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的泰山之行 |
[游记]我的泰山之行 |
2007-07-16 sunboke.cn |
我的泰山之行 人说五岳归来不看山。这些年四处奔走,也看了大大小小、有名无名的一些高山峻岭,但被人们推崇备至的五岳却从来未曾涉足。这次出游,很想一睹尊容,于是第一站便选择了泰山。临行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对乘车路线、车次的合理安排,什么时候走,什么时候住,安排的井井有条。以前出行,多是因公,纵然也游历了一些山水,但均不是正式出游。目的就是游玩这还是第一次,而且是一个人出行,所以一切必须妥当。5月11日早火车由徐州开出10点多便到泰山。先是坐公交车到达岱庙。岱庙,又称“东岳庙”俗称“泰庙”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它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采用帝王宫城式建筑的祠庙建筑中规格最高。一到岱庙心情立刻好起来,不知怎的也许是和自己对古代的东西有一种特殊偏爱的性情有关。岱庙正东便是上泰山的通道,所以在这里住宿还是很合理的。于是选了紧挨着岱庙的一处叫做御座宾馆的住了下来。这里虽不是泰山最好的宾馆,但条件很好,属于花园式宾馆,住起来很舒服。据说当年乾隆来泰山曾在此休息,因此得名。稍做休息下一步便是行程的具体安排。向一些当地人打听登泰山最少要8个小时,如此算来从泰山回来定然是天黑了。所以先去了岱庙。游岱庙算是泰山之行的一个序曲吧,有时候情绪也是需要感染和酝酿的。 岱庙始建于汉,几经修缮扩建,如今已是宫阙重叠、亭台楼阁、古木参天、碑碣成群。当时观之真是万千气象。如今想来有两处到是颇有意思的。我在参观时,恰一个旅游团从身边经过,导游饶有兴趣地介绍说一次一个旅游团在此游玩,竟看到从树上掉下一条鱼来,甚是惊奇。原来岱庙树木繁多,是很多鸟栖息的地方,其中有一种鸟叫鹭鸶,是食鱼动物,是它捕到一条鱼衔回来,结果掉了下来。故事未必真实,但从导游先生的嘴里说了来,惟妙惟肖、妙趣横生。这时导游先生又提醒大家小心炸弹!说时迟,那时快,一位游客还是应声中弹了,却原来,是成群的鸟的在此栖息,不时的就要“方便”一下,一不留神就会被命中,看来游岱庙还是一档危险的营生呢。 在岱庙东御座的一幅楹联,引得自己伫立许久。东御座位于汉柏院北,原为清代皇帝驻跸之所。院内殿宇毗连,步廊环围,正殿内按清宫设置作复原陈列,有龙墩、龙椅、立柜、方桌等紫檀古木家具及各种大理石花饰挂屏。这幅楹联写到:岂为天下奉一人,唯以一人治天下。细细玩味颇多深意。是啊,这是一种多么朴素、伟大而又富于智慧的价值观。《吕氏春秋》中曾写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这两句的意境竟是如似的相同。这幅楹联道出了我们应如何看待权力,如何使用手中的权力。过去的皇帝讲皇权神授,讲自己是天子,是在传达上天的旨意。但同时也强调了视百姓为子民,要爱民如子,讲要泽被苍生。我们过去讲三个有利于、讲三个代表,还是今天讲八荣八耻,我想都有一个如何认识手中的权力的问题,认清了,做到了,有利于社会,有利用于百姓,否则一切便都将是形式主义。这幅楹联里揭示的道理是值得思考的。 山大神仙多 在岱庙看着点参观。大于12点半,岱庙出来直奔泰山。步入泰山那一刻,马上对它产生了好感,果然不愧为天下第一名山。层峦叠障、苍松翠柏、清溪小榭、摩崖石刻,松涛阵阵、鸟啼啾啾。。。。对泰山的第一印象是山大神仙多。什么东岳大帝、眼光娘娘、观音菩萨、药王、财神,一路走来多有拜神者。