:http://www.moon-soft.com/program/bbs/readelite173827.htm
转自:21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