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台儿庄之行 |
[游记]台儿庄之行 |
2008-02-09 yculblog.com |
台儿庄之行 完成作品犹记浴血台儿庄 7月22日至7月25日:枣庄、台儿庄、徐州 周日下午上班的时候,桌上堆了周五以来三天的三大叠报纸。把这些报纸快速地翻一遍似乎是每天上班工作前的必修课,更何况我在人民的第一篇文章就藏在这些报纸中的某一张上。可是,随手翻开一叠,看见的却是程思远先生的讣告。那一刻,我的确镇住了。我那篇关于台儿庄的文字里面有好几处提到了程思远,而在去台儿庄之前翻看资料的时候,我还一直把“程思远”三字误为“程思危”,心里在嘀咕着程思危和台儿庄大战有什么关联,为什么要跑去题碑文? 两篇和程思远相关的文字就这样突然而无征兆地出现在一起,是不是因为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巧合? 那么,说一说这次的台儿庄之行吧,毕竟是我的第一次外出采访。 去之前,电话打了不少,从市委宣传部到区委宣传部再到纪念馆都没有联系上说话能算数的人。于是22日晚上手里攥着一纸介绍信就出发了。打电话的过程中发现某些地方的机关在下午2点之前是绝对不会有人上班的,在2点之后的上班时间之后也未必有人值班。大概因为这次采访是我们要去而不是他们邀请的,所以无人接应也就正常了。 上海火车站晚9点出发,睡在上铺,迷迷糊糊地听见乘务员叫,翻身起床背着包下车,凌晨4点多到达枣庄西站。这的确是一个小站,从一道小门出,忘了有没有人检票。一出门,外面叽叽喳喳地围着一群司机,不停地问去哪里,要车不?后来上了一辆出租,我暗自庆幸起步费低,不过3元,因为据说出租车票是不能报销的。坐在副驾驶的座位上,司机又招呼另一个人上来。车开出去,转几个弯,两旁的房子变得稀少,似乎驶向城外,外面还基本上没有行人,我突然担心,万一碰到歹人怎么办?不由地把手机拿出来捏好,问还有多远?准备随时拨110。司机说还有一顿,过了前面这条马路就到了,这时候车已经驶上了一条疑似高速公路,笔直的路通向前方,雾气尚存,似乎没有尽头。第二天我重新经过这条路时才发现它的确够长。幸好后面坐着的那人没什么动静,和司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汽车很快地从一片开阔的新区中间穿过,旁边的几栋有气势的房子据说是市委市政府等机关,这时候我已经发现出租车的计价表上的数字已经不小了。下了疑似高速,司机说快到了,周边又是一片矮矮的房子,拐弯拐弯……当车子停在据说是当地最高级的一家酒店门口时,我的心才彻底放下来,这时候是凌晨5点。 我后来知道,枣庄西站是在枣庄市下属的薛城区,而当时我们穿越了半个枣庄市到了枣庄老市区。相对于半个小时内的心理惊吓,出租车费还不是过于惊人。 在酒店的大厅里坐了几个小时,买了一份地图,看了看当地的日报,在里面吃了一份自助早餐。然后去市委找人,没找到,因为是周六,没人上班。中午坐上汽车,在乡间公路上奔波了1个半小时,到达台儿庄区。公路两边长满了尚未结出玉米穗的玉米,绿油油地一大片。在台儿庄内的一家酒店安顿下,据说是星级酒店,但是我看连学校南区后门的那家前万安招待所也不如,自然价钱也便宜。 中午居然又是一顿自助餐,或许当地酒店此时盛行自助餐?草草填了肚子,上楼睡了一觉,下午2点半,去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凭介绍信“逃”掉了门票。 关于参观和感想在写的文章里已经有了,这里说说在台儿庄遇到的小事情。市内好像没有出租车,有的是人力和机动的三轮车,算是价廉物美,10元钱估计就可以绕城一周。这里的红绿灯时间指示不是数字型,而是一个红色的梯形,梯形由上至下一层层降低,等全部消失了,那么时间就到了。整个枣庄市的房子都非常矮,普遍不超过6层,据一个司机说,这时因为地底下在挖矿,所以地上的楼不能造太高。当天晚上住在酒店里,隔一会有电话打过来,说要不要“服务”,最后把电话线拔掉了,走的时候也忘记接回去 第二天大雨,上午去台儿庄内的清真寺参观了一下,再去纪念馆拿了一点资料,然后去车站坐车。算我运气好,赶上了一天两班至徐州的汽车。12点半到达徐州,汽车站和火车站就在一起,买了一张当天的票,只是距发车时间还有10个小时,只是是无座票。 在一个我完全陌生的城市里,我度过10个小时,看完了带去的一本南方人物周刊和在上海火车站买的最近一期南周。上车后补了卧铺票,躺在车上发了几条短信。第二天6点多回到上海。就此,流水帐结束,我的采访本上留下了一个台儿庄的邮戳。
|
转自:http://littwest.yculblog.com/post.888512.html70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