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泰山游记

[游记]泰山游记

2008-01-05    88trip.com

泰山游记

申保箱

群峰叠翠十八盘,拱北上石俯看天。

烟雾缥缥云似海,重山滚滚浪如翻。

登上泰山之巅的那一刻,山风吹拂,衣角招展。心静如水,了无杂念。忽悟,道家出世之静境,仙人离尘之飘逸。

回首西望,心胸之阔,如故乡辽阔的华北大平原。心情之快,如幼时初见村边卫河清波。

面对巍巍泰山、十八里路的峭壁石阶、仰观脱帽的泰山主峰,常使人心怯,也常激荡起人们的勃勃雄心。

举足登攀,所经过的第一座牌坊,就是“天下第一观”,也称“一天门”,是孔子曾登临之处。

过了“万仙楼”,有一座烈士纪念。是1946年,我军在此地于敌人激战,有数百名战士牺牲。我北京培黎大学的老师和不少游人,站在烈士纪念碑前默默致哀,不约而同,粛然三举躬。

一路走来,石刻佳景目不睱接,有杜甫25岁登泰山时留下的千古佳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中山小。”接下来是一处令人不解的“二 ”石刻,下书“刘壬廷,己亥夏六日,”游人乍看,皆视之为:“二虫”,其实他是“風月”去了边框的意象,称之为:“風月无边”。游人听后无不咂舌。

正在人们回味“风月无边”的妙景情趣时,崎岖的山道傍,一处令人叹为观止的“卧龙槐”又跃入人们的视野。两株龙槐难分大小,中间有杇木相連。杇木虽以虫蛀中空,但相連之体清晰可辨。据说是一棵古槐被风刮倒,原来的树头折而复举长成一棵大树,母根又长出一株小树。有一天,子槐见巢中的小鸟反哺,便非常感动。于是就不遗余力地回报母亲,使母槐迅速生长,现在己是母子难辨。

游人一边听导游如数家珍地讲解,一边跟着各色的小旗子向山上涌动。

穿过“水濂洞”,绕过“壶天阁”,凌云“步天桥”,飘然已入“中天门”。举目远看,高大的牌楼:“迎天门”以在眼前。环顾左右,似是已入仙境,白云缥缈,如烟如雾,如纱如羽,如花如絮。左有“斩云剑,”前有“天空泉”,“人间天上”“云步桥”,“江山多娇”。

登上“十八盘”,尽睹“天下奇观。”

“五夫松,”

“五松亭,”

“群峰拱岱,”

“望人松。”

“对松山,”

“朝阳洞,”

“圣寿万年,”

“雄山胜景。”

一路攀登,拾级而上。当跃过“十八盘”的“龙门”时,俯下身,脸近石阶,侧目上下观看,不禁令人惊出一身冷汗。乍一看,扭曲的石阶,阳光下,如鱼鳞龙甲,闪闪发光。左边参差不齐的怪石犹如龙爪、南天门上斜插蓝天的飞檐巧似龙角,缭绕香烟,一团团,一缕缕,涌出南天门,恰如巨龙回望,张牙舞爪,吞云吐雾。山涧云雾弥漫,一阵松涛狂吼,峡谷回荡,如同巨龙一声咆哮,骤然升空。使人不禁心头一颤,回望身后,无底深渊,令人吓得汗都不敢出。

游人至此,以是汗涔涔,气喘喘,脚无力,腿颤颤。三步已歇息,步步扶栏杆。

登上“南天门”,举目观看,雄伟的牌楼上有两幅扁额,上书:“摩天阁”,下书“南天门”。门旁有一幅对联,上联是“门辟九宵仰步三天胜迹”下联是:“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南天门”右下方有一石碑:

“海拔高1460米,元代中统五年,(1624年)道士:张志纯创建,是泰山最主要的建筑标志。”主峰玉泉顶则是海拔1545米。

我和彭老师从“南天门”,经“未了轩”,穿“天街,”而过,进入“西神门,”过“霞祠”,游“清帝宫”。从“日观峰”的“拱北石”上,“观云海”,其“绝妙”无以伦比,其心情之怡悦,旷达,豪放,无以言表。此时此刻,我站在泰山之巅,神思泉涌,挥笔赋诗:“群峰叠翠十八盘--------”

那一刻,我以不知身在何处,似乎置身于梦幻之中,我想:

