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春节东游记之泰山行 |
[游记]春节东游记之泰山行 |
2007-07-16 sina.com.cn |
早该把这个独自的旅行好好地记录一下的,上班下班之后却又继续了自己的懒惰。其实回味起来才发现比坐在电脑跟前发呆有意义得多。 感受春意 大年初一在龙潭庙会闲逛了半日,只见了人头攒动,只见了红火热闹,这其实也算是壮观之景象了,以前的春节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最多的恐怕是一家人围坐在家里打牌、看电视,而这些也都随着老爸一起没了。庙会门口有一大大的“春”字,我知道这才是名副其实的“春意盎然”呵。 于是,过年也并没有想象的伤感,逛完了回来确认了一下自己的行程,去往泰山的列车是晚上十点多的,但终于是没能心平气和地等到8点再出门,早早地就挎上行囊去了车站,在肯德基闲坐着,翻着有些寡然无味的畅销书。一位山东的大姐热情地和我招呼着,她也是要赶晚上的车走的,不过比我早,我也向她打探着泰山这会是否热闹,“我们当地人有去泰山拜年的习俗,所以这会估计人也多。不过当地倒是说没结婚的女孩子不让去登泰山的……”听傻了眼,这话让我楞了半晌,“咳,也就这么一说了,我老公以前很忌讳这个,可我还不是去了,现在我和他也挺好,挺幸福的啊。”大姐的话说得挺在理,事在人为,我还是坚定了自己的念头。 且行且乐 跟着火车颠簸着,一路倒也睡得踏实,到站时天还刚蒙蒙亮,下车的人就稀稀拉拉的几个,站台上空气还算清新,对车站没有特别的印象,出了站,雷锋的雕塑那头便是公交车站,找到了3路车的停靠点,本想去找点吃的再走,街上却还不见有几家店开张的。在公交站牌下等着,接着来了一对老夫妻,估摸着得六十有余了吧,大概也是刚刚下了火车来的。再没一会,几个三五成群的年轻人,还有一家四五口的,那应该就是本地人了。候着车,一边的的士司机、香火地图销售者也热情开来。因为从网上看了些帖士,所以也不加理会了。果然也看到有人花20块钱买了四柱香,也有人5块钱也买了四柱香。 坐上车看着渐渐清晰的泰山城,脑子也清醒了,感慨早起其实也挺好的。到了泰山脚下,还没有感觉到那种巍峨,一个牌坊,一道门,便进了山了。这是红门,是徒步爬山最常走的道,我是初来者自然也选择这经典的路线。一起下车的那对老夫妻精神很不错,老两口乐呵呵地也开始了登山之旅。老两口从甘肃来,年前去湖南玩了一程,那地方我可是地主了,还能给他们推荐不少可玩可吃的来,老人家听着开始有些后悔应该在湖南多呆一阵了。老人家都以为我在北京上学,放寒假出来玩了,这让我的旅途也多了几分窃喜的理由,爬山自然也精神十足了。 萍水相逢 登山道上还见有人拎着大水壶,主道之外远远地还见有人在接泉水的,山上似乎都是干涸的,不知道这水是从哪里来的。我这一会的驻留,那老两口居然已经把我抛下老远了。索性也不追了,在路边小摊上叫了碗面。在这里便碰到了这次旅途一路的同行者了。她从上海来,和我差不多同时到的车站,也几乎同时开始爬山的,在照片上发现之前和老两口同路时,这孩子已经在我的镜头里了。 我得感慨我的运气真算是不错的了。MM虽是上海人,却在湖南上了四年大学。于是我们之间又多了种种可比的共同话题。当然更切合彼此心境的,恐怕还是那个我们每天都嚷嚷着要嫁人的话题了。为了逃避家人催婚,她也独自地跑了出来游玩。 一路走走停停地,说说笑笑地,看着路人孩子们激情满怀的,我们虽还各怀着心思,可很多的东西也并不想了。这会忽地抬头,一轮红日居然爬上了树梢,这也算是意外的收获了,在光颓的树枝间,红日似乎已经抢尽了所有的风头,松柏也都显得意气风发起来。只是太阳离我们仍是有些远,如果在山顶,那这轮红日该是触手可及了吧。 我们就跟着太阳一路往上登着,不知疲倦的。一个约莫十来岁的小女孩总在我们跟前招摇着,每每累了想歇会时,看着那女孩的十足干劲,只好又让自己坚持了下来。嘿嘿,这一路能那么不懈怠地坚持往上爬还真得感谢这孩子,同行的MM显然也属于精力旺盛的,这种带动居然让我一点也犯不起懒来。 快到中天门了,这一段路却也显得尤其地难爬起来,虽然还在以最大的体力支撑着自己,不过还是得三步一歇了,看着门票背面地图上显示这一段路后就能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了,歇一步一鼓作气便能再多行几步。爬上中天门时,太阳也和我们一起爬高了,红日是早没了影了,冲破了重重的障碍,明亮地刺眼了。