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年7月25日 多云 今天,我和我母亲两个人登游泰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每想起杜甫的愿望就燃起对泰山的向往,如今真的要登泰山了,想得心都要飞出来。 刚到中天门,我立即被刻在石壁上的石刻所吸引。它们有的凝重朴拙,有的潇洒豪放都不失大家风范,多是名家手笔。可惜我对书法知之甚少,不能讲出所以然来,只是洋溢着一种说不出的兴奋。很奇怪路人对此漠然置之,竟没有一个象我这样激动的。后来才知道泰山上类似的石刻随处可见,这只不过是浩如瀚海的碑碣石刻中的一瓢水罢了。若都似我,泰山何时能游完? 在山下等缆车时我就想:要是山上能有飘渺的云雾就好了。也许是感动了山神,云头慢慢的低了,渐渐地山巅隐去了,南天门隐去了,甚至有一段山腰也缠上了白纱。山更美了,更迷人了,雄伟中又不失秀气。从缆车上俯瞰全山,觉得它是那么的深不可测,这里面包容着无穷的力量,包容着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的文化......我仿佛驾着云儿,由人间升到了仙界,真的如梦一般地到了南天门。 还没等我从梦境中醒来,耳畔响起了"嗨呦,嗨呦"的吆喝声,同伴忙拉我到一边,这才看清是一个挑着一担砖瓦的精壮小伙子。他赤着背,浑身汗漉漉的,嘴里不住地吆喝,以使游人分散。这就是泰山上有名的挑山工。山上的挑山工很多,正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得以在山上打尖小憩。不仅于此,他们是行人登高的热烈的鼓舞者,他们这种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精神打动了攀山的人们。 以后的山路是平缓的,不再有十八盘的险峻,好象是对游人的报偿似的,让人以更愉悦更轻松的心境来品味泰山的壮美和其文化。这时你可以在"五岳独尊"、"雄峙天东"等石碣前留影。那种豪迈,仿佛自己就是泰山的一部分,仿佛"雄峙天东"的不是泰山而是自己。 下山也不容易,紧十八,慢十八的险峻虽没有华山的惊人心魄也足让体质孱弱的人望而生畏。两旁的山是出奇的俊美,绿绿的,巍巍的。山溪铮淙,如鸣佩环,掬一手泉水入口,甘冽极了。溪水在卵石间跳跃迂回,奏着乐曲,踏着舞步,好一个无忧无虑的女孩子。 伴着动听的水声和美丽的山色我又到了云步桥。我被更美的景色吸引了。这是个不大不小的瀑布,泻玉般地从山石上飞泻而下,倾出万斛璀璨晶莹的珍珠。不再是刚才那个少女,而如一个孩子在宣泄他的不满。一定是埋怨山神让他从高处跌下,跌疼了,才放声大哭。瀑底溪水泠泠作响。我突发奇想,泰山是一张瑶琴,而这溪流就是其上的冰弦,正奏着动听的仙乐。 一路伴着琴声下山也不觉得累了,很快到了中天门,结束了短暂的泰山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