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贡多拉"上赏水城旅欧日记(十五) |
[游记]"贡多拉"上赏水城旅欧日记(十五) |
2007-07-23 |
越过啊尔裨斯山到达意大利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已是冰销雪化气候温暖。导游说意大利的脏乱差和中国类似,也和中国人更容易接近,他们把中国看成亲戚。自元朝时期马可波罗来华游历,写下《马可波罗游记》一书,生动描述了大都、杭州等城市的繁荣景象,激发了意大利人对中国的向往。意大利的通心粉和比萨饼,就是学中国面条和馅饼演变而来的。 中巴进入威尼斯前,需要买税单,到买单的地方却没人营业。我们下车等着,心想意大利人也这样散漫。这时来了一个约30多岁的小伙子,和我们聊天,他挑起拇指说毛泽东这个,向我们竖起拇指。我们说邓小平呢?他也竖起拇指说这个。有人说小布什呢,这家伙拇指朝下说是这个,惹的我们哈哈哈大笑。说了好一会儿,才知道他原来就是卖税单的。 买了税单我们就租船下了亚得里亚海,海风很大,乘船到达威尼斯最大的一个岛屿。下船找了一个导游,是一个浙江籍的女工,第一印象就是女工,30余岁自称老公是意大利人。女工很开放很健谈,却谈不出什么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人文历史。恰好相机也没电了,只好跟着走了。去坐什么“贡多拉”,一种黑色平底、首尾尖翘狭长的小木船儿,5个人一组,一只150欧元,张导说每人30元,问大家去不去。 我们船上漫游市区,海风飒飒,波光粼粼,各种风格的建筑物犹如漂浮在水面上。这里与周庄不同,周庄是水在镇里,威尼斯是城在海里。楼房下面是木桩支撑着,房子8年一大修,3年一小修,为减轻木桩的负载,地板都是木头的很轻,又不隔音,因此是不许装空调的,再热也只能吹电扇。大街就是海面,堤坝上有些门脸和小滩儿,四周被海洋环绕,仅有西北角的铁路、公路桥与陆地相连。纵横交错的水道将全市分割成一百多个岛屿,真是一座不见车辆的城市,结庐在人竟,而无车马之喧。 马可波罗故居在威尼斯的一个普通的建筑里,这里宫殿、博物馆、艺术宫、剧院等,吸收了意大利、拜占庭、阿拉伯、巴罗克、哥特式的建筑风格,形成自己的鲜明特点。位于市中心的圣马可广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广场之一,由教堂、钟楼、宫殿、商店、咖啡店等建筑物组成,终年游人如织,还有成群的鸽子在游人中觅食。广场上的钟楼,高99米,挺拔秀丽,建于公元15世纪,由两个机械人持槌自动敲钟报点,是威尼斯一景。威尼斯的桥千姿百态,风格各异,有的似飞虹,有的似游龙,许多桥都有其典故,称威尼斯为世界上桥梁博物馆是不过份的。岛屿之间有400多座造型各异的桥梁连接。 评论 (2) | |
原始链接:http://xiantaoli.blog.sohu.com/8321642.html |
转自:30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