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三孔游记之三:在孔林,思如飘风

[游记]三孔游记之三:在孔林,思如飘风

2007-07-21    

孔林,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家族墓地园林了。占地3000亩,自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这也是历史上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之年,此前为春秋,此后为战国时代)孔子逝世后,其弟子葬孔子于此后,至今已延续2400余年,有坟冢10万余座。孔林现有林墙周长5591米,建有大门、二门和石桥。
访孔林,由曲阜城北门出,就看到两行古老的松柏夹道而立,道中有一横跨石坊,高大巍峨,明代风格,六柱五间五楼,庑殿顶。坊顶上雕瓦垅和脊兽。明间坊额名:万古长春坊。侧雕二龙戏珠。次间雕双凤,末间雕行龙。石坊立柱为方形抹楞,中二柱浮雕祥龙。石坊立于基底上,基阶三级。柱子前后以抱鼓石相夹,抱鼓石上各立小狮一蹲,形态各异。
坊前两侧各有绿瓦方亭一座,内立一大碑,东首刻“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神道”十个大字。西首为《阙里重修林庙碑》。碑头花纹精致,下承以形态生动的龟蚨。
进入孔林,要穿过“至圣林坊”、“大林门”、“至圣林门”、“洙水桥坊”、“挡墓门”几道门坊。其中“至圣林门”又叫二门,本是古鲁城的北西门——齐门。大林门至二林门之间,有一条长约400米的通道,内侧红墙围护,桧柏分立,充满了肃穆庄严感。这种建筑结构,类似于古代城市的月城。过二林门,有一条环林路向左右延伸,可观览历代墓葬区。
洙水桥坊,在二林门西,沿辇路行约200米处,位于辇路之北,洙水桥南。坊因桥立,桥因水建。洙水,本是周代因排洪护城而修的一条小河。故老相传,这条河为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同时,派人所挖,意在割断风水,令儒家始祖孔家绝子绝孙。殊不料这河反而给孔家带来了“风水”,孔氏风脉因此而兴,而秦不过二世而亡。因此这条流经“圣人”墓前的小河,含了灵气而成“圣脉”,被后世誉为“灵源无穷,宜与天地共长久”。为此,修了精致的桥与坊。历代都精心浚修洙水河、桥,每有浚修,都立碑碣以记。以至现在桥之南北,碑记种种,有琳琅满目之感。
越过隆起颇高的石拱桥,桥北东侧有一方正的四合院,名“思堂”,为当年祭孔者更衣之所。此院之东,邻接另一小院,为当年祭孔宰杀牛羊猪牲禽之所。这个地方有一名称,叫“神庖”,意为“圣祖神灵的庖厨”。洙水桥北,过绿瓦三楹的高台大门“挡墓门”,甬道两旁有四对巨型宋、清代石雕:华表、文豹、角端(又名獬豸)、翁仲。华表,又名望柱,为神灵通天的标志,或建于“上天之子”的帝宫所在以表神灵威权天授的天子所在,或建于墓前,以导墓主神灵归天或从天上认华表而降人间享祭。按明清礼制,只有二品以上朝廷命官才能享受墓前立望柱与石虎石羊石马石人全套石仪的资格。这里的华表与孔林内的其他华表形制有别,不是带云板,而是直插云霄。这意味着“圣人之灵”径入天门。文豹,为传说中的神兽,神通广大,形象如豹,长尾双翼,传其性情温顺,笑容可掬,孔子在世时常奉左右,捧书托简。角端又名獬豸,也是想象中的一种神兽,头生一角,肋生双翅,能日行一万八千里,通四方语言,明方外幽明之事,可知过去。翁仲,是一对石人,职分文武,为坟墓守护神。翁仲本姓阮,为秦时将军,身高丈三,英勇善战,当年秦始皇曾命他击匈奴。死后铸相立于秦咸阳宫司马门外,期能以神灵之勇保卫宫室安全,不受鬼物相扰。后被引为坟墓守护之神。武翁仲之外,又衍出文翁仲。甬道正面为享殿,享殿供有孔子木主(即牌位),以供平时祭享之用。
享殿后为孔林的核心所在:孔子墓。墓作“马鬣封”封顶,隆若马背,为一种特殊珍贵的筑墓形式。墓周以丹垣环卫,墓前有巨碑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碑为明立,书出明正统八年黄养正之手。墓前石台,初为汉修,唐改以泰山封禅石筑砌,清乾隆时又予扩大。
