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泰安及近一年的时间,却一直没有正式爬过泰山,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于是在这个周末约了同事一起去征服十八盘. 上山的路线有三条:泰山中路、西路和东路。我们选择从西路上山。步行15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到了天外村广场。游人可以从这里泰山旅游车上山,然后到中天门换乘索道可直达南天门;或者徒步上山。 天外村广场是一个下沉式的停车场,于2001年五一节前夕完工,并投入使用。其形势是外圆内方,这个设计来源于中国天圆地方的古老思想。整个广场外围是一个巨大的方形,而停车场部分则采用了圆形的设计。停车场正北是龙潭水库,东面、西南面则有售票处的办公室。西面是旅游车的进出口通道。 到了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12根石雕蟠龙柱子,象征着中国古代曾有十二位帝王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从最最的秦始皇父子,到汉武帝、汉章帝、汉光武帝、宋真宗,唐朝的高宗、唐明皇以及清朝的康熙、乾隆等分别到泰山封山拜祭。特别是汉武帝,他曾多次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不仅留下了无字碑,还留下了许多传说。乾隆皇帝更是登峰造极,曾先后11次来泰山,6登岱顶。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封建帝王来泰山封山呢?带着这个疑问,我查阅了有关资料。泰山向来被尊为五岳之首,其历史地位不言而喻。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华北平原一望无际,而在鲁中泰山挺拔而出,雄伟壮丽,巍峨壮观。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历代帝王把自己比作天子、真龙天子,说是接受上天的旨意来统领天下百姓。为了使他们的这一说法更加合理,也为了使百姓们更加相信他们是神的化身,帝王们纷纷到泰山行封禅大礼。 封是在泰山极顶之上堆土祭天,表示高上加高,帝王的功绩功归于天。所谓禅就是在泰山底下的社首、梁父等小山扫除一块净土,封土而祭,表示厚上加厚,帝王的仁慈宽厚。看到这里,我甚至可以想像,古代帝王以手合十拜祭的虔诚,那种顶礼膜拜的忠诚。于万籁无声中,祭祀的钟声响起,正如平地惊雷,那种惊心动魄,在神前明香的缭绕清烟中,有一种说不出的肃穆庄严。 放眼望去,广场周边的石质护栏上,刻着历代名人诗句;雕花石栏古朴而典雅。在秋风的栉沐下,想像着古代文人墨客在此吟咏题辞,开怀畅钦,我也不禁有点飘飘然了,于是飘到了冯玉祥先生的墓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