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的泰山游记 |
[游记]我的泰山游记 |
2008-04-03 xcar.com.cn |
我的泰山游记 去泰山是1992年11月底,和女朋友(也就是现在的孩子他妈 )两人在进行关于中国古塔的考察测绘途中到了山东长清县灵岩寺,结束后准备去河南开封,特意拐弯去了泰山。现在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从长清坐长途车到达泰山车站已是下午四点左右。趁天还没黑,先去参观了岱庙。出来后,向当地人打听了一下山上有关吃住的问题,为了不耽误考察任务,决定立即上山,明早观看日出后,赶紧下山,赶下午的火车去开封。 此时,天已擦黑。我们随身携带着两把大后手电筒(就是以前警察夜间巡逻用的那种,可以装四节1号电池的),立马拾阶而上。 我们可是背着各种测绘及绘图工具还有三脚架和摄影包(里面有相机一部,18-70的变焦头一个,50的定焦头一个,70-200的变焦头一个,4号电池好像有20多节,胶卷30多卷)等辎重,当然还有生活必须用品等,将近60公斤。那可都是宝贝呀!怕丢了,所以不敢寄存。 而且我们是一路考察从北京出发直奔辽宁。辽宁境内工作完成后,在大连坐船到青岛,来得山东,身上还有厚重的棉服,脚上是高腰棉皮靴(东北已下雪,要爬山,不穿哪行呀)。 在晚上八点多一点到达中天门。饭店里没几个客人。随便吃了点,定好时间,就赶紧睡觉了。 凌晨一点起床出发。 一路上,我俩说说笑笑的走着。还不时高喊两声。 意想不到的是,在我们后面(听声音应该有二、三百米的距离)应和我们喊声的声音居然是地道的北京口音。哈哈哈哈....... 为了赶时间,也没顾得上与对方在联系。 到了十八盘,可就觉得所带的辎重是个负担了。 没办法,上!!! 这里的累就不说,途中只短短的歇了一次(有个三、四分钟吧),后来又是就真是四脚在爬。 反正登上十八盘的最后一步台阶后,腿肚子那叫一个酸疼,一身的汗。还好心情相当的兴奋,又歇了几分钟就不再觉得累了。我们开始了最后的冲刺。 一会儿就到了山顶最高处。记得好像是早晨5点多一点。 那里已经有五、六个游客了。又过了20多分钟,上来了4个年轻人。一说话原来就是那几个北京同乡,记得好像说是西城的。和我们差不多大。 这时天边慢慢亮了起来。逐渐显出一缕淡橙红色的光带。可是身上的汗湿的衣服也使自己觉得冷了。我们俩相互依偎着...... 我们这十几个人不错眼珠的看着那缕橙红色的光带慢慢向上延伸着、扩散着。生怕错过每一个变化的过程。并在用相机记录着。已经不再感觉得到身上的寒意。 一个漂亮的咸鸭蛋黄终于冒出头来了。她慢慢的上升着。一会儿的功夫,就差一个边没出来了。 啊!!! 她在最后一刻真是跳出来的。就差那一点点,她就迫不及待的跳出来了。 大家高兴,呐喊!(好像应该叫欢呼吧 ) 大家摆出各种能想到的姿势和手形,与她亲热着照相留念。(好像绝大多数游客都觉得这样才是迎接她的最好的方式,当然我们也不例外 ) 闲话少叙,还要赶时间下山呢。 我俩稍事休息,又在山顶转了转。天已大亮,好像8点左右吧。马上背起装备下山。 这时已陆续有游人和挑夫上来了。我们迎着他们往山下走去。 来到十八盘,往下一看。啊?这么陡呀!夜黑时,眼力有限,看不到很远。这时天已大亮,一眼望下去,我们刚刚从这上来的,原来是这么陡呀! 带着亲爱的,硬着头皮下吧!我刚往下迈了几步,就又退了回来。太可怕了!身上背着的重重的装备一个劲地往下带我。不行呀!这样下法,还不得轱辘下去。 可也不能头在上,四脚爬着下去呀。 四处环顾。哈哈!!!观览缆车已经到点开行了。 得!咱认怂了!命要紧,这可不能逞能啊! 赶紧买票。长舒一口气,上了缆车。一路下到了中天门。然后,就步行回到泰山车站,买好了去开封车票。 时间尚早,我们就又在车站附近闲逛起来...... [完]
|
转自:http://www.xcar.com.cn/bbs/viewthread.php?tid=7297937&extra=page%3D133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