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孔林

[游记]孔林

2008-05-22    163.com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孔林--山东旅游(孔孟之乡之四)

孔 林
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
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将他葬在鲁城北泅水之上,开始“墓而不坟”。从
秦汉时始筑坟,南北朝时植树六百株,宋宣和年间造石仪,元至顺二年(1331
年)建林墙筑林门,明洪武十年(1377 年)、永乐年间两次扩大孔林,明弘
治年间修驻跸亭和享殿等,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 年)将孔林扩大为三千亩,
雍正八年(1730 年)大修孔林,重修了各种门坊。
孔林作为一个氏族的墓地,两千年内没有间断,是研究丧葬风俗演变的
绝好典型。
·神道·
从曲阜旧城北门通孔林的大道,名叫“神道”。孔氏家族的人死了,都
可以埋葬在孔林里。送葬时沿着神道进入孔林。
神道两边,古柏夹峙,道路上有一座“万古长春”石坊,坊之旁有方亭,
立“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神道”碑。
这一条过去只有送葬和祭把才有人走过的古道,如今已成了旅游的“热
线”,人来车往,终日不绝。其中新兴起的仿古旅游马车,由身着古装的车
夫,赶着马车拉着游人走过神道,别有一番情趣。
·林门与林门会·
神道的尽头是孔林大门,俗称“大林门”。门前有始建于明代,重修于
情代的多层斗拱木制牌坊,正中有“至圣林”三个金字。进入孔林大门,通
过甬道,前面有一洞深逢的拱门,拱门上方刻石匾“至圣林”。
每年清明节与农历十月一日,这里有传统的林问古会。传说明永乐二十
年(1422 年)初建林门,各地孔氏后裔,凡到孔林上坟的都要出入林门。由
于孔林祭典仪式隆重,不仅各地孔姓来上坟的人不断增加,当地和外地来观
看祭典的人也越来越多。路远的当天不能回家,周围便兴起了茶水、小吃、
旅店等临时服务行当。以后又有打渔鼓、说书的活动加入进来,渐渐地每年
清明和十月一日扫墓的日子便形成了例行的传统古会,俗称“林门会”。
林门会会期最初只有一天,后来延至三到五天,赶会的内容重在买卖,
会上货物俱全,小吃极多,只有骡马不得上市,这是为了表示对孔于的尊敬。
其他演剧、马戏、说唱都在会上设场,到会人数一般有十万之众,盛时二三
十万,有“全国第一大会”之说。会场从前在林门两侧与神道两侧,近年恢

复的林门会,为保护林道古树,迁在城东关举行。
另据孔德懋回忆,当年春节以后,也有一次林门会,因为主要是卖曲阜
当地产的纸花和绒花,所以也叫“花市”。
·甬道石雕·
进入孔林,雨道两旁有许多石雕,依传统风俗解释,它们各有名字,各
有用处。
有一对石兽名叫文豹(亦称麒麟)。传说他们性情温顺,笑容可掬,和
蔼可亲。孔于读书时,它们侍立两旁作陪,还能捧书、研墨。
另一对石兽名角端(又称獬豸)。头上长一只角,匍伏在地。传说它们
的本领极大,通幽明之事,懂八方语言。孔子周游列国时,由它拉车,既是
很好的谋士,又是很好的翻译。
有一对望柱,它们与孔林中的石雕华表有明显的区别。望柱与华表的形
状都是石柱,但华表中间挂云朵,望柱却直插云端。两种石雕的作用倒是一
致的,都象征着通往天门,是亡灵升天的必由之路。
一对石人,一文一武,分别称为“文翁仲”与“武翁仲”。相传,翁仲
本来是秦始皇手下的一员武将,本姓阮,身长一丈三尺,异于常人。秦始皇
命他出征匈奴,作战十分英勇,所向披靡。死后铸像立于咸阳宫司马门外。
此后便通称铜像与石像为“翁仲”,用来守墓多雕文武二翁仲。现在,翁仲
成了墓前石人的专名。
·孔子墓携子抱孙·
在孔林中,孔子祖孙三代的坟墓葬为一组,成“品”字形,孔子、孔鲤
的墓在后(孔子墓在右,孔鲤墓在左),孔极墓在孔子、孔鲤墓前方。这种
墓葬形式俗称“携子抱孙”,意思是,孔子领着儿子孔鲤,抱着孙子孔伋。
孔子的儿子生于公元前533 年,当时的鲁国国君昭公派人送两条大鲤鱼
给孔子,表示祝贺,孔子为了纪念这件事,为儿子取名鲤,字伯鱼。孔鲤卒
于公元前483 年,早孔子四年去世。因为他名鲤,后人多不吃鲤鱼,或者避
讳,称鲤鱼为“红鱼”。
孔子的孙子名伋,字子思,生于公元前492 年,卒于公元前411 年,一
生勤奋好学,作过《中庸》,因此,元代至顺元年(1300 年)封他为述圣公。
祖孙三代中,唯独孔于的儿子孔鲤无所建树。后人据此编了一个幽默故
事:孔鲤对父亲孔子说:“你子不如我子。”意思是,你的儿子没有作为,
我的儿子有作为。反过来又对他的儿子孔鲤说:“你父不如我父。”意思是,
我的父亲是圣人,你的父亲是凡人。
这大约都是因为祖孙三人的墓葬在一处,后人联想当时的历史而编出来
的故事。但是,这种“携子抱孙”的墓葬形式对后人却有实在的影响。
·子贡守墓·
孔子墓西有三间屋子为“子贡庐墓处。”
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卫国人,是孔子的高徒之一。相传,孔子病危
时,子贡在外经商,没有及时赶到,孔子思念子贡,不停地叨念他的名字,
侍子贡赶到,孔子临终说:“赐也,来何迟也,来何迟也!”子贡觉得对不
起老师,别人守墓三年离去,他在墓旁再守三年,一共守了六年。

这个故事是感人的,这个故事中所说的守墓风俗,在中国流传也是相当
久远的。
·神秘的蓍草·
孔林里有一种野草,名叫蓍草,开白色小花,茎直,用六经里的易经算
命时,要用蓄草摆卦。从前迷信,说用蓄草为人算命的先生算得最灵。哪个
算命先生面前放着一把蓍草,就表示他真正懂得算命的深奥,顾客就多。因
此,许多远地的算命先生,都亲来或托人,千方百计要把蓄草弄到手。
现在人们不再迷信,但因为从前蓄草有那么一段神秘的历史,今日的旅
游者也多愿取几株蓍草作个纪念。

分享(?)

评论(?)

分类:山东旅游

?次阅读

2006-08-17 18:29

转自:http://blog.163.com/sjg1234169/blog/static/435266200671762925034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