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泰山曲阜之行 |
[游记]泰山曲阜之行 |
2008-04-12 265.com |
收藏: 泰山、曲阜之行于我几乎没有新意,泰山去过两次,曲阜去过一次,这次只能算是怀旧之旅吧。喜欢的是融在集体中的旅途之悦,新意却在于对登山过程的敬畏。以至于在准备登山的前夜,心中惶惑不定,怕在中天门以上汗流浃背、进退两难,也觉前两次上山距今已是十多年,无论体力上还是精神上都有一种挑战性,所以在连续几晚没有休息好的情况下还是选择了上山。 回想起第一次登山,大概在90年左右,正处豆蔻年华。学校的老师在山下一再叮嘱我们要一步一步的走,切不要急于求快,否则更加的消耗体力,更会产生登山后怅然若失的感觉。因为登泰山的意义在于攀登的过程,在于对高耸巍峨的膜拜,征服的是山更是自己,而到达山顶并没有想象中层峦叠嶂、溪流淙淙的意境。可是那时自己太年轻,有年轻的张狂与盛气,更有对师长的教诲抛之脑后的无知。依稀记得我们从山脚下上山开始,就一步两个台阶、一步三个台阶地跑着,直累的气喘嘘嘘、精疲力尽。那时登山没有索道,下山也是自己下来的。我们丝毫不记得“上山容易下山难”的古训,在夕阳西下时一路小跑回到了出发时的地方。我对于第一次的泰山之行,最深的印象是下山第二天肿得象馒头一样的双脚,还有特属于青春的那份记忆。 第二次登山是工作后的第二年,正是十分轻松、惬意时期。记得从一条不知名的山道开始攀登,山上树木葱郁,还有一些不知名的野果,我们一路爬山一路笑闹,流了不少的汗,吃了不少的山果,就是看不到多少上山的游人,后来在一位山里人的指点下才知走错了路。到了十八盘后,再也没有了力气攀登。同事的妻儿老少开始坐上挑山工的竹轿,在惊呼声中晃晃荡荡的前行,我们这些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既不好意思坐轿,也不忍花费不菲的坐轿费用。现在想来,那时初工作,蓬勃的热情战胜了困难,在登山疲惫的时候,一些男同事善意伸过来想拉一把的手,也是脸红着绕过的。 这次旅游,因为自己去了两次,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同伴的向导。可是在上山后才发现,山虽然还是那座山,却找不到一点点昔日的印象了。车从山下环山道而上,看见由山上汇流而成的一汪潭,因其深,潭水深绿,却有三三两两的老人在游泳。山路渐陡,九曲十八弯。坐在车窗口的我不敢向外多望,多看一眼,心头就缩紧一点,年龄增加带动了恐高症状的严重。 到了中天门,看见初春的阳光照在青石上,清凉的空气清新却不凛冽,恬适情趣油然而生,一行人开始拾级而上。约摸登至五层楼的高度,身边的同伴越来越少,回身一看,昨天登山誓言最坚决、最彻底的燕已经打了退堂鼓,正欲返程往索道口登山。燕的状态让我们笑弯了腰,酣畅的笑声中也有自己的一份同感,从平地上升的路程虽然很短却大大加剧了心底的不安,一时信心全无。 在我们的鼓励下燕重新振奋精神上山,保持步伐一致的几位同事也进一步调整了上山的思路,不以玉皇顶为终极目标,重在登攀的过程,这一过程定会在我们生活的年轮里又添一抹值得珍惜的记忆。 之后的行程,一路悠闲。时走时停,时看时吃,不知不觉南天门已渐入眼帘。烟虽然一身疲惫,却也坚持到了终点,这一程,创造了她登山历史上的最高记录,也突破了先前我们对她的预测。我想,她的体会应该是更深刻的。 太阳西斜,返程在即。众人上车后昏昏欲睡,年轻的导游也不再言语,车上放起了经典老歌,在怀旧的浪潮里,旅人渐醒,歌声悠扬。我一时仿佛,前天少年时一路欢歌的纯真记忆重现眼前,昨天社会新角色的激情依然荡漾心底,今天,与我相距一轮年龄的大姐们,她们的笑脸是那样的幸福灿烂,与我相距一轮年龄的小妹妹们,她们的热情是那样的激昂。这个春光明媚的节日,笑脸与幸福,象阳光一样温暖地洒在大家的心头。 【进入265社区】
我要留言
|
转自:http://my.265.com/archive/31/9820/256583.asp49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