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泰山应该是99年, 和个兄弟商量了一下, 每人1000元, 泰山自助游。 当时还没有数码呢, 就是胶片机, 好像是拍了6-7卷左右, 回来后光洗照片就近200。 记得列车并不直达泰山(当时称泰安), 而是需要济南专车, 那是我记忆中最为恐怖的一次坐车经历, 别说立足, 人在车上始终有被挟持在空中的感觉。 后来和那个兄弟商量一下,补了张卧铺,上铺。 事后证明,这是个错误的决定。 因为上铺的空调风口,在疲劳之际, 在风口下吹,然后再连续登山12小时, 从早上孔子登临处开始,徒步登上玉皇顶, 然后再下山。中间休息很少, 外加山风后果当然很严重, 下山之后当晚就感冒了。 在药王庙求了个据说是开国光的护身符, 可以保佑健康和平安,现在还在钱包里, 已经磨损的很严重了。 呵呵,尽管当时没有管用, 当时八年总的效果来说还是好的。 因此,这次再次登临泰山,路过药王庙, 特意还是进去还了个愿,一切均按规矩办事,入乡随俗,全当自我安慰了。 泰山还是老样子,保护的还可以,依旧是人流攘攘。 在天街住了一晚,定表,准备观看日出。 怎奈天公不作美,阴霾。重雾。继而 细雨纷纷。 人在雾中,不见归途。瞻鲁台虽未见磅礴的叠峰, 但细雨中散步泰山,也别具风味。 人在旅途,或许并不如计划中如意, 能当下品味的风景,也算是种心态吧。 当年还没有什么户外的概念, 什么速干、冲锋衣啊、网络资源也无现在丰富,自助攻略就更别提了。 甚至连鞋都没有准备刻意准备, 穿着日常的休闲皮鞋和运动装, 典型的农民伯伯进城装,怎一个牛字了得! 不过,这些并不重要, 年轻啊,想去哪就去哪儿, 全凭一时兴致。 第二次登泰山, 有了八年前的经验, 时间安排的相对富裕,用了5小时登顶, 用散步泰山应该很贴切的。 装备服装虽未武装牙齿,但是也到上肢了。 八年啊,弹指挥间。 八年后又会是什么样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