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文登 |
[游记]文登 |
2008-05-22 sina.com.cn |
昆嵛毓秀 我的老家文登,座落在huang海之滨的胶东半岛上,是一个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历史悠久的小山城。 老家所处的位置属昆嵛山脉,是革命的老根据地,现代作家冯德英的名著《苦菜花》讲的就是昆嵛山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全民动员,同仇敌忾,与侵略者浴血奋战,保卫家乡的动人故事。 昆嵛山横亘文登、牟平两地,方圆百里,峰峦绵延,气势雄伟。深谷幽幽,林海茫茫。青松翠柏,古木参天。九龙池水清澈,飞瀑直泻百丈。清泉纵横环山绕,千姿百草色斑斓。 昆嵛山不但秀美,还是中国道教全真教的发源地,金庸笔下的《射雕英雄传》中的邱处机等七真人就是在山中的丹霞洞跟师傅练功,至今洞中还留有邱处机的笔迹。传说中的麻姑也是在此山的岳姑庙修炼成仙。 昆嵛山自古以“秀、古、奇、幽”等著称于世。史有“秀拔为群山之冠”“海上诸山之祖”之记载,故有“海上仙山属蓬莱,蓬莱之祖是崑嵛”之说。 如今的昆嵛山,真人、仙人已去,留下了漫山的仙迹,留下了漫山的传奇! 主峰秦礴顶 昆嵛山的主峰泰礴顶,号称胶东之巅,登极顶,举首天外,三面碧海浩渺,半岛群峰耸翠,茫茫沧海尽收眼底,不是泰山,胜似泰山。 第二节 在文登的东北方,是著名的文山,古称文登山。顾名思义:文人登山。这就是文登地名的起源。 文山高不足百米,风景怡人,古人在此建造了“召文台”。 史、志对文山多有记述,“秦始皇东巡,召集文人登此山,论功颂德,因名。”为纪念秦皇登临,齐、宋时即在此建台,以“召文”名之。清乾隆年间,又大兴土木,“扩其旧制”,盛况空前,约定俗成了“不临召文台,未览登州府”之说。延续了具有悠久历史的“文登学。” 文登历史悠久,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文化古城。千百年来,文风浓郁,人才辈出,素有“文登学”的美誉。后人也一直延续、光大文登学的精神,弘扬、续承文登学的传统文化。 崑昆嵛秋韵 第三节 文登的东南角有一个小渔村,是我们父亲出生的地方。 那里的村民世代以出海打渔为生。旧社会,出海用的是人工划浆的小木船,遇到大的风浪,随时都有被颠覆的危险,自然条件恶劣不说,还要受渔霸的欺压,我的父亲不忍过那种水深火热的日子,16岁就离开家乡,参加了革命。 许多年以来,对于老家的印象都是从父亲和母亲那里听来的。 一九七四年的春天,父母的单位北迁,我和妹妹随同父亲回了老家。 当时的交通极为不便,又遇上修公路,从公社到村里要步行十多公里的路程,我和妹妹“望路兴叹”,而父亲却不顾路途的遥远,到公社供销社里买了一些糖果、点心和香烟,带着我们上路了。 一路上,父亲见山说山,见水说水,见村庄说村庄,不停地讲他经历过的许多往事。父亲平时是一个语言较少且非常严肃的老头,我平生第一次看见父亲如此兴奋的讲了这么多的话。 父亲对故乡的眷恋感染着我们,使我们也不觉得这里陌生了,好像曾经来过一样。 村里的乡亲们听说父亲回来了,纷纷前来探望,父亲把糖果和香烟分给他们,他们高兴地围着父亲询长问短,族里的长辈们直呼着父亲的小名,握着的双手久久不愿分开。此时的父亲乡音更加浓厚,极度的兴奋驱散了长途旅行的疲劳,父亲的脸上焕发着红光。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0e5cf010005fh.html36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