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凭吊曲阜孔林100篇游记之 013号 |
[游记]凭吊曲阜孔林100篇游记之 013号 |
2008-06-27 sina.com.cn |
凭吊曲阜孔林 2003/04/12山东曲阜(世界文化遗产) 木坊高森森,冢园野花芬, 十万孔家墓,风雨有后人。 占地三千亩,残碑斜草深, 洙水桥边树,无冠枯余神。 皇女土梦寒,朝官骨犹存, 无尽野林里,处处石麒麟。 唐宋元明清,细载百朝文。 孔家又人亡,白幡一处新, 双双灰喜鹊,乌鸦不曾闻。 凭吊不悲窃,只壮中华魂! 孔林是世界罕见的家族墓地,占地3000亩,有10万孔家本家人的坟墓。历尽两千年这大型墓地保存完好,是因孔子思想成了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被历代推崇。所以在曲阜的孔庙、孔府、孔林历代都受到保护、修缮和扩建。明清时是修缮和建造孔林建筑比较多的朝代,修建围墙,增植树木。至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将墓地扩至 2平方公里,并赐银重建了高约 3 米、厚约1.5米、长达7公里多的砖砌围墙,形成现在的规模。 孔林坐落在曲阜市区, 一个巨大的牌坊开在市区主要街道上,上书“万古长青”,林门前为长达1266 米的神道,南与曲阜北门相连。神道平直,两侧桧柏夹侍。进入牌坊到达孔林还有很远的距离,沿途都是些买古玩纪念品的小摊,我们一些人因为手机啊烟啊等一些小物件没处放,都买一个民族小布袋挎着,五颜六色,很是好看。 介绍孔林的金属牌立在进门不久的右侧。孔林里有各种树木1000余种,有不少奇怪树种,当地人都叫不上名字,说是孔子的弟子为了敬仰孔子,在天下四方采集名贵树种植于墓地。所以孔林又是天然的植物园。 因正值春日,墓地从脚下望开去,远远的尽是蓝色小花,给人一种圣洁的感觉,沿石径游之,总无尽头。我们走辽一段时间后发现太深远啦,逐乘林内小游览车沿林中曲径慢慢游览。 导游介绍说,孔林从没有乌鸦,相反喜鹊很多,原因不清楚。 古老的松林笼罩着这无边的墓地,大的墓有几米高,小的墓被深深的蒿草掩盖着,快看不见啦,我们弓下身子朝里看,墓地看不到尽头,这些墓葬有春秋墓葬,有秦汉墓葬,一直到今,反映了我国不同朝代的墓葬风俗。 “深深的野草里面到处是斜倒着的残碑,大中小的墓碑都有,“断碑深树里,无路可寻看”。我们真的没有时间考察墓碑上的文字。其中有不少历史上书法大家的题字碑刻,所以孔林又是名副其实的碑林。我不懂书法,只见那些碑刻很古老的。孔林原有碑刻5000余通,后来为保护的目的,少部分移入孔庙。 凡墓前有石马等动物排列的,是死者生前为官或名人或对孔家有贡献的人,我们在游览中发现不少墓前有排列整齐的动物石像。有的动物石像残缺不全,风化严重,显示了沉重的历史感。 我们以为偌大个孔林,孔子的墓肯定是十分的巨大,震撼人心的,当我们走到孔子墓前时,发现孔子墓没什么特别,只是一个高高的大土丘,孔子两个学生的墓排列在两侧。孔子墓文革期间曾被挖开,无任何宝藏,相反被挖的其他墓却出土部分文物。孔子的墓在孔林偏南,目前有三座并排石桥,桥前有四柱三间牌坊,牌坊额为“洙水桥”,导游告诉说那是宋朝宰相严嵩所题,我们看了半天都不认识第一个字。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023cf70100036e.html42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