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泰山游记 |
[游记]泰山游记 |
2007-07-16 sina.com.cn |
有的地方去过一次就不想去了,有的地方却让人流连忘返,还想再去,比如泰山。 泰山,看似一幅画,慢品则是一部史书。泰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可谓三步一典故,十步一传说。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谓泰山二者皆备,泰山本是道家名山,然山上供奉着各方神仙:北斗七星之母.泰山老姆碧霞元君.掌管天神的玉皇大帝.送子观音等,众神仙早已是历代君王将相.文化名人朝拜观摩的对象,也使泰山名扬天下。 水在泰山无处不在。我们在登山时,一路上水声潺潺。因为是夜里登山,少了视觉的干扰,人的听觉异常敏锐,满耳是汩汩之声,却不见水流。溪涧的水经过泰山石的撞击拦阻,时而急促,时而婉转,仿佛在为我们伴奏。踏着音乐上山,那石级是钢琴的琴键,我们的双脚去弹奏它。琴声也不足以描绘它的悦耳,泰山的流水声是最美的天籁之音。 伴着水声,经过雄伟的红门,开阔的经石峪,一天门,二天门,沿路全是郁郁的松柏。石缝间不时有水落下,嘀嗒之声仿佛来自天外,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再加上一点土壤,泰山的松柏因势而生,随处而长,与泰山共沐百年风雨,同抒千年情怀,其傲然风骨自是与别处不同。 闻着松柏的清香,我们到了南天门,此时我愿是一方山石,躺在泰山的怀抱里,感受它的厚重之感,人文之美。要不,就做璀璨在山腰旁的一簇簇红豆,红彤彤的点缀泰山的秋色,见证这座文化名山的风姿。山势越来越陡峭,台阶越来越窄,人只能侧身而行,走完慢十八盘,紧十八盘就在眼前,我大口喘着粗气,白发的老人从身旁走过,听老人说只有亲自爬上泰山,才能表明心诚,许的愿才能实现。我咬咬牙,一步一步往上爬,相信坚持就是胜利。 功夫不负有心人,六千多级台阶终于被我们踩在了脚下,上了玉皇顶,走在天街上,极目远眺,东方已经发白,看脚下,云海翻腾,让人觉得仿佛置身仙境。云像一条条玉带缠绕在群岭之上,游走在众山之间,徐徐移动而又瞬间变换了模样。它不像农家屋顶上的炊烟,炊烟观其色绝没有这么白,形其状也少了千姿百态 。要不,就是上苍给泰山戴上了一条条雪白的围巾,飘飘欲动,却离不开山的脖颈。 因为是雨天登泰山,所以我们没有看到日出,但仅仅欣赏到变幻莫测的云霞,就使我们应接不暇,激动万千。泰山日出我想自是另一种壮美吧,观日出便是我下次登泰山的一个梦想。 山与水同在,历史与文化共存。泰山以其伟岸的身躯描绘壮观与柔美的和谐,泰山以其丰富的人文诠释古老与年轻的统一。如果我是游客,我会再来泰山;如果我是居民,我愿常驻此地。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a698e38010004ik24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