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竹溪 |
[游记]竹溪 |
2008-05-22 sina.com.cn |
2008-04-14 09:54:12 标签:文化 一、诵读提示 这首诗系因感伤时事而作很可能是诗人在彻夜不眠之后写的结尾还表达了消极的感情。全诗当用低沉的调子来读速度要慢一些。八个诗句的节奏皆作“XX——XX——X——XX”为避免单调起见读时对节拍的长短可适当加以调整使整齐之中略有变化。又此诗四联皆对仗出句与对句之间应有明显的间隔如一气读出就听不出对联的意味了。 这首诗是前一首的同期作从诗的内容可以判定它作于大历元年766冬季。当时诗人住在夔州府的西阁从“瞑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宿江边阁》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背山临水的地方风景优美。这首诗所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雪后的不眠之夜里的所闻所感所以诗题叫做《阁夜》。 这首诗集中地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诗人在蜀至此已有七载。在安史之乱被平定的前一年762诗人曾经历过徐知道的叛变受尽颠沛流离之苦如今又碰上崔吁作乱虽已到夔州距叛乱中心较远但战争中种种骇人听闻的消息时时传来人心总是不安的。似此国无宁日诗人怎能不忧心如焚呢所以这首诗的调子格外低沉简直可以使人触摸到诗人那颗极其凄苦的心。 诗的头联交代时间稍稍流露出凄苦的心境。“岁暮”犹言“日月忽其不淹兮”转眼一年将尽有韶光易逝之感又称所在地资州为“天涯”有自伤飘泊之意。颔联出句承上文“宵”字写黎明前听到当地驻军的鼓角声暗示诗人彻夜未眠可见忧心之重“鼓角”更兼示战局紧张故士兵天未明即起进行操练对句承上文“霁”字写三峡中景象因雪止天清故三峡中星影可见。颈联出句写“野哭”而多至“千家”这是战乱造成的非杀人如麻何至“千家”皆哭反映了人民的深重灾难对句写“夷歌”显示了地方风情。尾联写诗人在知交零落、存者音问不通的情况下聊以公孙述、诸葛亮终归“黄土”自解更显出内心的凄苦万状。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127839131334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