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美丽的济南

[游记]美丽的济南

2008-05-22    live.com

5月21日

济南为山东省省会,是山东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济南位于山东省中西部,南依巍峨的五岳之首泰山,北临被誉为中华民族摇篮的黄河。是国家确定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副省级沿海开放城市。现辖五区四县一市,面积8227平方公里,是“中国城市经济综合实力50强”之一。

济南是典型的温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年降水量为700毫米。丰富的物产,便利的交通,淳厚的民情,使济南自古就是商贾云集的经济重镇,同时也是旅游观光的理想之地。济南市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时期,齐国曾在此筑城,名曰泺邑。后来,齐又改称“泺邑”为“历下”。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历下属济南国,其首府设于东平陵城。"济南"一称是因城位于古济水之南而得名。

自晋以后,济南国(或郡)的首府又由东平陵城迁至历城。至唐朝时这一代经济已相当繁荣。据历城县志载:“唐秦琼(叔宝)为济南人,世代冶铁,有‘铸铁秦家’之称”。宋徽政和六年,济南郡改称为“济南府”,首府设于历城。元代时,马可·波罗曾极状济南之繁丽,“园林美丽,堪悦心目,产丝之饶,不可思议”,当时历城已成为全国游览胜地。明代,济南市开始成为山东省会,直至清代。1929年正式设立济南市。

济南、泰安、曲阜三市同在京沪铁路和104国道上,为此,三市近年联合推出了“游齐鲁大地,看山水圣人”的旅游专线,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游客。

济南冬冷夏热,春季风沙大,最佳旅游时间是秋季。在济南一定要去大明湖公园、趵突泉公园、环城公园、千佛山公园;灵岩寺、五峰山 、五龙潭公园、百脉泉看看,这可是必游之地啊!著名的济南八景——锦屏春晓、鹊华烟云、白云雪齐、佛山秋菊、趵突腾空、明湖泛舟、历下秋风、汇波晚照,也深受广大中外游客的赞赏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副省级中心城市。

五龙潭公园

五龙潭泉系并成为济南四大著名泉群中水质最好的泉群。有水自池底涌出,形成累累串珠的古温泉、东流泉、回马泉、濂泉;有水从碗口粗的泉眼腾涌,水花飞溅,状若趵突的玉泉、青泉、潭西泉;有水从池岸石隙漫溢,跌落清溪,形似瀑飞的宫家池、虬溪泉;还有“地涌千珠乱,天重一镜湖”的天镜泉,“滋味美如饴,一饮似天浆”的蜜脂泉,以及贤清泉、并洗钵泉、睛明泉、七十三泉等名泉。盛水时节,游人在观赏众泉的同时,还可以参观山东省领导机关旧址、秦琼故宅旧址、古历亭旧址及武中奇书法篆刻作品等。“秦琼故宅”旧址,相传唐时秦琼随太宗征战,累立战功,官至左武卫大将军,封名胡国公。故在五龙潭侧建祠,并存有“唐左武卫大将军胡国公秦叔宝故宅”石碑,定为济南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中奇书法篆刻展览馆座落在公园的西部,展厅内陈列武中奇书法篆刻作品200余件。

游览最佳时节为四月和十月,公园内设有潭西茶社,这里是品茶赏泉的最佳去处。

趵突泉

七十二泉水中名气最大的要数趵突泉。趵突泉位于济南市区内,泉自地下岩溶洞的裂缝中涌出,一字排开,分三股向上喷涌。泉池略呈方形,面积约一亩大小,四周围以石栏。

趵突泉古称泺,根据《春秋》记载,公元前694年,“鲁桓公会齐候于泺”即此。郦道元《水经注》写道:“泺山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此泉又名槛泉。北宋诗人曾巩任齐州(今济南)知州的时候,在泉边建“泺源堂”,并作了《齐州二堂记》,正式赋泺水以“趵突泉”的名称,“趵突”二字形象、生动,逼真地描绘了泉水跳跃腾出之貌之声。

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俯在《趵突泉》诗中赞道:“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云雾润蒸华不住,波涛声震大明湖”。散曲家张养浩也称赞趵突泉:“三尺不消平地雪,四时尝吼半空雷”。清人怀应聘《游趵突泉记》描述了泉水腾跃的险象:“怒起跃突,如三柱鼎立,并势争高,不肯相下;喷珠飞沫,又如冰雪错杂,自相斗击”。

趵突泉北岸有一组较大的古建筑群,通称三大殿。最南大殿“泺源堂”,三间两层,歇山飞檐,古色古香,建于北宋年间,挹厦柱上,刻着元代文学家赵孟兆页的著名诗句:“云雾润蒸华不住,波涛声震大明湖。”字体雄浑有力,诗句生动传神,恰与眼前的波光水影交相辉映。殿堂后面还有两座大殿,原写“娥姜祠”,现写“娥英祠”,后人为赞颂舜的两位妃子娥皇、女英而建祠,以志纪念。在三大殿院内的花格透墙上,镶嵌着30余方石刻,都是历代名人的佳作诗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院内的那尊罕见的“双御碑”,记载着康熙三临、乾隆二临趵突泉的题词诗文,标示着趵突泉的地位。  