这些为泰山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我是不拜神的,但每到一处神庙,总喜欢看一看神的仪容,并试图走进一个拥有过去、现在、将来的神的世界。其实每一位神也许都是人的一种想法、一种企盼幻化来的。比如财神是人们对金钱的渴求,比如药王是人们对疾病的恐惧,比如送子娘娘是人们对无后为大的虔诚。我们常说魔自心生,其实神谓尝不是心生的。由此看来人是不缺乏造神的能力的,但可惜的是人能造神,却多不能造就自己,不知自己是主宰自己的最伟大的神。 煎饼卷大葱 在泰山心情是放松的,基本什么都不去想,只是偶尔想一想女友,给她打了几次电话,也没信息,于是真的什么都不去想了。只是顺着山路一路攀登。走了不久便看到路两边卖吃的东西,竟然有煎饼卷大葱,而且还冠以泰山名小吃的名头。这可是自己儿时很喜欢吃的东西。于是毫不犹豫买了一个边走边吃。味道果然很好,真是有点乐不可支。心里有说不出的甜美。这份喜悦是发自内心的。过去诗人们或修行的人讲真我境界,现在的人讲个性渲泄,说直接一点就是想活出自己来,不去掩饰,不去伪装。煎饼卷大葱,虽然好吃,但并非最爱。心里一直挥之不去的是家乡的菜包。几张白菜叶,摸上酱,放上葱,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放一些香菜、青椒,有的时候还会放一些芝麻,放上小米,包起来,捧在手里,便可以大吃起来。不必有菜,一个菜包什么都有了。可以一边吃一边喝米汤或红茶,还会啃干巴咸菜。真的太美了。那是从小吃到大的东西,现在一年也吃不到一次了。这几年天南海北的漂荡,也吃了一些所谓的珍馐美味、特色一绝,但心里还是割舍不掉儿时的种种情节。无论走到哪,依然要吃葱,依然想着菜包。 会心的微笑 五一旅游的高峰虽已过去,但慕名来这里游玩的还是很多,都是结伴同行的。像自己这样一个人的还没有看到。登山很累,少不了要歇一下,这个时候看到最多的是微笑,是一种相视而笑。不论男还是女,老还是少,也不论是上山还是下山,只要彼此的目光有了碰撞,有了交流,就一定会对对方笑一下。这是一种心照不宣的笑。没有任何的矫情与虚伪是发自内心的一种纯美情感的流露。在这个社会这样的笑容真的越来越少见了,看来,来到大自然大家要共同寻找的不仅仅是一种身的回归,更是心的回归,情感的回归。 我对泰山的度量 坦白地讲,我低估了泰山的雄伟高大。大概是过了斗母宫,有一个票证核查处,走到这里我觉得自己的体力消耗已经差不多了,心里期望的泰山到此也应该差不多了。于是随意问了工作一人员一句“是不是快到山顶了?”工作人员笑了!这一笑,顿时使我对这座山肃然起敬起来。我以蠡测海、以自己浅薄的见识来度量泰山了。原来我仅仅走了四分之一的路程。泰山真正的风光我还没有看到。于是抖擞精神继续往上走,到了中天门,感觉自己的力气已经用完了。这时无论是前面,还是后面都有登山的人,但打听了几位都是今夜在山上住的,不下山,而自己必须连夜下山。看来同伴是没了只好硬着头皮继续走。 登到五大夫松的地方,看到几颗松树,竟也被封官。原来据说当年秦始皇泰山封禅遇雨就在这棵松下避雨,因其护驾有功便被受封为五大夫。唉,青松尚且能封候,我辈岂能任自流!留个影吧,拿出照机准备自拍一张,这时一个在山上摆摊的小姑娘看到了,她很热情,说怎么自己照啊,我给你照吧!那是一种纯朴的热情,于是在泰山我留下了唯一一张别人给拍的照片,剩下的都是自己拍的不堪入目的大头照。向小姑娘打听了一些情况,她告诉我到山顶还有一段距离,当得知我晚上要下山时,还提醒自己注意安全要小心。泰山之行,我对人的感觉很美好,无论是游客亦或是其它,总是有一种浓浓的人情味儿。 到了十八盘,自己真的已经成了强驽之末,一点气力也没有了。