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九顶塔民族风情园游记 |
[游记]九顶塔民族风情园游记 |
2008-05-22 sina.com.cn |
小孩儿喜闹,去看一苗族姑娘“爬刀山”。赤足,徒手,刀锋向上,高可十余米,徐徐上,间或“倒卷金珠”等造型。游人纷纷以照相、摄像机等抢拍。 至陕北窑洞,又是一番质朴的风味,让人想起白羊肚手巾,想起解放区的天明朗的天。入窑内,与当地民居摆设并无太大区别。工艺品大多是毛泽东头像,圆溜溜的小陶瓷,三十岁网上的人自然有一种特殊的情怀。对于少年,她门的脸上,差不多是不曾记忆的空白与迷茫。一串十二生肖的手工香包,一串天干地支十二时辰的五色香包,吸引了我的注意,可以价格太高,要到55元。肯定是我所不能接受的。 佤族的民居,两个雪白的大葫芦形状,上书有繁体的“丝冈里”三字。据说,佤族是从葫芦里走出来的民族。黝黑干瘦长发的佤族少女甩动长发跳舞时,令人怀想那遥远的异族地方。庭院西南房有一粗劣的祭坛,木牌子上歪歪扭扭的写着“瓦人祭神”的字样。两个比真人略矮略粗的木刻假人,一男一女,分立两边。看那女想神态沉郁慈爱,情不自禁的以手抚其脸庞、肩膀和眉目五官,如抚爱自己的祖母。 彝族主要看神鼓、虎头、石林。有趣的是杆杆酒和同心酒的喝法。居然都是用打空的竹竿,来喝。同心酒即是新人大礼时,新郎新娘轮流用一根竹竿喝酒的,以示婚后同心同德。初次知竹竿喝酒,颇感新鲜有趣。 如若细细铺陈,以工笔绘来,定有不少精彩画卷,——用我辈寡闻少识之心度来,亦可以将少数民族风情广大,使更多的人知道。然我既愚且懒,不能以传神之笔述之,亦不肯耐心一一陈述,,难忘之处挑着说,还记得维吾尔族姑娘的碧眼雪颊,感叹一声“真的很美”!而青年男子就瘦骨嶙峋没有什么可看的了。回到家,还将“新疆八大怪”倒水似的背出来。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8aa44cc0100083l37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