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原创]济南游记 |
[游记][原创]济南游记 |
2007-07-16 mengjiayuan.net |
[原创]济南游记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杨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对李清照和济南的最初印象竟然是在一个细雨霏霏的午后,不知是天在为词人的命运而哭泣,还是为了配合我在纪念堂中领略千年红颜的感叹。轻轻飘洒如泣如述的小雨,湿了院中的青竹、湿了路面的石子,也润湿了我的心情。这种感觉在以后我多次路过济南时总时时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从此济南与李清照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每当想起趵突泉,就想起了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以至于老舍《济南的冬天》(我是从那篇文章开始迷上济南的)中描写的响晴的济南、清亮得象蓝水晶的济南,在我的印象中总被《声声慢》的意境所破坏,现在想起感觉愧对济南人了。 第一次到济南是在95年5月份我第一次为单位讨债的途中,那一次从大连跨海经由烟台赴江苏响水县,途中分别在潍坊、淄博、徐州住一天,在济南因换车住了三天,就住在英雄山下的一个宾馆中,到达当天天色已晚。由于久慕趵突泉、大明湖的大名,第二天简单看了看英雄山就直奔趵突泉,出发时天还只是有点阴沉,到达公园后就下起了蒙蒙细雨。园中石子铺成的小径蜿蜒在一丛丛的翠竹之中,行人寥寥,静谧得能听到远处街道上的汽笛声。偶尔有三五人走过,也轻声细语,怕惊醒梦一样迷离的细雨。雨很小,小得象飘落的雾,轻轻洒落在你的周围,一切都是湿漉漉的,有花雨伞在眼前飘过,鲜亮的刺眼。顺着路走到趵突泉边,可惜当时济南对趵突泉的保护没有后来的措施,三个泉眼看不到泉水的奔涌,只看到了一群与我同样失望的游人。带着失落的情绪一路前行,不知不觉转到一处小塘,看塘边高处出水的地方有石栏围成,石栏上题字“漱玉泉”。心中一动,抬头北望一座仿古式建筑赫然入眼----[李清照纪念堂]。欣然而入,四合院式的建筑,匾额是郭沫若的题字,四周有回廊。正中是漱玉堂,堂中有李清照的白玉石雕像。堂上的廊柱上就是本文开始那付著名的对联。院中遍植花树,主院未见杨柳,多年以后故地重游时在跨院中看见了杨柳与假山,不知是否我当时疏忽了,还是后建的跨院,不过纪念堂中的设施比我当时所见要精美的多。在堂中看过了易安居士的生平介绍后,心情就象窗外的天气一样压抑,自古红颜多薄命,李清照、赵明诚一代才子佳人的故事竞是如此的短暂。在回廊中伴着细雨读易安词的心境点点滴滴入胸怀,令我久久难忘。 第二次再到济南已经是八年之后,这时的济南与八年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我记忆中阴霾的天空,又恰逢是冬季,清亮亮的大明湖、清亮亮的趵突泉,虽然已经落尽叶子,但枝条还有些泛绿的杨柳,济南在我的印象中终于明快起来。 |
转自:http://www1.mengjiayuan.net/bbs/read.php?tid=13468&fpage=2126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