这里是最难登的,快十八,慢十八,不快不慢又十八,步步是台阶,而且很峭,远远望去好像挂在山上一般。在登山过程中我看到了很多老人,有跟儿女同行的,有和老伴同行的,年龄都在六十岁以上,有几位竟还是裹着三寸金莲的。但她们走的是那样稳健。在整个登山队伍中我看到的最可敬的,最从容的就是这些三三两两的老人们。他们不流汗,也不喝水,偶尔稍坐一会儿歇息。他们真的很从容,也许只有他们才最懂泰山。边登边想,他们为什么来这里呢,年青人为了娱乐、为了解压,他们为了什么呢?在岱庙的时候就见到有三位近七十的老人,农民装束都是从济南来的,专程来看泰山。看来泰山的魅力是对所有人的,没有年龄界限,没有层次高低。 到了十八盘,天公以不作美了,开始稀稀淅淅的下起雨,自己将雨具放在了宾馆里,所以只好冒雨前行了。到达南天门正好六点正。南天门海拔1500米,俯看群山,气象万千,豪情满胸。难怪杜甫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慨叹。就连孔夫子也发出了登泰山而小天的言论。不过孔夫子所到达的高度的确有限,他登的地方海拔还不到500米,如果他登到此处不知又做何感想。 可惜时间已由不得自己舒怀,粗略算了一下行程,要到八点才能下山。所以必须马不停蹄赶回去。结果留下了登泰山的一大遗憾,那就是没有到玉皇顶,那里才是泰山的顶峰,每拔1545米。也许这未必是一件坏事,残缺的才是完美的,这个遗憾为第二次登泰山创造了可能。 下山是一路小跑了,碰到全是登山的人,同路下山的人却没有。雨一直在下,虽不甚大,但路以显然滑了起来。体力已不支了,路过一处小滩继续煎饼卷大葱。走了一会,还是不行又吃了一碗面,然后继续赶路。走到中天门,迎面走来的人已经看不清面目了,继续走下去只能看到脚下一步之地了。路两边的树全隐去了。找了一处略干的地方坐下来,雨夜下泰山,真是别有一翻感觉。路上已经没了行人,静静的,闭了眼。夜幕下的泰山是那样的详和。人们都喜欢看泰山的日出,不知是否也感受到过这夜幕下泰山的美丽与迷人。不再有白日里的人流、不再有熙熙嚷嚷的声音。上山时的阵阵微风也没有了,只有小雨打在树叶上沙沙的声音,倦鸟也早已归林了,但偶尔还能听见一两声鸟叫。泰山卸去了一天的负累归于了沉静,静静的等待着迎接着另一个黎明。泰山就这样周而复始走过了几千年,多少次迎来送往,多少回苍海桑田,泰山依然这样静静的伫立着,一个千年,又一个千年。古人说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大。真是这样,雄伟的泰山千百年来包容着一切,鉴证着世事的更迭变迁。这千百年来有多少帝王将相、有多少王公贵族、有多少墨客骚人,有多少凡夫俗子,在这里留下了脚步,留着了印记。泰山默默的接纳着,一如这静静的雨夜。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虽然当年那些登临过泰山的英雄人物们多已身名俱灭了,但我们就因此而放弃为泰山增色的理想吗。郁达夫讲江山亦要文人捧是有道理的。正是有这么多人物的到来才增添了泰山的底蕴,使它更显高大。而我们登临能为泰山带来一些什么呢,难到仅仅是几个方便面袋和可乐瓶子吗? 我陷入了沉沉的思考。 然而,忽然竟不知不觉想到了屈原的《山鬼》。哈哈哈,这个可笑的男人啊!下山,目的只有一个,于是一路小跑起来。到了山门,不多不少正好8点。我的泰山之行就这样匆匆的结束了,但我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
转自:http://www.sunboke.cn/user1/ljb8010/archives/2006/1600.html27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