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泰山游记 |
[游记]泰山游记 |
2007-07-16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杜甫描绘泰山磅礴的诗篇,让后世对令他们魂牵梦绕的泰山有一种无限的敬畏。 姚鼐的《登泰山记》描绘的是在日观峰看日出的情景。五月三日下午四点,我们一行到达了泰山的红门,次日凌晨四点登上了玉皇顶,看到了梦寐以求的日出。而今天,我想对照一下这篇文章写一下我的感受。 爬泰山 在山脚下我们6+1登山队(特别提一下,我们一共七名队员,所谓6+1是为了烘托领导)。彭敏敏是公认的领导,王林担任领导发言人,姚铮是教练,肖君军是宣传部部长,而我是后勤部部长。大家一路上有说有笑,减轻了爬山的枯燥感。 和姚鼐不同的是,我们是在夏天登的山,所以看不到积雪,甚至连水迹都罕见,确实是一大遗憾。我们从红门顺着大路往上爬到达中天门。沿途立碑刻字的非常多,我看到的早至宋代晚至民国的大大小小的石碑不甚枚举。我们走的道也是古代帝王上山供奉神的“御道”。 由于体力的原因,我们在中天门的玉液泉宾馆落脚。宾馆开的价着实吓人,但一看到我们有人去别处打听房价就立马有人追上去说,我们这还有三十块一个人的7人间。在那个七人间里,我们与蜘蛛和蚊子为伍也算是和野生动物打成一片了吧。混混吨吨睡了两个来小时,晚上又摸黑上路了。 晚上爬泰山是别有一番风味。抬头可以看到比其他任何地方都明亮的星星,体会手可摘星辰的奇妙感觉。我们拄着拐杖,拾级而上,两边是险峻的山峦,在黑暗中显得格外凶险。爬完一段路,抬头一看,皓月当空,在离月亮不远处,竟看到一棵雪松斜插在山峰,它的身下就是一眼望不到底的山谷,借用古人的话来形容:“妙哉!” 十八盘比我想象中的要平缓,但却是泰山中最陡峭的一段。它全长800多米,垂直高度却有400多米,算一下平均角度只有三十度,我觉得不太可能。可能是我记错了吧。在这里,人们的步伐明显减缓,路旁也架设了栏杆。大约爬了两个来小时吧,我们终于到达了南天门。看到了传说中的天街。 这时我们已经经受不住低温,穿上了羽绒服、军大衣,大约又爬了三四十分钟,到了玉皇顶。 看日出 原本以为看不到日出了,但那晚皓月当空,泰安的学长陈豪半夜发个短信说祝贺我们能看到日出了,我回了短信说没有我们克服不了的困难。但他似乎已经睡着了,没回我短信。 姚鼐看到的云海,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看到的红日,是“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看到的山峰,是“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真佩服古人,几句话就把日出描绘得活灵活现。对此,不再赘言。 尾声 曾有位成功人士,他在读大学的时候郁闷了就去图书馆,成家立业了以后,郁闷了就去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 泰山的博大,能够包容古往今来所有前来此的人的喜怒哀乐。博大才能永恒,这是我所体味到的。 既然能够征服这么一座大山,那又有什么工作或学习上的问题不能克服呢? 评论 (0) | |
原始链接:http://cqq377.blog.sohu.com/44748715.html |
转自:23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