趵突泉以南石湾泉处的白雪楼,是为纪念明朝文学家、后七子领袖李攀龙所建,原楼毁于一旦,九六年在原址重新修建与白雪楼连为一体的戏剧大舞台,于同年建成。这里常年举办以京剧为主的各种戏剧演出,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演出活动中心。趵突泉东南处的沧园据说是李攀龙曾读书的地方,院内三厅两院,外廊环绕,曲廊相围,院中奇花异木,苍松滴翠,当代著名小花鸟画家王雪涛纪念馆1987年建于此处,200余件绘画常年陈列展出。  

千佛山

千佛山在济南城东南,原离市区5公里,现因城区扩大,山下高楼迭起,城与山早已连在一起。千佛山原名历山,又名舜耕山、禹登山,隋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在此山及其附近群山的悬崖峭壁上雕凿了很多佛像,故称千佛山。

由西盘路上山,过唐槐亭,就能看见那座“齐烟九点”的牌坊了。牌坊原是借用唐朝诗人李贺的诗《梦天》里的句子而取名的,此诗描写诗人梦中游天的幻境,尾句一句是:“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意思是说站在月宫远远下望,九州(这里泛指的中国大地,古代中国划为九州)犹如九点烟,大海犹如一杯水。因济南古称齐州,建坊者便借诗造景。

拾级而上,过“云径禅灵”坊,便来到兴国寺北门。兴国寺创建于唐太宗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明清时都曾重修过。大门两侧有一副对联,颇令人玩味:“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古海梦迷人。”寺内南崖上有千佛崖,崖中有极乐洞,洞有的观世音、阿弥陀佛、大势至三尊造像最为精湛。

极乐洞东有黔娄洞,洞口有一题刻,记述黔娄子隐居此洞的传说。黔娄是春秋时齐国的高士、齐、鲁国君都请他做官,他坚辞不就。齐威王曾亲临此洞请教,为了表示尊重,他远远就下马脱靴,徒步进洞。黔娄死后,因家贫如洗,盖体的被子太短不能盖满全身,有人建议将被子斜盖以盖住全身,黔娄的妻子说:“斜之有余,不如正之不足,先生生前不斜,死后斜者,不是先生之意。”东晋诗人陶渊明曾经作《咏贫士》赞黔娄等人:“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好爵吾不荣,弊服仍不周……”

因相传舜和娥皇、女英曾带经领百姓在历山耕种田地,故此山又名舜耕山。现在,山上仍有舜、娥皇、女英像等与舜以及二妃有关的遗迹。此处,历山还有禹登山之称,并且还有留传的故事。

大明湖

当年,马可·波罗游览大明湖后曾称赞:“园林美丽,堪阅心目,山色湖光,迎接不暇”。晚清小说家刘鄂在《老残游记》中亦曾生动地描绘了俯视大明湖、远眺望千佛山时的情景:“……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株地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

正在叹赏不绝,忽听一声渔唱。低头看,谁知那大明湖业已澄净的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山东省府济南的明珠大明湖,位于市中心偏北。珍珠泉、芙蓉泉、王府池等多处泉水汇入,水面46.5公顷。一湖烟水,荷花映日,垂杨飘拂,景色佳绝。沿湖的亭、台、楼、阁、水榭长廊,构成了喧哗的大城市内一块幽静、诱人的休闲旅游胜地。

大明湖名称始见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其水北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东北两明侧湖。"这里说的大明湖,在今五龙潭的北面偏东,现已湮没。现在的大明湖,《水经注》称“陂”、“历水”。北宋时称西湖,金代始称大明湖。元好问《济南行记》:“亭之下,湖曰大明,其大占城三分之一。”

自唐宋以来,文人墨客曾在这里留下不少诗文。并宋著名文学家、齐州(今济南)知州曾巩就有不少诗提到西湖即大明湖,如“左符千里走东方,喜有西湖六月凉”,“好在西湖波上月,酒醒还对纸窗明”等。大明湖西北岸有沧浪亭,居园中临湖处,三面荷池,境界优美别致。清嘉庆九年(1804)七月,山东巡抚铁保曾在此设宴款待学使刘风诰(江西萍乡人),刘学使席上即景赋成一幅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铁保大为赞赏,随即挥笔书写,刻石留念。墨迹刻石至今仍镶嵌在亭西廊墙壁上,使这幅对联几百年来一直受到后人们的推崇与喜爱。

转自:http://wd1201.spaces.live.com/Blog/cns%21525CD493BC95A8C5%21545.entry55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