我们参谒了孔子之墓,又观瞻了孔子之子孔鲤及孔子孙子子思的墓。孔鲤碌碌无为而早逝,子思则学业有成,继承孔子学说而有所发挥,作《中庸》一书阐发儒家观点,孟子即从师于子思门下。随后观览了孔子弟子子贡的守墓庐所在“子贡庐墓处”,对这个弟子的尊师之举,深为叹慨。古人诚心正意,有此守师墓六年之举,现在道德浇薄之徒,连父丧不奔者亦有,两相对照,真有天壤之别。
孔林面积广大,若不是在孔林执勤的警察陈军警司以巡道小警车送我们巡览墓区,光到我们想拜谒的孔子六十四代孙、清初著名剧作家、《桃花扇》作者孔尚任墓,就够我们走半天了。
孔尚任墓在孔林的东北部,墓前巨碑圆顶螭首,碑书孔尚任官名与号:“奉直大夫户部广东清吏司员外郎东塘先生之墓”。
由孔尚任墓向西,有一座上书“鸾音褒德”的墓坊,坊后为清代乾隆皇帝的女儿于氏之墓。于氏下嫁孔子第七十二代孙、衍圣公孔宪培,“毓德高门,联姻圣胄”,死后极尽哀荣,葬仪隆重,墓前有石仪全套,颇为精致。
坐在车上巡视孔林,听陈军警司的介绍,对孔林墓葬略有了解:孔子墓居中偏南,其后世子孙依次而葬。战国时期的墓葬多在孔子墓周围;汉代以来墓葬在孔子墓西北东北两处。唐宋、金代时期墓葬则在孔子墓北与西侧。元明两代墓多在林内西部和偏西北地带。清康熙以来的墓葬,均在清代增扩的林地内,位于林内东部、西部和北部。中部空闲地区有少数明、清墓葬。其嫡长子孙墓葬,大多有有墓碑、墓表,明代以后的嫡长子孙,被封衍圣公,墓葬均有石仪、享殿,少数还立有石门、石坊等建筑物。林内现存历代石仪有85对之多,墓碑4003通。
我们参观孔林是在微雨之中,但见孔林松柏蓊郁,古木参天,碑石如林,石仪成群,累累墓冢,构成一种特殊的景观。这是人类中一个家族的墓地,有十万多人安葬在此,有十万多个灵魂长眠于地下,让人不由为生命的繁衍培育的伟力感佩,又为生命在历史长河里的短暂而喟息。当我们巡行在孔林中,若不是那些石仪与墓碑,我简直忘了是行进在一个墓林里,而以为是置身在一个优美的公园里:形态优美的橡子树又叫胡树,富有诗情画意,宋代楷林,最大者树高五六丈之奇,树粗须三人合抱,那狭长的绿叶,色作浅绿,明绿可爱。桧、柏苍古,如龙如虬,而槐、榆、楸、柞树,生机勃勃。还有朴树、栾树、枣木、桑树夹杂林间,连同女贞树、樱花、杨柳、枫槭,使树林顿有了变化与层次感,再加上菊花、半夏、柴胡、太子参、灵芝等草本植物,使孔林变得草木丰茂起来。据统计,孔林有4万2千多棵乔木,加上灌木与草本植物,这里简直就是一个森林公园与植物园。难怪当年郭沫若前来参观,赞誉这里为“很好的自然博物馆”。
我们从孔林出来,回来复经洙水桥,看着春四月,樱花纷披如雪,柞树新芽催陈叶,绿萌枝柯,黄叶飘零。南望高高的林墙间土墙,草木蔓生,透着一种鲁国故城的历史感,回首北瞻,挡墓门内,是深邃幽秀的甬道,生命无声长眠于斯,诉说着时间的无情。俯视桥下,碧草如茵,流水潺潺,想着孔子当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真是百味杂陈,难以言说。思如飘风,难以静息。记得德国诗人、剧作家席勒写有一首名为《孔夫子的箴言》的诗,用德国人的智慧与语言,解释着他对孔子对时间的这句千秋箴言:“时间的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而来迟,/现在像箭一般飞逝,/过去永远静立不动……”“你若要作一个聪明幸福的人,/走完你的生命的路程,/不要把飞逝的现在当友人,不要把静止的过去当作仇人!”
不要把现在当朋友,现在很快将离你而去,背叛你,不再回到你的身边。不要把过去当仇人,誓不两立,应该把过去当作朋友,多多聆听历史的发言,它会给你许多时间的忠告。
——这,应该是席勒告诫我们的意思吧?
看到了有这么多人一代代地躺在这里,把历史的长河湮没生命这一简单的道理,用如 此形象的方式,表述给心灵听,从孔林这里出去,我们应更懂得向死而生:学会如何支配我们有限的人生。
生命就在呼吸间。
我们的每一刻生活,都在书写自己的墓志铭。

原始链接:http://www.kmzx.org/lvyou/ShowArticle.asp?ArticleID=364
转自:35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