在中天门旁的一处小亭处坐下,石凳有些凉,没两分钟,之前爬山的热气都没了,阵阵地凉风吹地人不禁冷了起来。害怕着凉,也害怕歇下之后腿脚会不听使唤了,我们还是决定了继续前行。 此时早些在路上碰到的小女孩,还有老两口都没影了,只还有一个一男三女的组合也继续攀爬着。他们也不禁地乐了“诶,又碰到你们两啊。”我们相视而笑,这或许就是萍水相逢吧。 登高临下 登山其实算是我一直都不排斥的运动之一了,虽然从小就在山里长大,可姐姐说她觉得任何的山也比不了他们小时候和妈妈上山采茶时看到的景色迷人了,而我被娇惯地却没上过山,也没看过那实实在在的日出日落和云海茫茫。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对山还存着种种的幻想吧。 登上南天门之前,我们也气喘吁吁了好一番,还不敢大歇,惟恐歇下来两腿哆嗦。山上有人下来,拄着拐杖,大声的吆喝着,大家加油呵,这似乎非常的鼓舞士气了。这段蜿蜒陡峭而上的阶梯便是泰山著名的十八盘了。这是泰山登山盘路中最险要的一段,据说共有石阶 说真的,爬山的时候已经完全地忽略了风景,也不再在乎心里还有什么别的想法,快乐的或者忧伤的情绪都没了,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爬上去,到了山顶再休息。 天街意绪 到了南天门,胜利在望了,这时已经是正午12点半,足足六个小时。这会眼前店铺林立,我们想着也该好好犒劳犒劳自己了。泰山出了名的煎饼我们在往中天门爬的路上便已尝试过了,对于那卷在其中的大葱实在没敢冒,不过这倒是让我又确信了儿时印象中的北方人形象??一手大葱,一手大饼。 我给姐姐发信息说在泰山顶给她拜年了,姐姐回说小外甥可不平衡了,他居然说我还没有他能爬,怎么能去那么高的地方。小外甥还记得那年带他们去爬长城时的景象呢。和孩子们的激情相比,自己真是没有可比性了,不过我得庆幸好在自己如今还能有点肯于攀登的念头了。 现在已经有些模糊了玉皇顶和观日峰到底相隔有多远了,只是那一段两边石头林立的路却很清晰。那立在云霄的几块大石头还格外地惹人爱怜,石天交接的地方,让人充满了种种遐想。小心地爬上石头,站在风中,是传说中的登泰山而小天下吗?不是,是一种自然的清新。自石头上俯瞰而下,远处的山若隐若现,近处的已从云雾中脱颖而出;我很奇怪,这样的景色之中,我居然感觉不到泰山的伟岸,只是为在石头之上的那一阵的惬意着迷。那一刻,脑子里什么都随风飘散了去。 原本打算要在山顶过夜的,想看看有名的泰山观日,或者云海茫茫,只是那时腿脚实在有些不听使唤了,找了一家宾馆居然装修中,便不想再去寻找了。和上海MM一合计,索性下山了吧,我们也算是看过日出了的,早晨登山时那轮红日就是见证。 上山不易下山难 “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时脑子里就是这么想的。那一节节的阶梯都窄的容不下一只脚,自上望下,整个都是90度的直角山路。少作停留就发现脚已经在不停地打摆子了。我们几乎已经成了严重的伤残,扶着一路的栏杆,开始小心翼翼,一瘸一拐的走着,后来发现这样反倒让腿脚愈加酸痛起来,不如连蹦带跳的下楼来得容易。于是我们又宛如笨拙的青蛙一般开始一鼓作气地跳着下上一段,然后停留几秒,眼睛还不能盯着楼梯,否则随时都该觉得自己要倾身而下,英勇就义了。 一个山东汉子从我们身边走过,“嗨,你们快点啊,看人家这两小姑娘多大干劲啊!”小伙子的声音似乎叫响了这半山的人,我们两也不由的自豪起来。此时上山的人也不少,有背齐了登山设备的,也有徒步而行的,最多的还是拄着拐杖的,这大概要成泰山的一大风景了。一个约莫十三四岁的男孩见我们这一瘸一瘸的,知道是下山来的,便问道:“阿姨,还有多远啊?”“还远着那,估计还有三分之二那。”话一出口,我们忽然有点为自己的幸灾乐祸过意不去了,赶紧又补充了句:“小伙子,加油吧!” 下山的步伐迈得挺沉重的,恨不得找个地方就坐那不动了。因此,到了中天门时,我们再也不坚强了,毫不犹豫地去排队买了下山的车票。到了山下恨不得找个地方爬下,急匆地便赶紧找了住的地方,只是可惜岱宗坊就这样失之交臂了。 至于之后又怎样拖着腿去找吃的,终于也没能找到合我们南方人胃口的美食。只是,晚上很早便美美地睡着了。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7ba01df010009h428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