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如何接待欧洲 在瑞士闭幕的“2005欧中旅游论坛”上,威海荣获“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旅游城市”称号。此外,我国获得这一荣誉的还有珠海、西安、杭州、拉萨、北京、丽江、昆明、成都、洛阳等九个城市。 据悉,本次评选结果是在国际旅游联合会的支持下,大会主办机构向英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瑞士、德国等国家的近1500个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的。 威海能被欧洲人选为“最喜爱的中国旅游城市”之一真是威海的一大幸事,充分说明了威海的旅游实力,要知道中国有名并富有特色的城市太多了,别的不说了,单看看同时入选的那九个城市吧。 珠海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出海口西岸,是一座依山傍海的城市,有“百岛之市”之称,它濒临南海,东与深圳、香港隔海相望,南与澳门陆地接连,北距广州140公里,而且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天时地利人和尽占,当选是合情合理;而西安,古称长安,是当年意大利探险家马克·波罗游记中著名的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一个充满历史遗存的城市,世界闻名的兵马俑让多少人叹为观止,它是中国著名的七大古都之一,建城已有3100多年,入选是谁也说不出二话;杭州素来就有天堂之说,它如果不入选那实在说不过去;拉萨有金碧辉煌、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是至高无上政教合一政权的象征,它还是人们心中天人合一的圣地,它入选我们会怀着朝圣的心理去赞同;北京是我们的首都,入选是众望所归;丽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山水秀美,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入选自是因其魅力使然;昆明自然风光优美,名胜古迹众多,气候四季如春,鲜花长开不谢,风景四季如画,素有“春城”和“花都”的美誉,它各类旅游设施齐全,是国际著名的风光旅游城市,人家早就名声在外,入选自是当仁不让;成都更是不用说,既是文化名城,又是旅游名城;洛阳“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以上这些城市不是首都或首府,就是得各种占风气之先者,自是各有千秋,各有夺人之处。那么威海的特色在什么地方呢?它因何能被欧洲人选为最喜爱的旅游城市?那下一步做为威海人怎样打造这个品牌呢? 先看一下对我们这个城市的介绍: 威海,地处山东半岛东端,三面环海,东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北与辽东半岛相对,西与烟台市接壤。海岸线长达985.9 公里 ,有众多的港湾和岛屿。这里有”花园城市”的美誉,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是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文明城市、改善人居环境全球最佳范例,是避暑、修疗、度假和观光旅游的胜地。 从以上的说明我们知道威海首先是得益于地理位置,三面环海,整个境域内低山众多,泉水潺潺,如果保护得力,自然环境如神仙境地是不难做到的。重要的就是人文环境了,人文包括历史文化和现代社会文化两个方面,是我们应刻着力打造的。 关于历史文化我们威海相较于其它文明古城不是强项,但我们有一段被英国人强租的历史,虽然那是一段屈辱的记忆,但毕竟还要往前看,香港澳门也有,不是没被这个十字架压垮吗?一方面不忘历史,一方面发掘和利用历史,也许还有更多可以开发的东西。拿英人强租那段历史来看,面向欧洲我们还有很多东西能够开发。 人文文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当代的社会文化,我们因为与韩国离得近韩国人相对较多的原因,韩文随处可见,但面向欧洲国家的文字就太少了,尤其是国际语言——英文,能见到的也太少。 这让我常想起上海,它处处体现了国际化大都市的气魄,公交车上双语报站,站牌、饭店、宾馆双语提示。这一点咱威海可是差得远了。晚报11月3日A5版上还披露交通旅游地图上出现了多处英语标注错误,尤其是还出现了“千米”和“米”没分清的常识性错误,这太不应该了,应该全部回收,重新印制,并保证此类错误永不再犯。咱们威海虽小,但必须也有精品意识,大威海意识,大开放意识。 开放的威海不光是和韩国人和日本人打交道,她应该是面向世界的;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不光是说亚洲人住,也包括欧洲人来住;方便快捷不光是咱们亚洲人的要求,欧洲人同样有要求。而语言是这些方面最直接的体现,英文是国际化语言,应该多注意它的运用。同时应该考虑到欧洲是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众多的国家的,好好研究一下各国的文化,建设一些他们喜欢的生活旅游场地,是不是能吸引更多的欧洲游客?我们那条漫长的黄金海岸是不是也应该有一部分适合一下欧洲人的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