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山东游记三:二次登泰山顶 |
[游记]山东游记三:二次登泰山顶 |
2007-07-16 live.com |
山东游记三:二次登泰山顶 以前,都以为泰山只是一座山,因为自古以来,皇帝都在泰山封禅,才如此又名气。 在山下买了拐杖,因为山下的店到处都卖这些。一路上的景色,主要由岩石上的书法和雕刻构成的,每到一个景观,都能看到较古时候留下来的庙,或是文化大革命过去时,才重修的庙,但是过于商业化,很多都播一些录的经书,在里面卖香给香客在神像面前上香。有一个是母子槐,特别有意思。从一天门到中天门的路上,看到一株名叫卧龙槐,身躯跨过地面,约有3米多。 最出色的景色,应该是过了中天门。虽然在到中天门的,有槐洞,两旁都是至少三百年以上的槐树,魁伟的身躯,加上岁月在树身的雕刻留下了深深的刻纹,褐黑色的,当年代的久远,就把刻纹压了下去,变成了一道长的沟、半长的沟、更短的沟,就成了瀑布勾划和冲击下的条条小溪条。葱葱郁郁的树枝勾勒起了一撮一撮的树荫,让人觉得就是凉爽。 一路走来,总听到泰山最难的就是十八盘。有位开出租车的师傅对我们说,当年他年轻的时候爬过十八盘,爬两步,就得休息一下,比起中国其他名山,这里更难爬。但是到了那里,景色最是漂亮,两边的松树,高耸在悬崖峭壁上,远远地欢迎着远来的人们,显得姿跃壮美,陪着遥远的天空,那么接近它。垂直的石块,形成在几亿年前,年代的久远,苍松几百年的寿命,游人的年青,与从地球的诞生就开始的天空,垂直的变化,我们显得更渺小了。 随着高度的上升,峭壁上的珍碣石刻越来越多。惠里的朋友老郭说,因为到了这里,才是接近高峰的地方,所以留下芳名的人才会多。一路上的石刻,有一些只留下,象形的或者一些名言至理的,让人流连忘返。 当我们登上南开门时,在十八盘上已经休息了十几次,仅仅1600多级台阶,就把曾自负能战胜自然的人们累坏了。登高望远,遥远的重重山,灰色的、墨灰色的,与错落有致的巨石,在风中摇曳的迎客松,浅绿的、绿的颜色的一千多米上的植物,一一的落入站在南天门上的我们的眼中。夜来风满,吹起了天空层层流云,交错成天空最美的流水沙河。傍晚的泰山顶,如此的迷人,远处的公路上的流星灯火,近处商店的昏黄色的灯火,叫卖声的热闹,在上去山顶的寂静,旁边矗立的默默无声的岩石,就这样静默在半灰暗中,头脑里只有风声、眼中只有云海。 凌晨两点就起床了。哇,都是人头,人挤着人。在人潮中,被人挤着没办法,只能在没有人的地方稍微休息一下,没想到,昨天用了2个小时才爬上的顶峰,凌晨用了一个小时十五分钟就爬上了,真是人多力量大。上去时,冷得牙齿直打颤,连忙穿上棉衣,然后,就在台阶那里吃起了早餐,等待迟到的爬山的伙伴。 以为早上能看到红通通的太阳,但是雾浓得很,在山顶被风刮了几个小时,才看到从雾中冒出头的太阳,还有迷雾中的仙人桥。终于在观日的地方看到了似流水的云海,在那里留连了整整四五个小时,没想到大风一起,浓浓的雾、狂作的大风就把十点才到的游客的兴致都扫去了许多。早上的泰山和傍晚的泰山姿态各异,令人痴迷。 |
转自:http://lynnzhuliu.spaces.live.com/blog/cns!8E1612E2CEFC8131!676.entry23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