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2007金秋山西游记天街小雨 |
[游记]2007金秋山西游记天街小雨 |
2008-01-17 topzj.com |
[原创]2007金秋山西游记 2007金秋山西游记 曾经因拍摄了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和电视剧《乔家大院》而在全国出了名的山西大院文化,确实让我神往了多日,当自己真的迈进这乔家大门的时候,仿佛觉得自己同时也迈进了那一部部电视电影作品当中。青灰色的砖墙、精致的庭院、简洁大方的室内陈设,都让人们亲身体验着晋商家族的点滴生活。 在大院里,每处屋檐上至今依然悬挂着十分醒目的大红灯笼,这是拍摄张艺谋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之后留下的布置。欣赏着眼前晋商的发祥地,追忆着电影里出现的一个个情节,每个小院好像都有着自己的故事,一个个小院的走着,也在回想着:这里是电影《大红灯笼》中四姨奶奶的闺房,这里是三姨奶奶清晨唱戏吊嗓子的楼宇,上面的小阁楼是三姨奶奶最后被处决的地方……一个个场景就这样在眼前被串联起来。真是入得几分神秘,出得些许怡然啊! 据当地的解说员介绍,当年准备拍摄《大红灯笼》之时,老谋子最前挑选的拍摄地点并不是乔家大院,而是庭院更大的王家大院,但是后来因为王家大院要求剧组先交10万元的场地拍摄费用而最终告吹。而乔家大院没有要分文的拍摄费用,唯一的条件是,在不损坏任何环境、设施的条件下完成了电影的拍摄。结果,没想到《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国内外一炮走红,作为拍摄场地的乔家大院也因此引来了几倍多的各地游客到这里参观游览,真可谓是双赢之举的一则佳话。 平遥古城原为夯土城垣,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前827年~前782年)。凡是走进平遥城的人,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要登上这古城墙,欣赏一下平遥古城的全景。这里的城墙、房屋都是青灰色的砖瓦建筑起来的,色彩上没有丽江古城那样绚烂多彩,而是十分单一。不过,在平遥古城里,到处都可以感受到那一种传统的气息,那灰色的瓦、灰色的墙,还有土里土气的原始味道。 在平遥城内,有很多清朝末年的民居、寺庙建筑、街道铺面等等。清明一条街算是平遥古城里比较繁华的地带了,也是古城的中心地带,在街道两边的小店铺里更是摆设着琳琅满目的特色产品,常常让来到此地的游客们爱不释手。 值得一提的是,旧时的平遥城是票号、富商的汇集地,引来游客最多的地方便是全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在这里,栩栩如生的蜡人模拟出当日晋商之间汇通的忙碌场景,房间里挂着的被后人发现的银行密码辞令,更是给这里增添了些许精明与神秘相结合的韵味。 平遥古城是中国迄今为止难得保存完好的一座古代城池,这里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以及庙宇等等建筑,都基本维持着与原来的建筑格局和风貌特色。也因此,慕名而来的除了中国游客以外,还有很多的外国游客,在街道上漫步的时候,会时不时的看到有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从身边擦肩而过,又或者会看到他们中的有些人正在小院里认真的洗菜做饭,好一幅其乐融融的古朴生活画面呢! 在曾经游览过敦煌的莫高窟、河南的龙门石窟和四川的大足石刻之后,如今终于来到了山西的云冈石窟,由此完成了自己游历全国著名石窟艺术的旅程。石刻艺术的产生源于中国古代对佛教的宣扬和发展,不论是莫高窟还是龙门石窟,里面的作品几乎都是关于佛教文化的发展历程,当然,眼前的云冈石窟也不例外。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据解说员介绍说,这里一共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而且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 早期的代表作品是“昙曜五窟”,具有磅礴的气势,以及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也因为布局设计严谨统一,而成为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而中期的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为世人所知,显示出的是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至于晚期的窟室,则多是规模较小,不过人物形象倒很清瘦俊美,成为了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起源。 站在这样让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品面前,仿佛自己也能够被感染上一种艺术气息。流连于壮观的石窟之间,流连于古代智慧与宗教文明之中,流连于这般巧夺天工的精品成就,自己的思想无疑也是经历了一番与古人的心灵对话。 来到山西的恒山,就一定要到悬空寺去看一看,因为悬空寺一直以来都被列为是北岳恒山的第一奇观。从前自己就曾在书里读到过古人写下的,关于感叹悬空寺之奇特微妙的咏卷,比如明代的郑洛就曾诗云《过悬空寺》,以此来描述它的独特: 石壁何年结梵宫,悬崖细路小径通。 悬空寺创建于北魏后期(大约为公元471——523年),距今已经有1400多个年头了。现存的建筑是明、清两代修建后的遗物。悬空寺背西面东,远远望去,就像是镶嵌在一幅巨大屏风中腰的一尊精巧、别致的玉雕一样。悬空寺的寺门朝南,寺内一共有楼阁殿宇40间。它的楹联上这样写道: 蕴毕昂之精,霞蔚云蒸,万丈光芒连北极; 悬空寺的南北各有一座三檐歇山顶,危楼耸起,对峙而立,从低向高,三层叠起。寺庙中的六座殿阁,相互交叉,中间由栈道相连,高低相错,所有的木制楼梯曲折迂回,参差有致,高下错落,虚实相交,构思布局可谓是“错综而不合零乱,交叉而不失严谨,似虚而实,似危实安,实中生巧,危里见俏”。 走上悬空寺,栈道楼梯会不时的发出“吱吱咯咯”的声音,自己的心情也跟着变得既紧张又喜悦。紧张,是因为这寺庙建得实在陡峭,过道很窄,楼梯也很窄,几乎只能允许一人独自行走,所以登上悬空寺的路线都是单行的,这样游人们避免了相对而行的恐惧;喜悦,是因为自己可以亲自踏上这千年以来的奇特建筑,可以在交错而又不失严谨的庙宇里,身临其境的感受着它无以伦比的魅力,感受着古人的伟大智慧。 在悬空寺内有很多塑像,其中包括各种铜铸、铁铸、泥塑、石雕像等,一共约有80尊。三圣殿里的释迦、韦驮、天女等塑像,更是形体丰满,神态感人,称得上是悬空寺内彩塑中的佼佼者。然而最为特殊的,可要算是地处悬空寺最高层的三教殿了,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释迦牟尼、老子、孔子的塑像共居一室,十分耐人寻味。因为在中国,佛教、道教、儒教始祖能够同居一室,实在是不可多见的场景。 经过自己亲自走遍了悬空寺的每一个角落之后,才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明代汪承爵笔下 “跻攀真不易,遥望意无穷。”的深刻含义。结束了悬空寺的行程,也算是给自己山西之行化了一个非常圆满的句号。
|
转自:http://103.book.topzj.com/thread-47785-1-1.html18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