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苏杭,别样的天堂-京杭大运河游记 面对已经流淌千年的京杭大运河风景,我仿佛更多地体验到了伤感和惆怅。我本人对做任何事情都不消极,但不知何故,在越接近运河终点,我的思绪越加复杂。 京杭大运河水,从苏州缓慢南行,待通过浙江嘉兴后,就离江南运河的南端终点杭州不远了。想到江南早春二月萌动的春意和西子湖畔绿柳清芽的疏枝婀娜之姿,总不禁令我心驰神往。 大运河的江南段运河水主要来自苏州,流入嘉兴的“杉青闸”,这便是一处创建于秦汉的著名堰闸,用以调节运河水量。嘉兴的南湖还是“中共一大” 的诞生地。嘉兴历史文化十分悠久,早在六七千年前,在这里就孕育了长江下游早期的新石器文化——马家滨文化。隋代开凿江南运河穿嘉兴而过,滋养着这一沃土,使之日趋繁荣富庶。近年来,嘉兴全面发展工业经济,与无锡、苏州、杭州地区共同构成了“锡、苏、嘉、杭工业经济带”。城市的快速发展,很快就衍变成了新移民的乐园。嘉兴的新城路网错综复杂,这让我们问路找运河都成了难事,而不争气的GPS导航系统偏偏在这节骨眼上不灵了。于是,大家放弃了购买嘉兴特产(粽子)、放弃了南湖游览,展转一个小时,最终在交警同志的帮助下才找到了大运河,取到珍贵的运河水样。 到底是富庶一方的苏杭地区,从去往杭州方向的“乍嘉苏高速公路”就可见一斑。高速路况优良,并且是少见的有风景的高速路段。一路上,赏尽了公路两侧的水乡风情的浙东北小康民居,遗憾的是高速公路无法拍摄任何影像作品。很快,车行至本次“运河之旅”的最后一所城市——杭州。 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古桥——拱宸桥 杭州,也称为“武林”。三年前与杭州的一面之缘所留给我的印象是:杭州,这个坐落在山水画卷中的城市,是一座来过还想再来的城市!只可惜这座成熟的旅游城市、时尚之都的交通拥挤状况可与北京比:一样的车水马龙、路况拥挤,同样的躁动喧浮。当放弃了对这座城市的所有好恶之后,便又满怀幻想地奔向新的目标——杭州古运河广场。运河广场在杭州北城区,在古运河上就横亘着百年古桥“拱宸桥”。 拱宸桥是我们此行沿河见到的最后一座古桥,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后经清顺治、康熙、同治等几次重修,文献上认为拱宸桥就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标志。拱宸桥为三孔式石拱桥外观,其三个孔洞环环相交,桥垂直高度为7.8米,外观优美,如处子般巍立于江南古运河上数百年而无缺。大运河从北端到南端,保留得最多的就是古桥:从通州张家湾桥到杭州的拱宸桥,不计其数、规模不一,形式多样的古桥是运河文化中最为丰富的一部分。桥,是聚集、浓缩生活场景的场所。在这里,拱宸桥也被称为“谈爱桥”,桥面上凿有石质座椅供人休息,每到日落时分,人们会在桥上观赏夕阳和大运河上来往的船只,情侣们则在桥上柔情蜜语、谈情说爱,好不惬意。 拱宸桥的桥拱很大,在古时,船只通常都很小,这跟很大的桥拱实在不成比例。但几百年过去后,现在即使是一千吨的铁驳船仍可顺利通过这座百年古石桥,可见修建者的远见。拱宸桥的桥头修建有仿古亭,内有石碑,碑上镌刻着该桥的修建和历史。现在这里已经成为杭州市民纳凉休息的场所。 饮茶在杭州并非有钱人的专利,茶和风景对每一个市民都很是公平的。京杭运河博物馆旁临运河的一处古色古香的茶楼吸引我注意的,是那里一条令京城爱茶者吃惊的招牌:“早茶一元”!看来杭州不愧饮茶爱茶者的天堂。不觉中,我已幻想着置身楼中,面向运河饮茗、赋诗,还不用担心兜里的银子,那是何等愉悦! 在拱宸桥下,京杭大运河的终点,全体队员每人都取了一些大运河水样,八个人,刚好凑满一瓶。我们将把沿途各地所取的十八瓶水样带回北京永久保存,是为纪念。 我们没有急于在西湖边或古运河边品茗,却在游览杭州西溪湿地公园后,乘车去了坐落于杭城边际的山岭中风景如画的——龙井村。此行,不是为饮茶,不是为行程,而是为吃饭,是为运河活动终了后的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