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山东,看了曲阜,那是不可不看泰山的。07年10月24日晚住泰安市,泰安市的晚上无可看者,好好休息,只等次日看泰山。 泰山在每个人心中的地位太大了,一般人登泰山都是去看日出,而现在是秋色迷蒙的季节,看日出就显得不合时宜,所以,我们就只专心地看山。 泰山是五岳之尊,它不仅是山岳自然景观公园,而且是一所历史、艺术的博物馆。说它是自然的,《诗经 鲁颂》里就称赞:“泰山岩岩,鲁邦所瞻。”汉武帝说它是:“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在辽阔的齐鲁大增平原上,耸起这一宏伟的泰山着实叫人称奇,怪不得杜甫“登泰山而小天下”了。说泰山是一座历史、艺术的博物馆,因为有太多的封建皇帝登临泰山,给泰山增添了太多的传说与故事,也留下了很多的石刻。所有这此,都吸引着我们前往探寻。 泰山在泰安市北,事实上我们是晚宿于泰山脚下,第二天一大早,车子依山而行,来到了桃源峪。真正看泰山是要登的,那就取道上山的中线,从岱宗庙出发,拾级而登,那会看到更多的风景。但给我们看泰山的时间只有一天,所以就只能坐缆车而上,把好多的风景都省略去了。 在桃源峪乘缆车而上,人就在山顶之上飞行,往下看,满眼尽是松,是柏,是杏。它们都附于岩岩山石上,显得矮小,可它们与我们的缆车就显得太高远,太空阔。在荒芜人迹的山坡之,偶见逶迤的用石块磊成的小路,那可能是古时采药工的大道,现在是无人走了。现在谁走呢?走中线登山的人况且也不多,谁个还走这小路呀,大多是乘缆车看泰山的。 缆车一停,就到了南天门,李健吾登山哪登的经验只有他体会得到;现在是秋天,我们看的也只是秋景,冬天的泰山之景也只有姚鼐见得着。何况我们把沿途的风景大部分省去了。 穿过天街才到南天门的。所谓天街,就是郭沐若称为的“天上的街市”,这的确是个街市,青石板铺就的路,两侧是店铺,店铺名就很奇异,具以木雕“双升”、“棒槌”、“二金钟”、“木碗”、“鹦哥”等实物为招牌,以这来招铼顾客,可是天街的一大独创,也是一大风景。究其原因,则或许是古时在此经商的人多是没有文化的,干脆就把自己经营的东西挂于店门之上,这给买家直观,并不搞什么挂羊头卖狗肉的营生,这方法确是想到家了。 过天街才到南天门的,它是城楼式建筑,石栱形门洞,门侧是石刻楹联:“门辟九宵,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储临千嶂奇观。”可见这里的形势险要。这幅楹联中只有一个地方体会不到,那就是“阶崇万级”,其它的都可亲观,都可亲感:因为我们是乘缆车上山的。为了补救这一遗憾,我们就去看夹天南天门与月观峰之门的十八盘。哇,从山顶向下望,那石级真是陡极了险极了,心就如同向山下滚去一般。拾级而上的人是气喘吁吁,头上冒出热气,嘴里直喊:这坡可真陡呀!如果有机会再来泰山,我就非得登山而上不可。 过南天门而到碧霞祠,祠面对的是茫茫云海,碧霞宝光在这里就可经常看见,我们这一次来这儿,就不在这“经常”之中,反正什么也没看到。在大观峰,玉皇顶,日观峰往四周看,气势的确不同一般,整过齐鲁大平原就在我们脚下,东海就在眼前,黄河可以伸手就中触摸,心胸开阔,了无障碍。不过现在是秋天,秋雾蒙蒙,“齐鲁青未了”的景想只能遥想。 泰山的最高处只有海拨1545米,比华山矮多了,但是它的绝对高度可比华山高得多。在泰山上,我们看到的是石刻,那时古代帝王或是大臣留下的字迹,每字的每画,有如泰山一样沉稳,有气势。当然,只有这样的字才配对上泰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