我因泰山而自豪,尽览天下奇观。

泰山因我而骄傲,此时己是1546.7米高。

那一刻,我正忘我地浏览,泰山付与人类,巧夺天工的自然奇观:缥缈幻化的云海,变化莫测:一会如波涛汹涌,一会如天马行空。一会如天女散花,一会如菩萨显灵---------

忽然,回首一看,不知何时,彭鲁老师和任茂春老师已站在身后。

我们一起又游览多处,便沿着陡峭的石阶,向山下走来。一边走,一边闲谈,一边欣赏岩壁石刻、绣丽的山川。当我得知他们都是66岁的时候,突发奇想,遂赋诗一首。我把诗稿送給二老看时,二老都快活地大笑起来。

回到家里,我爱人看了,笑着一字一句地唸道:

人逢六六是吉年,吉年吉日登泰山。

人过“天门”不再老,踏入“天街”即成仙。

2004.10.16

雅荷出名泉

--趵突泉游记

申保箱

济南“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之美景由来已久。

趵突泉,自古亦有“天下第一泉”之誉。有幸游览这名胜古迹,实乃人生一大快事。

夕阳西下,旅游车停在趵突泉前的广场上,迎面是高大雄伟的牌楼。举目观望,“趵突泉胜景”几个大字映入眼帘,似乎向我们诉说着趵突泉的历史。在牌楼的背面,镌刻着"观澜知源"几个苍劲的大字,更是为趵突泉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穿过牌楼,进东门,逶迤前行,不远处,是一幽静小院,影壁所书“一代词人”。我随游人而进,正纳闷不知词人所指哪位时,抬头见门楣上,几个闪光金字“李清照故居”格外引人注目。我眼睛一亮,喜上眉梢,如他乡遇故知。门旁有一幅金字对联,

上联是:“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下联是:“漱玉集中,金石录襄,文彩有后主遗风。”

观看下面有一行小字,方知是郭沫若1959年所遗手迹。

轻轻踏入纪念馆,一尊李清照的全身汉白玉雕像立在中间,其仪容娇姿,似出水芙蓉、清奇秀丽。眼角、眉梢无不显露着詞人的高雅气质和颖慧。我眼一眨,似乎看到她嘴唇嗡动,耳畔听到词人默默沉吟:“露浓花痩,薄汗轻衣透-------依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簾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我恋恋不舍地和人们一起辞别李清照故居,大家都兴致勃勃地观看五龙潭游船、灵齿石、康熙御笔“澉湍”碑和名目繁多的水泉。在三处泉眼汩汩喷水的趵突泉边,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争相拍照,你呼我喊,热闹非凡。然而,这一切,却不能引起我的兴致,不知什么思续,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

我一个人悄悄离去,漫无边际地走着,湖边有很多形态各异的奇石。我坐在一块怪石上,小憩片刻,但见水流潺潺,清澈见底,水面游鱼似在空中,款款而飞,误把红鱼作蜻蜓。

哗哗波涌的泉水,似是跳动的琴弦,“点击”着我头脑桌面上的“图标”,映现出一幅“佳人舟荷图。”在暮色苍茫,水天一色之际,荷动水荡之处,摇出一叶扁舟。一女子面带红晕,如霞润娇荷,立于舟头。骨骼清奇,远比黄花苗条、且清秀。在漫无边际,叶暗花明的湖面上,飘扬着她优美的吟咏之声:“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那时节,她是何等的潇洒,而无忧无虑,尽浴天然之情趣,“为填新词强作愁,”碧叶荷花弄轻舟。尽显其雅情、逸致。

谁会料到如此美好的生活,却被金人的笳鼓、铁蹄所毁灭,举家南渡,背井离乡,在颠沛流离中,丈夫病故,她所珍爱的金石书画丧失殆尽。之后,又招来诉讼之灾。她虽与秦桧夫人是表姐妹,却不肯屈身以求。(2000年秋见于《老年报》)

在若干年的凄风愁雨之中,寻寻觅觅,却不知路在何方,孑然一人,是如此孤孤单单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一代词人的血泪。

一代词人,天之骄子,是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家庭浓厚的学术文艺氛围所造就,可谓雅荷出名泉。虽冰清玉洁,人比黄花秀,却生逢乱世,被外寇硝烟、风刀霜剑所摧残-------

风吟泉犹唱,柳淡荷香浓。“迷舟”今何在,举首问归鸿?

惜哉乎,一代词人?

悲哉乎,国破之耻,亡国之恨!

2004.10.16

转自:http://hi.88trip.com/56190712/30889.htm34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