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勇者泰山行 |
[游记]勇者泰山行 |
2007-12-17 8.116 |
勇者泰山行 这是一次勇敢而难忘,快乐而成功的驴行。 此次驴行真正地体现了追梦驴行的那种成熟的户外理念和执着追求的精神,成功地实践着驴行天下的三种境界:自虐、休闲和腐败。或许这只是追梦历史上的一次寻常驴行,但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的非比寻常。看看活动的骨干成员:猎人、龙胆紫、植物、篝火……或许人们会渐渐淡忘,但是那种快感与痛感交织,艰辛与希望并存,那种刻骨铭心是永难忘却的。忘却是为了告别过去,而记住则是为了更好地立足将来。 在朦胧夜色中,驴队奔赴泰山;在星黄灯光中,驴队安营扎寨。 清晨,休整后的驴队整装待发。 当我们用异样的眼光把异地人们的平常生活当作风景看时,我们这时也是异地人们异样眼光中的风景。 自红门西侧峰登山,温和的阳光下,驴队行进在一片山野中,目的地是那山重山后的玉皇顶。行路难,山路难,莫嗟叹!两侧松柏无数,脚下碎石凌乱,虽重负在肩,但心情一如澄澈的天空,轻松而惬意。随着海拔的不断升高,那隐匿在皮肤中的小汗珠蠢蠢欲动,让人有点郁闷。一路行来虽不甚艰辛,却也颇耗体力。不觉间,两重山已被甩在了身后。 正午时分,抵达桃花峪南两山峡谷中。简单休整,补充水分和营养,以迎接更大挑战。 继续前行,遭遇“台阶综合症”。那呈45度角的阶梯在无情地压榨我们相对有限的体力。虽前路未明,阻力重重,但驴队依然按计划,有节奏地前行。至山顶,穿过仅容一人的石缝,便豁然开朗,得见对面那如刀削的峭壁。峭壁上的葱郁绿色,光与影的游动让人心旷神怡,如沐春风。拾级而下,又是别样乐趣了。微风拂过,齐整的松柏向我们行着注目礼,一时倦意全无。遭遇了一汪清泉,溪水大概来自泰山西溪百丈崖处的黑龙潭,一路顺流下来。驴队欣喜若狂,掬一捧清水,嗅一丝清凉,怎一个爽字了得。 曲径通幽,拾阶而下,至月亮湾。此处游人如织,与先前所见又是大为不同,驴队齐整的装备还是吸引了无数好奇和欣羡的目光。但路还很远,还远未到我们可以放松的时候。 且行且憩看风景,且将泰山西区的奇伟风景尽收眼底,就让相机留住这精彩一刻,别让它溜走。 天色渐暗,海拔渐高,寒风乍起,凉意逼人。驴队分批到达天街,择一平整避风处扎营。天街里的面条自然也是天价,八元一碗,不吃拉倒。伸头被宰,犹有不甘。帐篷内外,腐败声渐起,泰山顶上的红星二锅头滋味自是其味无穷,其乐也无穷。一个人的快乐情绪可以感染几个人,几个人的快乐情绪便感染了整个驴队,那种感觉真好! 次日清晨,与篝火、青、一然、大裂缝相约观日出。自天街往日观峰,人潮汹涌,大雾迷漫。山顶风大阴冷,非常同情那些瑟缩在棉大衣里的等待日出的人们,那种场景很容易让人想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清一色的军绿。很久以来,登泰山观日出成为人们的一种信念,一种信仰,如不能得见,就只有终生抱憾了。其实吧,我觉得没必要苛求日出景观,我来看日出是我的事,太阳出不出来那是它的事,反正我来了,能否看到壮美的日出已不再重要了。有点辩证思想了。现在,不都说要“以人为本”吗。舍身崖处,虔诚的人们还在耐心等待,灰心的人们开始下撤。我等几人心态颇为从容,大概这就是普通游客与驴子的区别吧。 日观峰处,石刻众多,合影留念的也众多。至玉皇顶,玉皇庙里得见庙会的熙攘盛景。庙内香火旺盛,众多香客在虔诚地许愿,祈愿佛祖能带给自己吉祥顺心。我想啊,不管怎样,祝福总是好的吧,灵不灵那是老天的事了。我是无神论者,但此情此景也深受感动。走吧,走吧,带着一丝遗憾,带着一点感动…… 漫步天街,飘然若在仙境,路面宽阔,已不似来时那般拥挤,依岩而建的仿古店铺流光溢彩,升腾着旺盛的人气。到底名山自有名山的气度。 收拾行囊,自南天门下撤。一路上,拜山的,朝圣的,络绎不绝。驴队在十八盘上做起了追梦户外的推广工作。旗帜鲜明,行动统一,宣传的效果还真不错,驴队团结一致的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下山容易上山难,此时深有感悟,如果说我们上山是自虐的话,那下山简直就太休闲了。 十八盘是泰山登山盘路中最为险要的一段,共有石阶1600余级,且两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盘路嵌于其中,一路下来,不觉怎样,待到十八盘起点处,回望来时的路,顿时倒吸一口凉气,登攀那蜿蜒的阶梯实属不易,于是对那些已至南天门的人们突生敬意。这才有点顿悟,信念和信仰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行至中天门,一派繁荣热闹景象。再下,又遇有几处石刻,人多无法细看碑文。万仙楼北侧盘路之西,有一摩崖石刻,名为“二虫”(虫上还有一撇),是清光绪年间一才子刘廷桂题镌的,不知其意,后来始悟,那是“风月”二字拆去边框所得,即隐喻“风月无边”,大概是形容此处风景优美吧。过红门宫,已是山下了。 泰山,是我向往了很久的地方,此次算作是圆梦之旅吧。来之前,听人说,泰山不过尔尔,只是由于立于齐鲁大地,显得突兀罢了。在我现在看来,泰山不愧名山之称,它是一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胜境。登泰山而小天下,此言不虚。驴行匆匆,还来不及细细品味泰山的奇伟和神奇,还来不及领会泰山文化的博大精深,甚至还来不及记住各风景点的名称。 轻轻地,我们要走了,正如我们轻轻地来,除了脚印,我们没留下任何东西,除了相机里的风景,我们也没有带走任何东西。就这样,我们作别泰山,有点疲惫,有点伤感,但是,我们还会再来的,再来看一看这泰山的伟大。
|
转自:http://218.92.8.116/bbs/dispbbs.asp?boardID=4&ID=856639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